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作者:季健明 许诺 曹树林 刘洪超 王明峰   发布时间:2017-10-23 08:45:05


    法治兴则国家兴,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十九大报告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连日来,代表们对此进行了热议。

  一场治理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立法,让改革更加于法有据了;严格执法,让权力行使不再任性了;公正司法,让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更强了;全民守法,让全社会的法治信仰更加坚定了……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掀起一场深刻的治理革命。

  “过去的五年是全面依法治国举措最有力最集中的五年、成就最丰硕最显著的五年、经验最丰富最系统的五年,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彭燕代表说。

  从凭经验办案,到依证据断案,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从被要求证明“我妈是我妈”,到清理规范证明事项,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九支队支队长钱红昊代表说,“如今,衡量公安工作的成效,不仅要看破了多少案,还要看侦办案件是否牢牢坚持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

  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人财物省级统管等改革举措掷地有声,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2015年5月1日,立案登记制在全国法院正式实施。截至2017年4月底,全国法院登记立案数量超过3200万件,同比上升39.83%。“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不断增长的案件数量,我们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一方面推行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另一方面着力深化司法配套改革,实现了司法效率和司法公信力的双提升。”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法庭庭长刘黎代表说。

  一种全民信仰

  法治的真谛,在于每个人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越来越少,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日益常态化,这种转变主要来自于法治的权威。”四川省达州市委书记包惠代表说,“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恪守法治精神,才能确保权力行使不偏离法治轨道,政策举措符合群众意愿。”

  如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已经成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已经成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必备的能力和素质。”辽宁省鞍山市委书记孙国相代表说,“与此同时,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倒逼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时始终坚持法律至上,防范了以言代法。”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河北省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代表表示,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实践证明,各级领导干部越是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践行法治不动摇,越能提升党委政府的公信力,越能促进全社会法治氛围的形成。”

  过去五年,普法宣传广泛开展,法律服务搬到了群众家门口,广大群众的法治理念不断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孙颖代表说。

  一份执着追求

  新出台的法律越来越接地气了,群众办事不用再来回奔波了,“老赖”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一批冤假错案得到纠正了……群众眼中的点滴变化,折射出的是法治中国的坚实足印。

  历史性成就,需要法治守卫;改革发展这艘航船,需要法治护航。“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天津市公安局预审监管局民警李琨代表说,“报告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部署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攻坚克难,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十九大报告指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文章代表说:“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必须严格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绝不能有半点含糊。只有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形成强大合力,才能确保基本方略和重大举措落到实处。”

  “中央层面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体现了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的决心和勇气,更加凸显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公平正义。”钱红昊代表说。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7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