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李高山:"我是大山的儿子"
作者:王雪威 张树伟   发布时间:2015-07-01 11:05:25


河北省涿鹿县赵家蓬区检察院干警李高山。

    在涿鹿县的大南山,他一呆就是十五年。十五年,汗水抛洒在这里;十五年,梦想在这里成就;十五年,信念在这里驻守。十五年来,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迹,但却无法改变他对检察工作的那份热情,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用自己的执着和信念守护着一方的稳定和平安。也有人说他傻,可山里的群众却亲切的称他为“大山的儿子”。他,就是涿鹿县赵家蓬区检察院干警李高山。

  “从小我就向往公平和正义,因为热爱,我对这份职业更加珍惜和执著”

  5月15日,初见李高山,笔者习惯性地问他为何选择检察干警这份职业。或许是20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李高山耿直的性格,他的回答直截了当:“从小我就向往公平和正义。”

  李高山今年54岁,是涿鹿县东小庄乡南庄村人。他说,自己小时候就充满正义感,一直想“伸张正义”。为此,幼年时的他就立志当警察和解放军,因为他觉得这样能够“保家卫国”,还能“为人民服务”。

  1981年底,高中毕业的李高山,带着儿时梦想,参军入伍到武警交通部队。他跟着部队去新疆、河北保定等地修过公路;到部队所属指挥学校当过后勤管理员、学员队队长,还驾驶过推土机、空压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因为表现优异,不但多次受到嘉奖,还在部队提了干。

  2001年,李高山从部队转业回到了老家涿鹿,被分配到县检察院赵家蓬区检察院。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好工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地图上看,这个检察院位于县城以南100多公里外的深山里,多年来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区。在当时没有高速通达的年代,大部分路段是崎岖颠簸的盘山公路,车程需要两三个小时。

  得知工作要“背井离乡”,不能经常和家人团聚,朋友和家人们都纷纷劝他别去,另谋职业,可李高山却笑着说:“这不是我的心愿嘛,我不但要去,而且还要干好。”这就样,李高山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大山里,一呆就是15年。

  “群众权益无小事,百姓之事无小事,老百姓找上门,咱绝不能一推了之”

  5月15日,在涿鹿县河东镇牛角庄村,64岁的陈龙大爷正在杏树地里除杂草。“陈大爷,一定要注意防火啊。” 李高山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森林防火宣传单递到了老人手中。“放心吧,你编的顺口溜我早背会啦。戒严期里气温高,野外用火严禁烧嘛。”陈大爷说罢,两人都会心地笑了。

  每年一到防火期,李高山便马不停蹄地奔走于辖区各个乡镇、农村、林区,宣传、督导、检查森林防火工作,没有一丝松懈。

  “我们这个检察院比较特殊,全院就两人。”涿鹿县赵家蓬区检察院检察长张树伟告诉笔者,特殊的地理位置,对检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除接待来访、查实举报、依法息诉、提供法律咨询外,他们还担负了防火防汛、矿山检查、配合相关部门调察取证等职责。

  “李高山对于群众工作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乡亲们很信赖他。”张树伟说,对于来访群众,李高山始终是热情接待。对于不合理诉求,他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得来访者心服口服,高兴而回。而对于合理诉求,他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即使是归公安、司法等部门负责的,他也会认真地给乡亲们解释清楚。

  有一年,某村的几个村民找到李高山反映情况,情绪很激动,说修公路占了他们村的地,本来是临时占用,可结果是堆上东西成了永久性占地。经过李高山耐心做工作,村民们都回去了,而李高山却心里不能平静下来。随后,在他的积极协调下,村民们拿到了5万元的征地款,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据初步统计,十五年间,李高山成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00多件,调解率100%,成功率达到99%以上。

  “李高山是个热心肠,乡亲们不管有什么事,包括水管子跑水这样的小事,总是先想到他,李高山就是我们的‘帮大哥’。”牛角庄村村民刘秀珍大爷笑着说。

  五六年前的一件事,至今让刘大爷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冬天,大约是下午5点左右,天正下着雪,镇卫生院的一辆救护车行驶至风水岭时,爬坡上不去。此时,对面来了一辆车,直接把救护车顶到了沟里面,而且车逃逸了。村民们急忙找到李高山,李高山二话没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人、往出拖车,克服零下十六、七度的低温和刺骨寒风,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钟,随后他还联系北京方面查找那辆肇事车辆。对于这件事,让乡亲们打心眼儿里佩服他。

  “群众权益无小事,百姓之事无小事,老百姓找上门,咱绝不能一推了之,咱可要对得起胸前佩戴的检徽啊。”李高山如是说。

  “不是自己的钱不能拿,如果拿了,自己就不值一文钱,会让老百姓看不起”

  5月18日,在涿鹿县谢家堡乡板铺村,李高山来到64岁的马建国大爷家,征求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村里一直很稳定,高山功不可没啊。”马大爷曾担任过板铺村两届村支书,他告诉笔者,李高山曾是这村的包村干部,当时村里的上访户挺多,李高山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使一大批基层矛盾纠纷得到妥善、高效化解。

  “高山对自己要求很严,包村四年,从来没有在村里吃过饭。”马大爷感慨地说。“的确如此。”张树伟说,单位买东西、加油、修车,李高山从未动过歪主意,没有占过单位一分钱的便宜。

  李高山坦言,自己也多次遇到有人求情,拿钱贿赂他的经历,但他坚决不收。也有乡亲们为了感谢他,送他钱、土特产或者烟,都让李高山耐心婉言谢绝了。他常说:“不是自己的钱不能拿,如果拿了,自己就不值一文钱,会让老百姓看不起。”

  “李高山从不给我们讲他家里的事,其实他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宽裕。”张树伟告诉笔者,他的母亲今年83岁,常年卧床,不能动弹和说话。他的爱人在农村,没有工作,一直在家照顾他的母亲。他的儿子和儿媳则是在县城给人打零工。2012年底他的儿子要结婚,这让李高山犯了难,最后他是向亲朋好友、战友借了9万元,才把婚事给办了。

  其实,李高山也是有机会离开大山的。2008年,李高山接到一个在北京做房地产生意的战友电话。“你跟我来北京干吧,我需要你这种踏实的人,一个月给你6000元,怎么样?”

  月薪6000元,这对李高山来说,的确是个不菲的数字,当时他每个月工资才挣1600多元。妻子劝他去,最起码离开大山,调回县城,这样还能多照顾一些家。但考虑再三,李高山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我岁数大了,在哪儿不是干工作?”李高山嘴里这样说,其实他的心里明白,他根本放不下自己的事业,离不开大山里与他朝夕相处的乡亲们。

  十五年来,李高山的足迹踏遍了山里的沟沟壑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检察干警“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春种一粒米,秋收万颗子”,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这位朴实的汉子笑着说:“我是山的儿子,只要山里群众富裕了、和谐稳定了,我再苦再累也值得。”

  这就是一个基层检察干警的情怀,他将心血和智慧播撒在大南山的山山水水,唱出了一首响彻天际的正气歌。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