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我是一滴水
作者:李佩佩   发布时间:2015-07-28 13:17:21


    同事眼中的他,勤奋敬业,大公无我,是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改革先行者;律师眼中的他,坦诚坦荡,远见卓识,是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领路人;媒体眼中的他,笃志革新、砥砺奋进,是当之无愧的法治“燃灯者”;而妻子眼中的他,才思敏捷,重情重义,是执着真性情的阳光大男孩。他,就是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我们心中永远的榜样——邹碧华。

    他,是法治中国的追梦者。曾经的山乡少年,满带理想和憧憬踏入北大校园,汲汲求学,学成后最终选择进入法院工作,从此成为一名法官。在基层法院实习时,工作的琐碎,与同学的收入反差,也曾让他迷惘。但当他看到因为案件公正处理而使当事人满意时,给他带来对公平正义追求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也成为他坚持不懈地投身司法事业的力量源泉。“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他时刻谨记母亲初时的叮嘱,并用一生的时间给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是履新求变的创新者。在他担任基层法院院长以来,大力倡导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可视化管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引领法院工作科学发展,先后获得“司法改革科学化”“审判执行过程可视化”“司法为民便捷化”“司法公开常态化”“法官办案智能化”“审判管理精细化”等6项全国法院系统首创成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致力于法学理论研究,其中最为瞩目的成果——《要件审判九步法》,成为一线法官的庭审指导工具,使得审判活动升华成为一门裁判艺术。

    他,是知人善谋的管理者。“方法多,善于改进工作机制”,这是很多同事对他的印象。他推出《群众接待场景65例》,力求当事人得到妥善接待;他要求采用短信服务,提升诉前调解效率和满意度;他主张运用心理学方法,让司法过程充满亲和力;他倡导组建“教员团队”,让法官走上讲台,传播法治梦想。他善于与人沟通,常常鼓励干警,坚持用理想与激情影响下属。他的同事回忆说:“邹院长在长宁法院的4年,是我们重拾梦想的4年,是重燃激情的4年。”

    他,是勇敢无畏的改革者。除了对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贡献外,他还力推法院人文关怀。他亲自起草并主导推出《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保障律师在庭审过程中的权利;他主持开发“律师服务平台”,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立案,节约诉讼成本。这些也都是为构建他理想中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在行动上所作出的努力。他是司法改革的先锋。在制定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方案时,他组织召开了30多场座谈会,历经34次修改才最终定稿;为了落实司法责任制,他提出要进行可视化管理,做到审判权力运行全程留痕,要制定法官权力清单,纠正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现象;为了落实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他坚持择优遴选法官,不搞论资排辈。“作为一个共产党人,除了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没有个人利益。”正是这种“大公无我”的精神,让他在司改路上披荆斩棘。

    我们缅怀邹碧华,在惋惜生命无常的同时,更为他的精神所深深折服,为他的勤奋敬业,为他的创新钻研,为他的执着不懈,为他的人格魅力,为他对法治信仰的坚定,为他对司法事业的忠诚。

    在我们的身边,有多少邹碧华,夜灯伏案挠首皱眉书写法律文书,有多少邹碧华,奔走乡间费劲口舌调解乡邻纠纷,有多少邹碧华,远赴千里绞尽脑汁追回呆账欠款,有多少邹碧华,端坐庭上敲响法槌明断是非黑白,又有多少邹碧华,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仍然坚持在这平凡又不平凡的法官岗位上。

    法官的价值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认同,这,是我们和他一样有过的困惑。“我们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饱受世人争议诟病,背负着各种压力,却似乎得不到最亲密朋友的理解,这条注定不被理解的路,我们能否坚持到最后?”这是我曾在空间里写下的话,现在送给你们,也送给我自己。因为答案已经明了,我,定会以邹碧华精神为标杆,为司法事业、法治中国,竭尽一滴水的力量,与你们一起,汇成江河海洋!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