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慎独,人生之至境
作者:梁慧春   发布时间:2012-12-10 14:36:24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一则故事: 东汉安帝时,荆州刺使杨震赴任途中,道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曾受杨震提携之恩。为表感谢,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而你这样做却太不了解我。”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羞愧地退出去了。

    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人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有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妙哉,杨震的“廉”贵在“慎独”。《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在独处的情况下,也要谨慎小心,自觉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者不注意干坏事。

    在当今,强调慎独是很为重要的。这是因为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每一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慧和潜能,智慧用错了点,潜能用过了头,缺少方向的把握,譬如为自己利益胆子太大,一念之差,都会走向反面。慎独,最根本的还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做到“四常”。要弃非分之想,凡是心有所动,就会播下行动的种子,时间长了,“非分”就会成为“正常”,“羡慕”就会成为“追求”,“虚想”就会成为“实做”。要常记亲人之嘱,我国古时就有乐羊子妻“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劝导,岳母“精忠报国”的刺字,珍惜家庭,铭记责任是激励一个人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要常惧法纪之威,加强法纪修养,只有学法纪、懂法纪,才能在诱惑面前不动心,得意之时不忘形,法纪面前不跌倒。要常思监督之益,正确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不仅是对组织上负责,也是对个人负责,监督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吾日三省吾身”,即是慎独的工夫。三省其身,即面对自己,澄清自己的内部生命,纯粹是为己之学。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春天,我们播种“慎独”的种子,经过“夏季”的辛勤劳作,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就会有好的收成,取得可喜成绩,为“冬季”储备力量,为个人进步与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责任编辑: 孟珂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