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西泰和:一个老区法院的司法为民“升级版”
作者:王大鸣 刘牡丹 发布时间:2014-10-24 14:15:15
泰和县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地处井冈山下,有井冈山脚下耀眼明珠的美称,下辖24个乡镇场,总人口56万。近年来,泰和县人民法院主动入村、入企、入校,了解司法需求,创新服务对策。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紧扣审判工作实际,努力延伸司法服务,优化司法环境,为筑牢革命老区营造出一片社会和谐的蓝天。 “订单式”思维 法律知识遍及四野 提着刚从超市买的菜,腋下夹着法律宣传资料,回家的路上,郭老汉和大多数人一样,心里美滋滋的,逢人就说:“法官在澄江广场搞法律咨询活动,有什么事情可以去问下。”9月28日上午,端午前夕,泰和法官深入街道广场开展“执行宣传周”活动,给辖区群众送上了一份节前营养套餐。 “我们要多向群众宣讲法律知识,群众知法、懂法,他们才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从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泰和县人民法院院长罗兰瑛谈及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这样表态。 为此,该院近年来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作,针对县域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法制宣传教育方式,基本实现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覆盖。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往窗外抛晒物件,砸伤行人,要不要负责任吗?还有在和同学玩耍时,不慎将其他同学弄伤了,责任该如何承担?……”这是执行局法官刘健在该县第五中学给学生们上了法制教育课的一个缩影。 为了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泰和法院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月”活动,要求该院12部门都要挑选一个学校上一堂法制课,针对发生在青少年中的犯罪案件,以案说法,告诉学生犯罪行为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避免。“法官叔叔讲的好精彩,我和同学们都希望法官叔叔经常来,这样既增长了法律知识,也增强了预防犯罪的意识。”五中的小昕抑制不住自己对法官的崇拜心情。 “法官,有人骑摩托车撞伤了我,当时出于一片好心见他家穷没有追究责任,现在他反而不知回报,我还可以要求他赔偿吗?”“普通的民事案件在两年内起诉一般是可以的……”泰和县属于贫困县,80%以上为农村户口,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法制意识淡薄,往往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此,该院法官到各社区、乡镇及重点农村,向老百姓宣传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官每次逢圩就来,有任何法律上的问题,去问问就可以得到解答,真是太方便了。”塘洲镇永昌村张老笑得合不拢嘴。 泰和法院纪检组长肖海燕说:“现在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但基层干部、村委会成员在还是不顾及百姓切身利益,这样会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社会稳定。” 为此,该院组织法官在乡镇的协调下,向基层干部讲解职务犯罪的种类,分析职务犯罪的危害,以案释法,增强村镇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廉政意识。 该院还在辖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司法保障作用。近年来,大量涉企业纠纷不断涌入法院,该院在审理涉企业纠纷案件中,立案、审判、执行等阶段都着眼于大局,并针对辖区经济的发展,向政府管理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并及时得到采纳。 不管是普通百姓、学校学生、机关干部,还是企业单位,该院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服务,保障每一身份的群体都能享受到司法服务,让法律知识遍及四野。 “庭站式”机制 网格服务覆盖辖区 泰和县属于贫困县,交通不发达,群众诉讼极为不便。为了让边远地区的群众少跑路、少花费,力促关口前移,把矛盾化解在诉前,泰和县人民法院大力推行“庭站式”便民机制。即以法庭为中心,形成司法所为纽带,各村委会为端口,辐射各行政村的“3+X”网格化服务体系。 “去年以来,我们积极与各乡镇的司法所建立对接联络制度,定期通报法庭民事案件审理情况,了解辖区内民间纠纷的发生动态,不定期走访各调解委员会,收集社情民意,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民事案件送达、调解、宣判,发挥网格化服务体系,化解矛盾纠纷。”泰和县人民法院沙村法庭庭长曾斌说。 家住沙村镇沙村村的刘大爷年过八旬,因扶养纠纷与儿子闹起了矛盾。得知刘大爷的遭遇后,泰和法院沙村法庭法官立即前往沙村镇司法所,会同司法工作人员来到卢大爷家中进行调解。经过几个小时的说服教育,老人的儿子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羞愧不已地跪倒在老父亲面前,向法官们发誓:“以后一定会赡养自己的父母。” 泰和法院副院长廖善贵细数“庭站式”机制带来的好处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发挥乡镇干部的优势,通过进行走访、调查、拉家常,拉近与村民们的距离;宣传法律知识,答疑解惑,提供法律服务,化既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群众家门口,降低诉讼成本,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在“庭站式”机制上,为了更进一步方便群众,该院还推行了“一村一警”、“司法联络员”等制度,便民服务覆盖辖区群众。 “以前我们村里的群众去法院打官司,往往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跑上四十多公里路程,如果是偏远山区的群众需要费更多时间。现在法院推行这些服务,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诉求。”家住距苑前镇颜家村村民颜明高兴地告诉记者。 因为有了这些机制,今年上半年,泰和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信访案件数同比下降了30%。 “巡审式”服务 民意沟通搭建桥梁 老营盘镇距离泰和县城有四十余公里,山多路窄,交通不便,上午8时,泰和县民一庭三位法官收拾着案卷,并准备好国徽和开庭的需要的物品。“小郑,我们出发了!”熊红卫法官瞧了瞧时间便催着书记员加快速度。 说起巡回办案的经历,像熊红卫这样的法官已经是如数家珍。据他介绍,今年他已经巡回审理案件40多件了,泰和县辖区有24个乡镇,交通都不是很便利。要从距离三十多公里的乡下跑来县城开庭,给当事人增加了负担,特别是农忙时节,老百姓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巡回审判便孕育而生。 为了解决百姓的诉讼难问题,该院出台了《巡回审判服务管理办法》,各审判业务相继成立了巡回法庭。推出“巡回审判”机制。“哪里有纠纷,巡回审判庭就开到哪里,有时候现场受理案件、排定开庭时间,很多案件还就地调解。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得到所需要的法律服务。” “现在开庭!”村委会的大院内,随着沙村法庭庭长曾斌的法槌声落,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庭审正式拉开帷幕。刘某(男)和王某交往不久,两人频频产生摩擦,刘某还经常打骂王某,王某伤心之下将刘某告上法庭,要求与对方离婚。 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法庭决定将庭审“搬”进当事人所在的村委大院,进行巡回审判,就地审理,现场普法,数十名村民到场旁听。 庭审中,曾斌从法律和情感角度上耐心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当场签字确认。一起矛盾的纠纷圆满化解,也赢得了在场旁听群众的啧啧称赞。 “别人欠我钱几年了,我可不可以起诉他要求归还?”“我在厂里打工受伤了怎么样申请工伤?”庭审后法官还耐心地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并收到了便民联系服务卡,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法官。 “每一次巡回审判,都是一次教育群众的活动,能无形中增加村民的法治观念。”曾斌介绍,通过开展巡回审判活动,群众对诉讼有了直观的感受,他们开始懂得用理性的方式,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矛盾纠纷。同时通过这种活动,法官也能了解到群众关心的问题、发现苗头性的纠纷。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