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司法宣传的“正能量”
作者:付建国 发布时间:2014-02-19 11:41:31
我出身于贫困的农村家庭,深深体味过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对百姓有着特殊的深厚情感。2004年,我通过公务员考录到法院成为一名法官助理。多年来,始终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努力开展工作,认真履职,各项工作都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不错成效,受到了全院干警的一致好评和群众的高度爱戴。 努力总会有回报。经过努力,我于2008年以400多分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并被院党组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从而光荣地加入了法官的行列。但根据工作的具体安排,我一直从事繁杂的文字综合工作。诚然,没有在审判一线,确实与百姓接触较少,但是我很珍惜每一次的接触,每次与百姓的接触,我都坚守热情接待,用真诚来服务好每位来访者,让每一个当事人都亲身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与公平正义。 今年2月14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由于公车改革,取消了原有的通勤车,鉴于单位偏远且又不通公交车,因此我像平常一样早晨7:30左右打的上班,等了足足40多分钟,才好不容易招停了一辆出租车,并告诉司机到法院门口下。 上车后,司机问我:“兄弟,你是到法院打官司吧,刚过完年不久就有了纠纷?”我瞅了一眼司机并没有给予回答,而是内心在想着:为何司机第一反应到法院就是去打官司,而不是上班呢。看我没有回答,以为我对法院了解甚少或对不信任,这名司机于是又接着说:“别怕,现在法院比过去好得太多了,热情接待,真诚办事,会为你主持公道的。”带着诧异的表情,我反问了对方,“为何这么说呢,难道你在法院有过官司?”司机一边娴熟地开车,一边摇着脑袋说,“没有,但几个月前,一个年纪八旬的老太太从法院打的回家,也是打我的车,她说自己老伴去世,一生抚育两个儿子,很不容易。可到老了,孩子不孝敬。她目前仅靠油田家属工的退休工资来维护生活,可那点钱尚不够维持生活。于是不得到法院起诉这两个不孝子。到法院立案大厅,因为不识字且第一次踏进法院大门,她根本摸不清头绪,也不知如何是好。正好这时来了一名背包的年轻男法官,拿着一些材料准备出去,结果发现这位老太太在那来回徘徊,于是这位年轻法官热情地上前询问情况,不仅把她搀扶到诉讼服务中心,帮联系立案调解法官,还与调解法官一同联系她那两个儿子。在电话里,经过法官们的一翻教导,这两个孩子都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愿意轮流赡养母亲,每人半年。说实在话,作为一名外人,当我看到老太太的笑容,我内心不由自主地对法院充满着敬意,法院不愧是为民主持正义的圣地,司机微笑向我讲述了上述故事。 听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几个月前的一天,当我正准备要向上级法院报送法院信息,路过院立案大厅时,遇到了一个84岁的老太太在立案大厅无所适从,我就热情地上前询问,了解缘由后便帮她联系了立案调解法官,并建议给予诉前调解,节约其诉讼费用。于是我和调解法官一同打电话做其两个儿子的工作,释明赡养法律规定及人情事故,并告知如果老太太起诉,将会通知你成年孩子到庭旁听。鉴于我的提议,最终通过电话促成双方达成口头赡养约定,老太太当即也表示不再起诉,愿意和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快到法院门口,我又向司机进一步了解,问:“你后来还见过这个老太太吗?”“我后来还确实见过一次,在她儿子家附近又打到了我的车,她告诉她现在和儿子家人一起住,感觉很好,挺满足的,并特别提到感谢那位背包的年轻男法官,是他给了我晚年的幸福,并逢人就讲法官为自己办实事的故事。”司机答道。 听到司机的这些话,我心里顿时洋溢着幸福,没想到一个热情的接待,一个真诚的帮助,本属于工作份内应尽的职责,却给当事人心灵上带来了这么大的触动,可以说刻苦铭心,竟然能让其主动宣传,传递司法正能量。正如全国模范法官靖江市法院陈燕萍同志所说“当事人一辈子也许就只打一次官司,这一次打官司的经历可能决定他一生对法院工作的评价。”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已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表述为司法体制改革指明的方向,也使司法改革迈入更高更新的攻坚阶段。要想顺利推进司法改革,就必须提升司法公信,而司法公信就是人们对司法的普遍信服和尊重。因此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无论工作在什么岗位,我们都要热情地接待好每一位来访当事人,认真帮其解决好诉求,用我们的真诚来感动当事人,用我们的审判技巧来妥善化解纠纷,相信依法作出的裁判会得到当事人的理解与信服,在信服的基础上不仅案结真正事了,还能不断传递司法正能量,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推动法治中国的构建水平,早日实现中国梦。 责任编辑:
陈文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