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长论坛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赵殿卿:浅谈如何用真情打造零距离惠民的检察室
作者:赵殿卿   发布时间:2013-07-08 09:26:06


    派驻检察室有着贴近基层、贴近农村、贴近群众的前沿优势特点,因此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完善服务措施,构建服务民生、服务经济、服务大局的常态化机制,要做到这些除检察干警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知识、娴熟的业务水平、熟悉基层情况等,还要做到嘴勤、眼明、耳玲、心细,以真心为民的热情,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才能推进检察室建设,并做好检察室工作。

    用“耳”听,做听民声的“顺风耳”。百姓的大事、小事、难事,我们的耳朵不但要听得远,而且要听得清,听到准确的声音,了解到准确的信息,做听民声的顺风耳。例如,检察室在社区矫正监督检查工作中,听到张某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管时间较长,有重新犯罪的可能。检察室及时与监所检察部门对接,监所检察部门下发了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同时,还了解到张某被释放后无经济来源,有重新犯罪的念头,通过和其本人交谈、沟通,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消除了顾虑,避免了张某重新犯罪的可能性。

    用“眼”看,做察民情的“千里眼”。对民情检察室人员要擦亮眼睛去看,用察民情的“千里眼”看得更远,更明亮。这就需要检察室人员对群众的困难、疑惑明察秋毫,及时发现、查找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从中掌握相关信息,从而不断探索派驻检察室工作的新思路,积累经验,最终使派驻检察室工作更具活力,把工作做到实处。比如,检察室定期联合预防、民行、控申、白云热线等部门组成法律宣传服务队,深入田头、农家、企业,把法律送到群众身边,就是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好时机,进而及时协调处理群众关心的问题,并跟踪服务,达到为群众排忧解难更准、更细,更实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检察室一线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用“嘴”问,练问民意的“和谐嘴”。在最基层检察室做群众工作,要做到“能说会道”,不能是“茶壶煮饺子有话说倒不出来”。这里说的“能说会道”是在熟练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事关群众相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练就一张在百姓中问需、问计、问惑,并公平公正解决群众问题的“和谐嘴”,最终让百姓满意,从而达到让群众息诉罢访、息事宁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比如,与群众在一起,往往一句默的话语,让群众高兴,检察室人员和百姓的距离就拉近了,一些棘手的事就好沟通了,一些复杂的问题也就打开了解决的窗口,化解复杂的社会矛盾也就有了好的开始。然后,检察室人员再针对群众内心解不开的疙瘩,用平和、亲切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亲情、真情感化、打动百姓;进而分析探讨群众产生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的正确办法,这样检察室人员的“和谐嘴”也就解开了群众的心结,有效地化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用“心”干,永怀一颗“公朴心”。人常说做“有心人”,就是工作不能“丢三拉四”、“马马虎虎”,要有责任心。基层群众的思想、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千差万别,因此,派驻检察室工作要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检察干警要不断更新观念,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把每项工作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主动深入到千村万户,以真心连民心,用心交流、以情沟通。要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通过各种渠道解决他们的疾苦,把党的关怀送给他们,让群众感受到检察官就在自己身边,做真情为民的“检察人”。

    总之,推进派驻检察室工作科学、又好、又快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发挥嘴、眼、耳、脑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说、看、听、想,以真心为民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悟出做好派驻检察室工作更科学的理念、更新的思路、更成熟的实践经验等,让派驻检察室工作为检察事业绽放绚丽的光彩。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