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节俭成风尚、心态要建设”的思考与行动
作者: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院长 马贤兴 发布时间:2013-02-18 15:07:47
倡导节俭和心态建设有必要
人是社会之人,也是自然之人。所以,人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和精神内涵,也要尝试烟火、新陈代谢和种类繁衍。时至今日,有时人们过于强调生活的舒适度和张力,却忽视了作为活着的人,其实我们大部分时间只需要简单的生活和需求,不需要戴着物欲的枷锁,奔波劳累,疲于应付。 法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习惯的规制引导者。基于其理性、中立的职业素养和司法的职业责任,法官须适用最低道德标准——法律——做出明辨是非、定纷止争的裁判行为,一定程度上规则、指引着社会生活习俗。但基于其谦抑、谨慎、低调的职业品性,法官的本体存在和运行,对倡行良善风尚尤其是崇尚节俭、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不可轻视。同时,政法干警也是人,没有生活在社会的真空里,不可避免的受到方方面面的诱惑,承受着个体难以自行排遣的包括职业压力在内的种种压力,在干警队伍中,也出现了诸如心态失衡、身体和心理亚健康等多种表象。而这些负因素和负能量不会自行消去,日积月累,有可能会集中体现,进行总爆发,所以要进行心态要建设。 勤俭节约和心态建设有价值 一、勤俭节约倡导风尚的价值。首先,从政治角度讲,是对中央精神和要求的部署。具体而言,既是响应党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中“勤俭节约”的号召,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通过勤俭节约,进而推动政风、行风的转变,赢得信任,树立权威。当前我国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工作、生活、消费标准连连攀升,如不下大力气扭转政风、世风,后果不堪想象。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作重要批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狠刹浪费之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政法工作单位和政法工作者,法院和法官对于宏伟目标之小康社会建设,就不能置身其外,应该有行动的高度自觉;其次,从现实层面讲,是改变窘迫生态环境的需要。我国地大物稀,人口众多,随着近三十年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导致污染重、能耗高,许多生态指标已经逼近了环境容量临界点。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和谐共生,人要自觉与自律,追求一种人与生态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而要做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大家就应该多予少取,勤俭节约,身体力行地参与“两型”社会建设;最后,从个体受益讲,是获得个体心灵安宁的途径。《菜根谭》中就说了“淡泊明志,肥甘丧节”,意思是人的志节在淡泊中才能得表现,而贪图物欲、追求享受时节操就会丧失。《小窗幽记》也说“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穷而心富。”在物欲横流中,人不时刻警醒,就会丧失自我,失去安身立命之处。这也是在现代社会,为什么大家都没有幸福感的根源,原因在于物质获得的可比性太强了,一般的人又不知节制自省,所以老生活在痛苦忧虑中。想想看,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正所谓你不能把财富带进坟墓,但财富却能把你带进坟墓,所以要戒奢戒侈,寻得心灵的安宁和持久的幸福。 二、心态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第一,心态建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着力点。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国家“十五”规划纲要》要求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些中央文件和国家规划,都表明了社会心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第二,心态建设是政法队伍管理的发力点。在社会关系上,中国目前依然是典型的“熟人社会”,讲关系,卖人情,处处存在。我们法官在办理案件时,同样汇集了各种压力和人情,法院如果不及早介入和干预,不抓好队伍管理和建设,极为容易导致有的干警在免疫力不足时“感冒发烧”,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形,这既是干警的个人过错,也是我们法院管理者的失职。第三,心态建设是干警个人自我调适的用力点。干警面临不同形态的当事人千千万万,让人诱惑和眼馋的机会何其多,受到的压力和委屈又不计数,如果没有开放包容的良好心态,不仅关系到案子的公正与否,而且事关干警的个人安危。现在干警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令人揪心,大家应该学点自我保护、自我调适的办法,那就是调整好心态,建设好心态。 节俭风尚和心态建设有路径 节俭是一种生活,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理念,而心态属于精神范畴,两者相互影响,在主体重视自省和实践的基础上,可以良性互动,上面讲到节俭生活能使人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心态的健康,并不是空泛、虚灵的,而是格物致知,是经验之谈,也人人可做和可得的东西。 