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李海燕:风雨二十载 不移公诉情
作者:环检政   发布时间:2014-05-09 10:31:41


山东威海环翠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李海燕。

    2014年,是山东威海环翠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李海燕从检的第20个年头。二十年前,带着一个年轻女孩对大盖帽和红肩章的懵懂向往,李海燕踏入检察队伍,站在了三尺公诉席上,一站二十年。

  李海燕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四次,获得市区“平安威海建设先进个人”、“十佳政法女杰”、“巾帼建功警英”、“先进工作者”等20多项荣誉。她带领的公诉、未检科先后被授予省市区“青少年文明岗”、“青年文明号”、“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巾帼文明岗”、“共产党员先锋岗”等荣誉称号。

  二十年间,李海燕由一名内勤,成长为一名科长、检委会专职委员,她攻坚克难,秉公执法,承办过一批疑难复杂案件及大要案,并在办案中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赞誉。在生活中,她由一名快乐的年轻女孩,变成一名同样快乐的小小女孩的幸福母亲。这一切,让她觉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对无比衷爱的检察事业的责任,和对美满家庭的眷念时时鞭策着她,让她不辱使命,好好工作着。拉开这20年人生的帷幕,一幅幅画面尽展眼前。

  公道,令被告人向她鞠躬致敬

  很多年前,一名老检察官事迹报告中的一句话让李海燕牢记至今。他说:公门好修行。每每品味着这句话,她时时地问自己,公门怎么修行,修的什么行?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李海燕恍然明白:公门修的是公道之行,修的是公道心。在审查起诉工作中,公道就是不枉不纵、宽严相济。公道办案,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李海燕曾承办一起省公安厅督办的,在威海市影响力很大的涉黑案件,李海燕仔细审阅了公安机关移交过来的二十几本卷宗,也认真讯问了14名犯罪嫌疑人,发现有些事实明显不能认定,最后以客观、公正的原则,将该案依法提起公诉。令李海燕触动最大的是,庭审结束后,该涉黑团伙老大和二号人物,利用在庭审笔录上签字的机会,到公诉席前对李海燕深深的一鞠躬,真诚地说:谢谢,谢谢公诉人。李海燕知道这谢谢两字,从被告人口中说出的意义,他们不是感谢公诉人对他们的指控,是公诉活动中的公平公正使他们心服口服。那一刻,李海燕为自己是一名代表国家指控犯罪的公诉人,感到无比自豪。这份自豪感,也督促着李海燕不断修炼公道之心,用加倍的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无私,让公正的实现没有丝毫牵绊

  其实,李海燕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无法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境界,无法完全脱掉亲情友情的羁绊,但是李海燕有底线,做人的底线和做事的底线,那就是永怀赤子般的纯洁之心,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一次,李海燕承办一起非法拘禁案,被害人恰巧是李海燕当年所在学校的老师。而李海燕经过仔细审查发现公安机关定性有误,案件根本不构成罪案。也许被害人同样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时之间,多年不遇的师长、同学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严惩所谓的犯罪嫌疑人。作为一个普通人,李海燕不是不懂得人情关系的重要,但是作为一名检察官,在情与法的权衡中,李海燕必须选择后者。李海燕对老师、同学讲证据、讲法律,耐心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取得了他们的谅解,李海燕也公正处理了该起案件。

  责任,在爱的支撑下迸发力量

  没有爱支撑的责任心是孤独的,而李海燕却很幸运,因为在她的背后,不仅有亲人的关爱,更有同事们默默地支持。是责任,也是爱,陪伴她走过二十载春秋,攻克一起又一起的疑难复杂案件。在李海燕承办的某局长于某某故意杀人案中,该案零口供、证人作伪证。五年之间,历经一审、二审、发回一审重审、审判监督程序发回一审再审,其间曲折,三言两语难以表达。为了找一个关键证人,李海燕和刑警们花费半个月的时间,在荣成石岛的各家渔业公司和渔民中走访。为了不打草惊蛇,有五个夜晚,李海燕冒着深秋海边瑟瑟寒风,守候在村边和码头。后期的一次庭审中,李海燕陡然想起三点半放学的孩子还在校园门口等她接,而此时已经快晚上六点了。丈夫正出差在外,孩子要是跑丢了怎么办,刹那间恐惧拽紧了李海燕的心,可是庭审还没有结束,公诉人是没有任何借口随便离庭的,李海燕只好找机会给同事发信息求助。得知同事早已帮她接回了孩子,而且正在一起等她吃饭,李海燕忽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正是亲人的关爱,还有同事们默默地支持,赋予了这份打击犯罪、维护正义的责任心更大的力量。

  如同一名忠诚的灯塔守望者,李海燕风风雨雨,守着一个岗位,一转眼就是二十年。有时,她会想二十年的岁月到底有多长?二十年的岁月在人生的长河中到底负载了什么?是曾经青涩的笑容,还是两鬓渐生的白发,是上千本浩繁的卷宗,还是法庭上慷慨激昂的指控……李海燕不想总结,因为,她还想这样走下去,追随着心的指引,执着地、坚定地走下去。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