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舌尖上的法官
作者:袁凯 发布时间:2014-05-27 09:33:18
随着去年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广大群众对于我们源远流长的饮食和文化产生重大兴趣,现在每周五晚上,大家都在电视机前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看着正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脑中灵感一闪而过,突然想说说自己在法院生活中所感受的舌尖上的法官。 一、舌尖上的审判 作为大陆法系,法官是庭审的主导者,他需要将整个庭审的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要将有限的法庭审理时间合理的分配到庭审的各个阶段,根据案情事实的复杂程度,案件争议点的多少及解决的难易程度,将时间分配到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而且本案在庭审过程中会出现双方不停的重复述说自己的观点或者对案件事实没有关系的问题进行过多的争论,因此作为法官需要有技巧的及时打断他们的发言,掌握好庭审的节奏。另外,作为一名法官在整个庭审中要把握整个案件的走向,因此法官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同时随着庭审的不断深入,争议点的不断缩小,法官可能将主要精放在难以查清的事实上,法官要针对案件事实不清楚的地方,询问当事人,循循诱导,只有这样才能将案件事情调查清楚。 二、舌尖上的调解 调解工作既是司法工作,又是综合性的社会工作,也是群众性工作,法官要在当事人的利益纷争之中寻找对抗着的双方当事人都能共同认可的解决纠纷的办法。调解要求法官除了精通法律并能娴熟运用于案件审理之中,必须适时、合理、正确把握好调解时机,同时,还需要法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准确分析和把握当事人心理态度。法官说理的过程也就是说服当事人改变态度的过程,法官在说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一种客观和公正的态度,还应当释明当事人可能面临的诉讼风险,要有理有据依法阐明利害。当事人的态度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其中会有多次反复和波折,法官在说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和韧劲,按照一般人的心理变化规律来说服当事人转变态度。法官在说服当事人的过程中,必须取得双方当事人的信任,特别要注意和防止的是不可在阐明利害时给当事人造成不公或偏袒一方的印象或误解。因此,为了锻炼出这舌尖上的功夫,我曾经向我庭长和其他老同志请教,但是得到的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架势,看来这舌尖上的功夫还真不是随便可以练成的,它需要我们长年累月的积累和丰富的审判经验。 三、舌尖上如何应对投诉 法院的投诉信访一直是个大问题,而且牵扯了基层一线法官很大的精力,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的实施,涉诉涉法信访现在进一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我们法官在处理投诉时首先是要倾听来访人的意见。很多来访者来访时,由于事先没有充分地准备,或者准备了到了法院有些紧张,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我们耐心地听他们说,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催促他们快说。有些来访人性格暴躁,情绪激动,心里气愤,加上他们对法律政策不是很了解,态度会很不好,对于这些人我们更是要耐心一点,和蔼一些,多一些理解,多换位思考,不厌其烦,你的接待态度对群众是重要的,群众也是讲感情的。不久前,我判决的一个借贷案件的原告,向法院申请执行后,我们执行人员已经尽最大的努力执行到部分款项,然而可能是我们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结果,他就来法院信访室投诉我们法官不作为,帮着被执行人,我接到信访室的电话后,在办公室接待了这个原告,听完他的咆哮后,我耐心的给他分析目前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们下一步的打算,以及被执行人目前也很困难,听完我们的叙述后,原告的情绪缓了下来,知道自己错了,表示理解我们法院的工作。其次对待上访人感情上要有爱心。人与人之间有感情就容易沟通,沟通了才会产生信任。在我们的有些信访案件中,其中很多存问题并不大,有的信访人是为了争一个道理,讨个说法而来,有些问题是依法按政策处理的,但是有些群众是一时想不通,不理解而来的,这个时候我们设身处地为信访者着想,带着我们的感情去做信访工作,群众就会很容易接受。 四、管住舌尖上的腐败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相继“亮剑”,全社会掀起反对浪费之风。然而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舌尖腐败”依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款吃喝风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法官作为司法公正的象征,实现司法公正,关键在于法官这个载体。因此,如何管住法官舌尖上的腐败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管住“舌尖上的腐败”当从我们自身做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首先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向焦裕禄等老一辈革命者学习,“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但是要彻底管住舌尖上的腐败,釜底抽薪,就必须抓好制度建设,对于把公款大吃大喝等陋习,要依法严惩,同时要透明,落实好各项监督,让百姓参与其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注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