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舌尖上的食药安全——2017食药打假大事件盘点
发布时间:2018-01-02 16:29:3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食品药品安全却没了保障。下面跟着小编直击2017食药打假大事件,关注“舌尖上的食药安全”。

  1、 海底捞老鼠门

  据媒体报道,2017年5月初,暗访记者通过面试和入职培训后进入海底捞。入职第一天,记者就在后厨的洗杯间发现了老鼠的踪迹。接下来的几天里,记者陆续在海底捞劲松店后厨的配料房、上菜房、水果房、洗碗间、洗杯间等各处均发现了老鼠的踪迹。后来还看到了工作人员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

  【小编有话说】此事一经曝出,好多人不淡定了。很多网友表示如果情况属实,“再也不去了!”也有网友说“我就不信,你们会不去。”静等说不去的朋友“打脸”,火锅香气诱惑在前,真能管得住嘴巴?小编觉得,海底捞这次出现“老鼠门”,分店太多,心理松懈,管理不到位更是根本。”食品安全是食品餐饮企业发展的基石,基石动摇了,企业要发展也就困难了。除了超热情服务和甩面舞,消费者更需要的是吃得放心,请勿本末倒置。

  2、“百变神医”刘洪滨

  一位活跃在多个电视台,身兼苗医鲜药、穴位吃药、拔痰定喘绝技传承人多个身份的“专家”刘洪滨火了。这个刘洪滨到底是谁?北京市卫计委表示,所谓的“神药专家”刘洪滨(斌)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已查实,无此人。

  伪专家“刘洪滨”遭起底后,虚假医药广告成为民众关注焦点。近日,国家工商总局通报了近期查处的涉及“医药广告表演者”事件的部分典型案例,刘洪滨、高振宗等曾活跃在荧屏上的“电视神医”均被列入。据悉,这次国家工商总局通报的13起典型违法广告案例中, “神医”刘洪滨主要涉及推广的药品有“天山雪莲”、“唐通5.0”、“巴西绿蜂胶”、“老院长祛斑方”等四种药品。

  根据《广告法》,药品、保健品广告均不能包含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也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做推荐;且发布医药广告时,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小编有话说】被网友戏称为“表演艺术家”的假医学专家刘洪滨被媒体揭了底。猖獗多年的地方电视台借假专家敛财的行为,受到广泛关注,这对老年人这个主要受害群体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天下儿女做了一件好事。为什么平时节省的老人,一旦听上几次课,花几千元或上万元买保健品,为什么一点儿不心疼?许多做儿女的百思不得其解。有研究指出,孤独寂寞的老人更愿意接受推销人员的热情相待。所以,也希望广大的为人子女们,平时多多关心陪伴自己的父母,让他们生活的健康充实,不给骗子们可乘之机。

  3、雀巢蔼儿舒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不合格

  2017年7月18日,食药监总局公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合格名单。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57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其中,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米米氏孕婴用品店销售的标称上海雀巢产品服务有限公司(原产国:荷兰)经销的蔼儿舒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特殊医学),硒检出值为0.438μg/100kJ,比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0.70μg/100kJ)低37.4%。

  据了解,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非常重要。因此,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硒的技术要求最小值应不低于标示值的80%。

  【小编有话说】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奶粉自始至终都是婴幼儿时期的重点营养供应粮食,关系着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因而挑选一款好的奶粉是很多父母的头等大事,慎之又慎。希望奶粉厂家们不要辜负了无数家庭对你们的信任。

  4、 “三只松鼠”霉菌超标

  2017年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总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下称《通告》),不合格批次中,网红电商三只松鼠赫然在列。天猫超市在天猫(网站)商城销售的标称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 CFU/g,比国家标准规定(不超过25 CFU/g)高出1.8倍。

  【小编有话说】最爱吃的零食上了食药黑榜,真是人生一大痛事,让小编好好调整一下心情。那么问题来了,出问题的霉菌是怎么产生的呢?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真菌,霉菌超标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者是由于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引起滋生。对于霉菌超标的原因,三只松鼠在官方声明中称,极可能是在产品出厂后因存储、运输条件下控制不当引起霉菌滋生,导致流通环节抽取样品不合格。不管问题是生产时还是运输中,小编都希望产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候能是安全放心的。

  5、新型毒品“咔哇潮饮”

  一款名叫“咔哇潮饮”的饮料在年轻人群里中“走红”,但据相关部门检验,该饮料中含有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物“γ-羟基丁酸”,会造成人暂时性记忆丧失,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山东省滨州市工商局近日发布警示信息,提示青少年群体不要接触该饮料,群众发现此饮料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据滨州市工商局介绍,在该饮料的瓶外装上,厂家标示所含成分为“γ-氨基丁酸”,但经相关部门对饮料成分进行检验和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高浓度的“γ-羟基丁酸”。二者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在性状上却差距甚远。滥用“γ-羟基丁酸”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头痛、反射作用丧失,严重的会导致失去意识、昏迷及死亡。我国已将“γ-羟基丁酸”列入一类精神药物予以管制。

