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杜樊川之《清明》
作者:于占超 发布时间:2015-04-03 14:40:23
清明时节,烟雨蒙蒙,萧瑟处,春意料峭。连绵的细雨阴郁了天空,模糊了视线,极目望去,远处的桃红柳绿笼罩在一层薄纱般的雾气之间,化成了醉人的拂柳春烟。 春风携雨吹开了一树树的杏花,洁白素净,宛如雪落枝头,只有清香袭来时犹可分辨。不远处的小路上,一位诗人身着青衫,正负笈而行,面露几分愁容,一如这还未舒展开的天空,间或自言自语,步履有些迟缓,像在思忖着满腹的心事。一路走来,见许多行人却有“失魂落魄”之状,询问罢方知今已是清明时节。 自渔阳鼙鼓之声传来,国势如江河日下,奈何中兴无望,又连家境败落、庙宇倾颓,国事家事竟皆不遂人意。如今清明又至,在这个色调抑郁凝重的节日里,独自流落异乡,不知又有谁会代替自己扫墓祭祖、凭吊哀情。 雨打杏花满地残,陷落泥淖有谁怜。他乡又逢寒食日,欲报子推恐意迟。此情此景,此身此行,饱尝羁旅之苦的诗人不免触目伤怀,感慨再三!何以解忧,一杯酒醴足矣。诗人又复行数里,路上人烟稀落,欲寻酒家何处,恰遇一牧童骑着青牛走来,上前询问,牧童指向了杏花深处的村庄。 春雨解人意,连绵几多时。暮色渐浓,四周寂寥无声,牧童回望时,只听得一个孤瘦的渐行渐远的身影在低声吟咏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单位:河南省尉氏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