如何倡导节俭成风尚,我们目前阶段已经在做的有:一是《法官作风新规十条》有制度。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规》有一条规定,法官应崇尚节俭。我们的节俭不仅仅关乎生活态度,而是制度,有具体的要求;二是个体日常节俭有实践。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要从坚持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一勺水开始,尽量少开车,少乘电梯。日常工作生活中纸张尽量双面打印,尽量爬楼梯少乘电梯,出行非必要不坐车,穿衣吃饭,不讲究品牌、排场,只求温暖饱肚就行,如此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活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三是院内重大活动节俭有要求。院里取消2012年度团拜会和贺年卡,务虚会不再租其他场所召开,在院内会议室组织进行。本院的各项接待、会议不设主席台,不摆放鲜花、水果,必要的公务宴请原则设在法院食堂。譬如,2012年1月22日上午,天心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曾超群与几位副区长率区政府多个主要部门负责人到法院现场办公,法院即严格落实规定,不打欢迎字幕,会场朴素,不摆水果,不设宴请,只有一杯清茶。四是人人节约有氛围。我们食堂、电梯、楼梯、水龙头、电灯开关等各处,有张贴了“节约粮食、少乘电梯、节约水电”等温馨提示,饭菜按需提供,少了的可以加,但不要浪费。 如何推进心态建设,心态建设有层次性,结合我们的实际,当前的重心或重点在于加强和改进行业和团队心态建设,具体而言,我们当前阶段可以在以下环节展开工作。 一是加强职业伦理建设。积极健康的职业伦理,首先能有效避免职业倦怠心理,因为它能令我们从劳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其次,积极健康的职业伦理,能避免职业行为失范,从而维系着社会公众的良好声誉,这反过来又更进一步促成职业尊荣感和个体自我满足感的形成。 二是完善机制,满足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首先,行业和团队管理者行事和决策要出于公心,不偏不倚,建立合理的岗位职责。其次,在职业认证和职务升迁中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导向。 三是人性管理,满足个体尊重和交往的需要。加强民主管理,积极创造条件,让行业和团队所属个体参与团队决策;提高人际交往水平。一方面,行业和团队管理者应关心、重视其成员,注重情感沟通,另一方面,应善于在权责允许的范围内适度授权,培养下属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通过适当的、健康的业余爱好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四是心理干预,建立团队心态健康关爱机制。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家也要有意识地调适自己不平衡的心态,在心态上自我超越,实现自我升华;积极建设心理咨询渠道,及时掌握团队成员心理状况信息、及时进行预警和心理干预。 节俭风尚与心态建设有主题活动 基于以上考虑和设想,法院很有必要就2013年的工作设定一个主题,那就是启动“节俭成风尚与心态建设主题年”活动。这个主题年活动的确立,除了综合时下的背景外,另外也有着理论、文化上考量,有着可供操作运行的途径,以及可以实现的目标要求,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的、内涵丰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主题年的主题词。我们的理念:简单、简朴、简约;我们的生活:低碳、低调、低压;我们的气度:阳气、大气、正气;我们的力量:正当、正义、正能量。第二,主题年的认识依据以及文化弘扬理解。在认识依据上是人的身心和谐、人与人和谐和天人和谐的三和谐理论。对于文化弘扬而言,主题年活动弘扬了儒家的积极用世与中庸节用、道家的出世顺应与天人合一、佛家的超世轮回与宽爱慈悲的理念和教义。第三,主题年的成效目标。通过主题年建设活动,要就达到凝聚团队共识、增强个体归宿、融洽家庭亲情、修养人格品质、建设阳光心态、锻炼强健身体五个多层次目标。第四,主题年的推动力量。主题年主要有理论推动、组织推动、家庭推动、个体推动四个推动环节。第五,主题年的有效切入。具体而言:1、我们基本态度要鲜明:反对狂掠夺,反对高消费,反对超享受;2、基本问题要解决:在哪里吃?以在家里吃、在食堂吃为常态,去餐馆吃为例外;(2)吃什么?以吃萝卜、白菜为光荣,以吃鱼翅、珍禽为羞耻。禁杀珍禽野兽,拒吃鱼翅燕窝。3、基本口号要打响;(1)我“光盘”我光荣,你浪费,你可耻;(2)我节约,我高尚;你奢侈,你低俗;(3)少乘电梯,有利节约;多走楼梯,有益身体;(4)饭菜适量,避免浪费;七八分饱,有益健康;(5)安步当车,其乐融融;安分守纪,平安是福;(6)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槟榔限酒,心态平衡;(7)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之有度;君子求富,富而有仁,富而有爱。 在当前环境下,我们需要下大力气改进作风,而改进作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秩序的重构,在外而言是言行秩序、于内而言是内心秩序。我们反对铺张浪费,倡行节俭,不仅是对生态资源浪费的反对,而且还注重了对受损的心态、心宁的修复和校正,是对人内外秩序的重构和调整,必然推动司法作风的建设与改进。期待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节俭风尚与心态建设主题年”的活动,实现我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同步减负的理想目标。 责任编辑:
岳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