  目前,该饮料生产线已被公安部门查封。滨州市工商局在对各大电商平台进行实时监测后,暂未发现相关商品出售。但根据相关部门调查,在一些娱乐场所内仍存在“咔哇潮饮”饮料。

  【小编有话说】网红饮料竟是新型毒品,滥用可致人昏迷甚至死亡,而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细思恐极。近年来,新型毒品逐渐衍生出新的种类和形式,如“奶茶”“开心水”“神仙水”“红冰”“一号胶囊”“阿拉伯茶”“浴盐”“邮票”等,这些普通人听起来陌生的名字逐渐成为毒品的新名头。广大网友们一定不要有“新型毒品不会成瘾、吸食一次没关系”的错误观念,提高警惕,遇到陌生人提供的饮品、食物一定要仔细查看,不要误食。

  6、莎普爱思滴眼液能治白内障疑似虚假宣传

  近日,在电视广告中耳熟能详的“莎普爱思滴眼液”在网上被一篇标题为《一年卖出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的文章质疑在高频次播放的电视广告中疑似虚假宣传。

  文章引用了多名眼科医生的文章和权威的文献资料,力证“莎普爱思滴眼液”存在着虚假宣传,过度扩大产品治疗白内障的功效;并指出,莎普爱思7.5亿销量却是坑人产品,巨额利润背后是坑害白内障患者,增加了患者延误治疗、失明的风险。

  随后,莎普爱思药业通过网络对文章作出回应称,0.5%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对延缓老年性白内障的发展及改善或维持视力有一定的作用,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抗白内障药物。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莎普爱思滴眼液有关事宜的通知》,针对近日处于舆论漩涡的热门药品莎普爱思滴眼液,委托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的要求,并于三年内将评价结果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否则,莎普爱思将面临着强制退市的风险。

  【小编有话说】要知道的是,莎普爱思是一种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将其用来治疗白内障在医学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不少医生和医学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都表明,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治愈白内障,苄达赖氨酸对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或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要治疗白内障仍只能依靠手术。加之,在莎普爱思滴眼液的视频广告中,并未在旁白中提及“针对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在屏幕下方以区别其他字体淡化处理的方式出现,让消费者很难看清。须知,白内障的患病原因各异,有老年性、外伤性、遗传性、代谢性、并发症等。莎普爱思在广告中的淡化处理,未采用旁白提示都是不对的,涉嫌误导、欺骗消费者。

  7、辟谣“面包肉松是棉花做”

  微信朋友圈疯传一个视频,视频拍摄者声称进行了实验,证明肉松面包、肉松蛋糕上面的肉松是棉花,让公众担心不已。

  在视频中,一名女子拆开一个肉松蛋糕,将蛋糕上的肉丝撕下毁容泡在水中,不一会儿,水杯中的水就变成了黄色的,女子便称该肉松是染了色的。泡完水的肉丝又被女子捞起,一边撕开一边称这是棉花,最后女子将肉松点燃,可以看出,被点燃的那一部分肉松被烧焦成黑色了。

  得知此信息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食药监局立即组织了调查组,邀请安徽电视台记者参加,奔赴企业现场进行调查。经现场检查,未发现该企业有任何采购使用棉花的迹象,该企业肉松主要为本厂使用鸡肉生产,肉松生产工艺无异常。在媒体现场监督下,调查组模拟视频做法对肉松进行了水洗,经水洗后肉松的确为白色絮状,可以点燃,但品尝为鸡肉味,且燃烧时散发出肉烧焦的臭味,与棉花有本质区别,棉花成分为纤维素,无法下咽,燃烧应无臭味。通过现场检查,基本排除了面包上的肉松是棉花的可能。

  【小编有话说】今年以来,食品安全领域成为传谣重灾区。造谣者使用视频实验等看似可信的方式,凭空捏造,混淆公众视听。由于一些食品安全谣言能准确抓住消费者心理,形成大面积传播,部分造谣者甚至以此勒索商家企业牟利,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8、辟谣“塑料紫菜”

  发社会关注的“塑料紫菜”网络造谣案有了判决结果。日前,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王某祥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2017年4月25日,王某祥在食用晋江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紫菜后,自我猜疑紫菜是塑料做的,在未向相关部门反映、未经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录制“紫菜是塑料做的”视频并发布朋友圈。王某祥还对这家食品公司工作人员敲诈勒索。

  【小编有话说】 “粉丝能燃烧”“橡胶面条”“塑料紫菜”……每隔一段时间,这样的谣言就会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和各种论坛里传播。在“塑料紫菜”谣言产生之前,一吨紫菜的售价大概在9万元至10万元,谣言发布后,每吨紫菜的价格仅为3万元至5万元,整个紫菜加工行业保守估计损失将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考虑到农产品都有自己生产周期的特性,企业和农户的损失绝不仅是谣言带来的紫菜滞销,更是整个产业链被打乱后的难以估量的损失。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一个账号往往就是一家自媒体,一则谣言就可以化身为一条“新闻”,食品安全领域更是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希望广大网友擦亮双眼,不被谣言蒙蔽,抵制网络谣言。




来源: 中国警察网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8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