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爱托起折翼的天使
——记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王玥丹 作者:韩冰 发布时间:2015-11-19 09:19:33
“王阿姨,我找到工作了,谢谢您对我的帮助!”听了这个来自当事人的电话,王玥丹法官感到很欣慰。一个电话为什么让法官王玥丹法官如此高兴呢? 这看起来平常的一个电话,其实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小杜是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审理的一起盗窃犯罪的被告人。做为他的主审法官,王玥丹法官并没有将这样一起看似很“小”案件简单的审结了事,而是为他小杜聘请了社会调查员,对他的学习、成长经历、家庭状况、交友、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小杜8岁时,其母亲带其离家出走,后父亲病逝。13岁时小杜随母改嫁到哈尔滨,因其与继父关系不和,母亲将其撵出家门,他一直在外打工。 在他的心里始终认为母亲抛弃了他,案发前,小杜因与母亲发生了争吵,心想只有“闯祸”才能重新引起母亲的注意,他就一时的冲动盗窃了他人的物品。 针对小杜这种情况,王玥丹法官首先想到,要通过解开母子之间的心结来感化小杜,使他不但能认罪伏法,回归社会后还能积极改造,但不成想,无论是通过小杜的亲属还是公安机关的帮助,怎么也找不到小杜的母亲。后来,王玥丹法官为小杜邀请了团市委权益部的负责人做为“合适成年人”参与到了小杜案件的审理工作中。庭审时,王玥丹法官与社会调查员、“合适成年人”一起对小杜进行了法制教育,王玥丹法官告诉小杜:“虽然你的母亲没有找到,但在母亲心中还是爱你的。”并且告诉他,社会并没有放弃他,在座的叔叔阿姨也没有放弃他,希望他一定要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杜当庭表示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做人。最后法庭根据小杜的犯罪情节、手段以及对社会危害的后果,并考虑到小杜系未成年人犯罪,最终对小杜判处了有期徒刑十个月。 小杜出看守望所的那天,天空下着绵绵细雨,王玥丹法官和另一位法官撑着伞早早的来到看守所,将小杜接了出来,王玥丹法官将随身带着的新衣服递到小杜的手里:“孩子,换上吧。”小杜很感动。 接小杜出来后,王玥丹又详细的了解的小杜的家庭情况,并询问了小杜释放后的打算,当王玥丹法官了解到小杜身无分文而要去哈尔滨找妈妈时,王玥丹法官毫不犹豫的从衣兜里掏出200元钱,给小杜当做路费。那一刻,小杜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他没有想到,法官阿姨还记得他释放的日期,并给他带来衣服和路费,他坚决表示一定会不辜负法官阿姨的一片心意。不久,小杜又从哈尔滨回到了鹤岗,王玥丹法官得知后,怕他有心理负担,多次找到他,和他聊天,并委托市医院心理咨询室对其进行了心理辅导,帮助他尽快走出心理的误区,并积极鼓励他找一个工作,通过劳动体现自身价值,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在她的关心和帮助下,小杜终于走出了心里的阴霾,找到了工作。 多年来一直从事青少年犯罪审理工作王玥丹法官,谈到小杜的经历颇有感触,她说,从小杜的经历来看,我相信每一个失足青少年都是折翼的天使,只要能够帮助他们将翅膀修补好,他们一样会重新飞翔。 像这样帮教少年犯的事例在她身上还有很多。作为工农区法院少年法庭的一名年轻法官,她多年来在工作中始终不仅在法庭上履职尽责,在法庭外对少年犯更是不遗余力地施以爱的引领和判后帮教。为了做少年犯的帮教工作,她在通过了司法考试后,还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她说,对于犯了罪的青少年,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真情和爱心洗涤他们沾满尘灰的心灵,使其真诚悔过,这才是少年审判的良方。因此,在少年法庭工作多年来,她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了很多少年犯,促进他们积极改造,重新回归社会。她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些犯了错的孩子就是被折翼的天使,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将他们的翅膀修补好,让他们能够再次自由的飞翔。”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工作追求,她对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和要求,从法官的单一角色又延伸了多种角色:有时她要扮演老师,有时她会扮演家长,有时又化为朋友,教育帮助感化,是她最常用的方法,耐心、细心、爱心,是她始终坚持的原则。在审理每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时,她经常到被判缓刑的未成年人家中进行回访,每当过年时,她总是细心地给他们寄上一张贺卡,让他们常常意外地收到自己的关心和问候。当得知他们有困难时,还经常自掏腰包资助他们,对判处实刑的未成年人每年都到省少管所去回访,鼓励他们积极改造。 多年来,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她始终坚持从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把教育、感化和挽救贯穿于审判的全过程,做到融爱于法,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把维护青少年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在减少社会矛盾的同时,又成功地挽救了失足的青少年,有效地从实体上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每次在庭审中,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听到励志痛改前非的话语,她永远不会忘记自己作为法官为社会应尽的一份职责。 在审理案件之外,为了防止青少年犯罪,她还经常到我市各中、小学为在校学生上法制课,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帮助同学排练模拟法庭作品,到社区为未成年人家长举办家长课堂活动。作为单位的团支部书记,她还经常组织全院年轻干警,看望和慰问辖区的贫困学生,并经常自掏腰包给贫困小学生购买衣物和学生用品。几年来,该院团支部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0余人,使他们都顺利地升入了初中。 多年来,王玥丹立足岗位,无私贡献,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多次荣获省、市级优秀志愿者、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办案标兵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