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消除国人的冷漠 政府民众共努力
作者:邢海龙   发布时间:2011-12-13 09:36:10


    11月30日,在山西省怀仁县星光大道KTV门前,一男子当街残忍杀害一陌生女子。当时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甚至有几辆出租车、私家车停在附近观看,人行道上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市民,但无一人上前制止。这个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的“小悦悦事件”以及众多的“老人摔倒,路人不扶”事件。

    针对上述事件,网友无不谴责路人的冷漠,谴责国人道德素质下滑。但谴责别人的同时,又有多少网友认真思考过自己面对这类事件时会如何呢?挺身而出吗?难道不怕自己受伤,甚至被受救人反咬一口吗?当考虑到自己的境遇、儿女的学费、父母的养老时,你是否选择了冷漠?

    “冷漠”——众多网友对这类事件的一致评价,但一些学者不这么认为,认为这些都是个案,不能代表整体。一个路人漠视可以说是个案,但18个路人漠视还是个案吗?一个事例是个案,但这么多血淋淋的事例还是个案吗?不要回避现实,现实就是国人的道德素质在下滑,社会充满了冷漠。日本媒体对“小悦悦事件”的评论是:“当今,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但国人的道德在急速下滑,冷漠充斥着中国。”虽然我们不愿意外媒这样评价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但这个评价却真实反映了我国的现状。

    为什么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冷漠?答案很简单,众人冷漠肯定不是一个人的错,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

    教育费用、就业压力、医疗费用、养老问题……,哪一个包袱不把百姓压的喘不过气来。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众每天为了自己的生存、妻儿的口粮、父母的养老奔波,哪有时间思考“礼仪”,也只能“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了。而这仅为冷漠提供了“物质基础”。

    产生冷漠的直接原因是民众群体心理失衡。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很大,2000年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高于0.4的警戒线,且存在“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民众通过劳动实现富裕越来越困难,同时“机会不均等”事件充斥社会,让民众变得愤怒、焦躁,造成民众群体心理失衡,仇富、仇官,进而仇视周围的一切,变得冷漠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以“彭宇案”为代表的一系列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事件的曝光,让民众为自己的冷漠找到了充足的开脱理由,撕开伪装的面纱,冷漠的氛围便迅速传播开来。

    冷漠产生的原因不是一人一时之原因,那么要消除冷漠也非一人一时之功了,笔者认为,消除冷漠需要政府和民众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是消除后顾之忧,让民众见义敢为。民众变得冷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见义勇为可能“流血又流泪”。如何结束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历史,让见义勇为者的行为得到肯定,权益得到保护,损失得到补偿呢?在政府主导下的中国,要解决这些问题依然需要政府主导,虽然“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已经成立了近20年,但民众对之知之甚少,基金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甚至连它的形式作用都没有体现出来。目前,政府应当充分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的作用,将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性质、宗旨让每一位民众知晓,并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保证每一位见义勇为者得到应有的补偿和褒赏。同时,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当地的“见义勇为奖”,民间组织可以建立民间的“见义勇为基金”。消除了后顾之忧,民众也就不难见义敢为了。

    二是大力改善民生,让民众见义愿为。解决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等这些民生问题才是消除冷漠的根本之道。解决了民众的生活负担,让民众生活在祥和的气氛中,民众也就见义愿为了,受救者也不会再诬陷好人。当然解决教育、医疗、养老这一列民生问题不是一时一地之功,需要政府统筹安排,目前,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涉及民生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希望政府在这些改革中多考虑民众的利益,多为民众着想,让改革为民众带来福音。同时政府也要着力解决腐败、机会均等等民众关心的政治问题,为取信于民,有时甚至可以采取“断臂求生”的方式解决这些难题。

    三是宣传先进事迹,让民众见义勇为。在一系列“小悦悦事件”、 “老人摔倒,路人不扶”事件发生的同时,民众也应该看到近日发生的“河南女孩救跳江室友遇难”、“武汉女孩搀扶摔倒老人”等见义勇为的事件,只是民众认为这些事件不够吸引眼球,将之“过滤”了。记者甚至普通的民众看到这样的事情应该勤快一点,将之记录下来,供大家分享,同时也是对见义勇为者的一种鼓励和褒赏,让见义勇为的氛围重回我们的身边,让民众见义敢为、见义愿为、见义勇为!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