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首页> 首页人物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红水河畔的“大管家”
作者:黄艳媚   发布时间:2012-07-09 10:19:28


    卢运群,广西天峨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一名普通法官,15年长期扎根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用良知和辛勤传承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用忠诚和实干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法官之歌,2008、2009、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河池市妇女维权先进个人,从2007年始连续被评为天峨县调解能手。群众都说“她是老百姓心里的一杆秤”,都亲切地称她为“卢姐”。

    【春风化雨“巧”调解】

    在卢姐的桌面上摆放着这么一本书《调解技巧100例》,2008年的新出的书,如今已从3厘米“长大”到5厘米,扉页也破损了许多。或许,这与卢姐屡次调解成功有什么关联么?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采访她时,她微笑了。她说,成功的秘诀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做事。

    2007年5月,天峨县丘英屯红砖厂发生一起工伤事故,工人吴爱鸾代其丈夫到红砖厂上班,被钢钎插伤脸部,破相严重。当天,吴爱鸾立即被送往河池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44天后,伤愈出院,经经司法部门鉴定,原告智能减退,不完全性失语,颅骨缺损五级伤残。然而,狡猾的红砖厂老板在支付了10000元治疗费后,以原告不是该厂的工人为由,拒付医疗费。

    接到该案后,卢姐敏感的意识到,红砖厂老板之所以拒付医疗费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第一是红砖厂老板抵赖,拒不支付医疗费;第二,老板计划通过其他手段达到拒付的目的。于是卢姐在第一时间与县经贸局领导联系,详细了解内情。果不然,红砖厂老板准备转让砖厂,取走存在银行的存款。事不宜迟,卢姐马上到银行冻结了红砖厂老板存在银行的50000元钱。无奈之下,隐匿多日的红砖厂老板“露出了水面”,同意在卢姐的主持下与伤者家属坐下来商谈。利益熏心蒙双眼,人性关怀解忧愁,卢姐巧用“性本善”这一特点,从吴爱鸾的家庭情况出发,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生动的述说,句句在理,句句有情,将红砖厂老板从蒙蔽的深潭中拉出,最终同意支付给伤者54000元,并表示今后将吸取教训,多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而得到赔偿款的吴爱鸾及其丈夫激动地流下眼泪,说“卢庭长,没有你,我们就拿不到一分钱赔偿款,谢谢你!”说着,吴爱鸾拿出1000元送给卢运群。卢运群下意识退了几步,一口谢绝了,说“您的伤还没有好,家里还有小孩要读书,还是把钱用在刀刃上吧!”,一句话让吴爱鸾及其丈夫泣不成声,欲要给卢姐跪下。

    卢姐也许算不上什么调解大家,但其以情感人的调解,无论是原告方或是被告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她的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

    【铿锵玫瑰“狠”调解】

    卢姐”,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也许都是那么亲切,但在某些人的眼里是那么的“厉害”,因此在天峨县法院,她还被称为一朵常开不败的“铿锵玫瑰”。

    2009年3月,卢姐受理了原告王小妹与被告黄宝邕离婚纠纷案。王小妹和黄宝邕于2005年结婚,婚后生育一女孩。2006年移民县城建房居住,到县城居住后,黄宝邕将领取的移民补偿款用于赌博,还常常不归家,在外与别的女人姘居。为此,王小妹多次劝说黄宝邕,黄宝邕不仅不改正错误,还多次对王小妹大打出手,并把王小妹及其女儿赶出家门,可谓欺尽善良耍横蛮。王小妹万般无奈之下,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要求离婚。接到此案后,卢运群心中涌起不平,“无论如何也要为王小妹母女俩讨回公道!”

    但这公道并不是那么容易讨的。当时下老乡移民站离县城4个多小时路程,而且正在建设中的移民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颠簸了3个多小时身体散架了还不算,还要走近个小时的路程才到达,仅冻结财产这一项工作就要花费如此大的努力。身材单薄的卢姐能吃得了这苦么?知道内情的同志劝她还是让属下的人去干吧,卢姐,卢庭长却丢下一句话“十几年来你见过我推脱过么?”,一句话,让大家都深深地折服了。接案的第二天,卢姐便驱车前往下老乡,到下老乡移民站冻结了原、被告的移民补偿款,并请物价局对房屋进行评估。

    当卢姐回到县里,同志们一见她的模样都笑了,原来途中车窗关不好,灰尘又多,整个人灰头土脸的,卢姐看到大伙也笑了,自嘲到“终于见识什么叫白眉大侠了吧。”

    铁定要“吃”的案子,卢姐从不放过,卢姐通过妇联、下老乡移民站、被告的父母、姐姐做工作,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传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起初被告黄宝邕百般耍奸,蛮横无理,同意离婚,但不同意分割财产。“卢姐”见此情形,当仁不让,与其论理、讲法律,句句在理,条条依据,在强大攻势面前,被告黄宝邕像瘪了气的气球一般,蛮横无理的一面消失了,最后同意离婚,并协议分割家庭共有财产。

    王小妹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应得的补偿款,她激动地对卢庭长说:“如果没有您,不知到我和女儿今后的生活会怎样过。卢庭长有你为我们撑腰,我们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也一定能够战胜,民一庭真像我们娘俩的娘家。”

    而此时,卢庭长却掉下了眼泪,只说了一句话:“好好生活,今后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

    【循循善诱“促”调解】

    2009年10月,一个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太太来到民一庭,向卢庭长讲述了她不幸的经历。

    原来老太太姓黄, 73岁高龄,生育了5个子女,已各自成家。如今,儿子们拿了老人的移民款后东推西推,谁也不愿赡养老人,女儿也不愿意侍养,孤苦伶仃的黄老太连饭也吃不上。

    老吾老已及人之老,卢姐二话不说,将老人带到立案庭立案,并为老人申请了免交诉讼费,接着开车带着老人去吃了一顿可口的饭菜。

    随后,卢姐详细向老人了解了有关情况,带黄老太回到家里调查了解事情真象。在老老太儿子家里,卢姐现场进行了调解,她用情感讲述着一个个中华民族孝文化故事,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经典名言教育黄老太儿子和女儿的思想工作,说明了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贤德孝廉长流人间,常在人心,谁也不想落个“子不孝、老无养”的下场。一番谆谆教导,一番循循善诱,老人的儿女们都认识了自已的错误,纷纷要求接老人回家安度晚年。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卢姐每天都在管着别人家的家事,家长里短,琐琐碎碎,数十年如一日,多少个忙碌的日子,耗费着她无穷的体力和诸多的口舌,红水河畔正是有着她这样的“大管家”而更加和谐安定。2007年以来,她审理涉及妇女儿童纠纷案452件,结案452件,其中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有420件,占93%。四年来,共拒吃请65次,拒收礼金2.6万元。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孟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