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群:探索社区精英工作模式建"心桥名师工作室"
作者:刘群 发布时间:2013-11-11 14:07:58
群众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既是检察权人民性的内在价值追求,也是新时期建立和谐检民关系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健全执法为民机制,搭建检民联系的新平台,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武昌区人民检察院于2013年正式成立“心桥名师工作室”,工作室运行以来,已先后在武昌区多个大型社区开展活动,在社区群众中赢得了良好口碑,并被《检察日报》头版头条作为新形势下的检察机关群众工作典型进行报道,成功开创了武昌区院社区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一、定位“心桥名师工作室”的实践价值 “心桥名师工作室”作为武昌区检察院目前正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既是对检察工作职能的一次有效发挥,也是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工作的创新型探索,工作室的良好运行,彰显了这一工作模式的巨大实践价值。 第一,创新“精英”工作模式,提升检察公信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法治化的逐步推进,各种新类型的社会问题、社会纠纷不断涌现,检察机关的形象树立面临挑战,提升检察公信力,其实质就是提升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程度,真正树立起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为进一步增强检察公信力,武昌区检察院将提升服务品质作为赢得公信力的重要渠道,将思想观念上为民、工作措施上便民、实际效果上利民作为社区群众工作的最终目标,通过在社区开展一系列法律服务,让工作室的检察名师们真正在服务中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问题,在群众之中形成“检察名师”效应,在老百姓的口碑中打造出武昌区检察院的执法公信力。 第二、打造“检察名师”效应,促进检察队伍建设。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检察名师工作组,完成工作室优秀检察人员资源储备,武昌区检察院在工作室成立之初,率先制定了《检察名师培养管理办法》,对检察名师的选拔条件进行了列举式要求,并对名师的培养、考核及管理制定了详细规定,通过对检察名师实行分级负责、定期考核、科学评估的动态管理模式,以全市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得“三优一能” 称号(优秀公诉人、优秀侦查员、优秀检察官、办案能手)的检察官为骨干,力求建立一支有品格、有特色、有才学、有素养、有知名度的专家型检察名师队伍。《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武昌区院已经确定6名检察业务能手进入检察名师工作组,并成功在全院检察人员中发挥了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全院干警的检察业务工作能力及群众工作能力均得到了有力拉升。 第三,探索社区群众工作方法,搭建检民联系平台。“心桥名师工作室”作为武昌区检察院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套面向社区、形式多样、内容具体的新型社区群众工作方法。“心桥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目前已在积玉桥街、白沙洲街等街道社区开展了多项活动,先后通过每周半日的“名师有约”、联合武汉大学教授开展法律宣传、举办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让群众出题,社会团体点题,工作室破题。此套社区群众工作方法的探索实践,不仅使工作室的服务工作职能得到了有力发挥,同时也真正实现了检民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搭建出检民之间的“常态化”联系平台。 二、拓展“心桥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路径 “心桥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武昌区检察院通过外部联合、职能合并等方式不断拓展工作室的工作路径,最终确立了法律咨询、普法宣传、职务犯罪预防、信访接待、综合治理等五大工作内容,将“心桥名师工作室”打造成为社区里的“法律之家”。 第一,开设“名师有约”专区,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在取得社区服务中心的全力支持后,“心桥名师工作室”在各社区配备专门办公用房,并开设“名师有约”专区,提供法律咨询。一是设立“名师有约”热线,通过在办公区域统一悬挂检察名师名位牌,将名师的职务及联系方式予以公开。“名师有约”热线的建立,使社区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后可以及时与检察名师进行电话沟通,实现了法律咨询的便捷化。二是检察名师定期到场接受咨询,工作室每周设置半天作为现场咨询日,由检察名师轮岗到位,每周定期开展法律咨询,这一上门“坐诊”的工作方法将检察官的办公室搬到了社区居民的家门口,现场答疑解惑的方式极大提高了法律咨询的效果。 第二,开展“检校结合”讲座,定题开展普法宣传。“心桥名师工作室”成立后,其工作效应吸引了武汉大学法学院的注意,武汉大学法学院主动与武昌区检察院取得联系,希望法学院的法学教授联合工作室的检察名师一起,在各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和社会热点问题调研等活动,武汉大学法学院数名教授的加盟,实现了检察业务专家和法学理论专家的强强联合,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专业和更具针对性的普法宣传。2013年5月至今,“心桥名师工作室”已先后多次联合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在积玉桥新生里社区、中南路百瑞景社区等多个社区开展了“如何认定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法律争议中的过错赔偿”、“遭受社区噪音污染如何维权”、“拒绝家庭暴力”等数场普法宣传专题讲座,形成了知名法学教授从理论上答疑、检察名师从实践中解惑,共同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疏导社会矛盾,解决群众纠纷的专业普法宣传模式。 第三,举办职务犯罪预防展览,联合预防部门开展预防。随着“心桥名师工作室”在社区运行,武昌区检察院预防科及时跟进,预防科干警以工作室为依托,进驻社区内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每年举办预防职务犯罪展板社区巡展、并向社区居民免费发放武昌区检察院出版的《服务与预防》杂志。另一方面,“心桥名师工作室”也将受理举报及收集和发现职务犯罪线索作为一项工作内容,并重点了解驻地涉及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线索。根据工作室工作职责的规定和安排,检察名师在积极受理有关职务犯罪的线索的同时,应关注所驻社区内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其他影响重大的事件,善于从中发现、收集职务犯罪线索,并对署名举报和当事人来访举报的职务犯罪线索及时向举报人进行必要的信息反馈。 第四,受理涉法涉诉来信来访,联合控申部门开展接访。武昌区检察院控告申诉科于2007年在全区的14个街道、198个社区和大型企业挂牌“便民投诉指南”,为群众举报和投诉提供便利,“心桥名师工作室”成立后,为促进群众工作便捷化,进一步改善优化信访接待环境和条件,武昌区检察院对工作室职能与原有的便民投诉机制进行了优化整合,使工作室成为接受群众举报投诉的另一有效窗口。此外,开展涉检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也被规划为工作室的一项工作职责,通过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行受理、对轻微的涉检上访案件开展调处、对相关申诉、控告案件进行移送的方式,有效缓解有关部门的涉法涉诉信访压力,维护社区稳定。 第五,参与社会治安综合管理,联合其他单位开展整治。为将“心桥名师工作室”打造成为检察机关与社区居民之间常态化、综合化的联系平台,使检察名师在社区工作中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工作室将联合其他单位参与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工作内容之一,积极与所在社区的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司法机关联系,并重点确立工作室三项工作内容:一是在受理来信来访和走访调查中,侧重排查和掌握辖区内群众的涉法上访情况,特别是对群访案件、重复访案件、涉检上访案件,查清情况并设立台帐;二是在走访和接访中,力所能及地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积极主动地做好释法说理、定分止争、理顺情绪的工作,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对辖区内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普遍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