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执法司法工作
作者:朱宁宁 发布时间:2023-10-23 11:57:32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2日上午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围绕同一主题对“一府两院”三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杰明、高友东、吕忠梅、张轩、鲜铁可以及吴艳刚、邹宁等与会同志先后提出询问。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王小洪、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司法部部长贺荣、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等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如何更加有效地打击和防范环境资源犯罪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但调研发现,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从根本上缓解,一些地方、部分领域的违法犯罪仍然多发频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下一步,公安机关将采取哪些措施更加有效地打击和防范环境资源犯罪?”吴杰明委员率先询问。 “公安机关下一步将从几个方面着手。”王小洪回答说,一是,始终坚持依法严打,努力在重点攻坚上取得新突破,包括聚焦重点任务专项打击,聚焦重点问题深度打击,聚焦重点区域联动打击。二是,着力强化源头治理,努力在风险防控上展现新作为。大力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源头治理、风险防控,全面实施主动警务,积极推动协同治理,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三是,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努力在能力建设上有新的提升。健全完善“四动”工作格局,建立完善生态警务机制,加快推进智慧公安建设。 如何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得好不好,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效。高友东委员询问: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在以司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辩证关系的体现。”张军回答说,做实这样一个审判理念,首先,各级人民法院要始终坚持能动司法的理念、绿色发展的理念、系统保护的理念、最严法治的理念和协同治理的理念,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到实处,把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到实处,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辩证统一的裁判理念落到每一个案件的具体裁判中。 其次,要严格依法办案,把法的精神和本质要求体现在对法律条款的具体理解、个案的具体适用上。 再次,要把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审理方式融合落到实处。司法审判当中要坚持守正创新,最高法院将更加注重总结引领,加大制定完善督促落实相关规范的力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机制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统筹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效能优势。 最后,强化典型案例的指引。最高法院正在指导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建设,注重把环境资源指导案例统一规范收入案例库,辅助司法审判,促进全社会法治意识和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中国特色环保意识不断提升。此外,还将通过同堂培训、协同司法和相关部门携手把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融为一体、落到实处。 如何综合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优势做好法律监督工作 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形势新要求下,人民检察院现在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最高人民检察院打算如何综合发挥“四大检察”的职能优势进一步做好法律监督工作?吕忠梅委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应勇坦言,当前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从检察工作自身来看,在工作理念、能力、力量和机制等方面存在不适应、跟不上的问题。从检察机关履职相关联的问题来看,现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是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双向衔接还不够顺畅。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数据共享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执法和司法的标准、法律适用的规范也不尽统一。在生态环境损害和资源保护当中,长期不同程度存在的鉴定难、鉴定贵、鉴定时间长等问题,也一定程度制约着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另外,法律法规制度的供给也有不足。 谈及怎样促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加强环境资源检察工作,应勇讲了三个关键词。一是依法一体履职。要发挥体制优势和组织优势强化检察履职。二是依法综合履职。要在检察机关内部形成一体履职和综合履职的协同协调。同时,实现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检察机关与其他司法机关综合履职,形成执法司法合力,提升环境执法司法综合保护水平。三是依法能动履职。要努力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惩治向事前预防转型。通过个案办理、类案整治发现背后的普遍性问题,进而通过高质量的检察建议,制发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等,促进一类案件甚至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个区域共性问题的解决,从源头上减少同类案件的反复发生。 如何破解鉴定成本高费用贵周期长等难题 “现有的鉴定机构、鉴定项目等资源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且鉴定成本高、费用贵、周期长,影响着案件办理。请问,有关部门对破解这些难题有什么打算和安排?”张轩委员问了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 黄润秋分析指出,问题的产生主要因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本身专业性比较强、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鉴定成本比较高、鉴定机构较少导致资源比较缺乏等四个方面原因。他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强鉴定机构的建设,推动更多案件走简易评估程序,合理引导、降低成本,完善技术标准。 “司法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破解这个问题,在环境领域司法鉴定管理工作方面形成合力。”贺荣表示,司法部将重点抓好几方面工作,包括:务实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发展壮大优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完善鉴定程序和标准要求,加强监督管理和鉴定人能力的建设。此外,司法部还将持续会同环境资源等领域行政执法机关、刑事司法机关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建立机制,加强法治宣传工作的力度和针对性,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资源的合力。 公安部副部长徐大彤介绍说,公安部正在深入研究谋划,采取多种措施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总体考虑是坚持系统思维,整合公安机关、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鉴定资源,打好标准方法、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等组合拳,统筹推进解决。我们将着力打造公安机关检验鉴定‘国家队’,推动建立全覆盖的专业检验鉴定力量,加强检验鉴定机构规范化管理,用好外部资源。”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