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敲开司考这扇门
作者:黎钦月 发布时间:2013-10-28 10:31:00
由于经济原因,没经历过高考,没法感受到“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高三啦,还有闲情唱,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的紧张心情。本人自学大专中文,函授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从师范校园毕业,又进入新的校园当教师。若干年后,因为对热门的公务员考试感到好奇,同时也想印证一下公务员考试是否真的很公平---像我,一个无权无势又没钱的人,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公平竞争么?还有一个原因是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学习比较自信,诸多想法聚集,头脑发热之下报考了公务员,考进了法院。从小到大没离开过校园的我,成为了一名公务员,由学校教师变成了法院书记员。 进入法院后,我才发现我是又进入了一所新的学校。在这里,我除了认真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外,还必须要进修另一门学科--法律。这门学科与文学是截然不同的:文学讲究的是意境美、朦胧美,“此时无声胜有声”便是最高境界,而法律恰恰相反,它要求的是高清晰,要清楚、准确、全面地掌握每一点法律知识;文学需要形象思维,法律需要逻辑推理;文学是感性的,法律是理性的…我要实现思维方式的大转变,而且必须像鲤鱼跳龙门那样跨过一道坎——通过司法考试,才能蜕变为法院的人才。像所有的在职考生一样,工作之余 ,我争分夺秒地看书:三大本、讲座等,做历年真题,忙得不可开交。“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是挤出来的”——以前用来教育学生的话,现在用来勉励自己。闻鸡起舞,秉烛夜读,像个极度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如饥似渴地珍惜点点滴滴的业余时间往自己大脑里塞进法律知识。越学习越认识到自己法律知识的贫乏,越感受到时间的有限和法律知识的无边:要把握立法精神,才容易理解深刻;要学习法律条文,才清楚行为规则;要积累答题技巧,才能应对考试陷阱;要了解法律发展史--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才能鸟瞰法律的成长过程…很多很多,而且需要经自己消化、才能把知识转化吸收储存在大脑。备考过程,是需要大量地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如果懂得魔法,我恨不得“咔”地一下把自己的大脑剖开,把所有的法律知识塞进大脑里。 备考过程,虽然很辛苦,但也很充实。有时候我觉得备考也好像红军过万里长征,一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不断用远大的理想激励自己前进,如果自己中途觉得辛苦,想停下来偷懒,就很难有勇气再继续坚持下去。所以我经常鼓励自己“只要能度过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就有希望迎接黎明的到来”。二是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我相信人的大脑是有挖掘潜能的,况且司法考试是只是一门法律人的入门考试,就算过了A证,也只是得了一张法律人的入门票而已,也还有大量的知识等着继续学呢,因为首先法律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的发展需要,每年都会有新的法律知识更新,都要去学习它;其次,就像教师“给学生一点水,自己必须要准备一杯水”一样,法官办案也不能只单纯地储备法律知识,其他学科如历史、人文地理、心理学…也需要学习,这样办起案来才能“游刃有余”啊,所以不要把只是入门的司法考试想象得太可怕-----我总是这样给自己鼓劲。 不知不觉,时光在指缝间溜得飞快,如今,2013年的司考已结束,但成绩还没出,不管结果如何,我有信心,敲开“司考”这扇门。 责任编辑:
倪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