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作者:梁祖奎 柯尚清 发布时间:2012-05-29 09:06:12
夕阳无限好,余辉暖人心。湖北省竹溪县人民法院退休法官龚国忠同志虽已年过六旬,仍老骥伏枥,乐于助人。他在天宝人民法庭工作期间,因关心群众,擅长调解而荣获“全省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从天宝人民法庭庭长岗位退休以后,还默默帮助他人,无论是昔日同事,还是身边邻居,都能感受到他热心助人的真情。他身患多种疾病,还将他人的冷暖和困苦挂在心头,常年为邻里排忧解难;他见义勇为,不顾个人安危解救陌生人于危难之中;他多次义务陪护重病邻居,用他那五彩的夕阳霞光照亮他人孤独的心灵。近日,笔者怀着敬仰之情,走访了几位当事人,对龚国忠老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英勇救人扬美名 “如果不是老龚及时解救,我早就没命了。”家住天宝乡后坝村的邓自海回想起当年那惊险的一幕时,仍难以掩饰激动而感恩的心情。2009年9月的一天,龚国忠同志正在在天宝乡蔡坝村帮老乡凉晒稻谷。突然,他看到对面公路上一头公牛拉着一板车稻谷狂奔过来,正当他奇怪怎么没见赶车人时,车底传来了阵阵急促的叫喊声,“救命啊!”待他回过神来仔细一看,原来公牛突然发癫,将拉车人卷至车下一路狂奔起来,眼看血肉模糊的拉车人和板车就要一起冲入路外几十米高的土坎下,说时迟那时快,龚国忠下意识地猛冲到公路上,用双手使劲拽住牛鼻绳,制止住了公牛的疯狂奔跑。可就在他将拉车人邓自海救出的瞬间,公牛再次发狂奔跑,猛然将他绊倒,并夹在车轮下拖行几十米,后才被其他过路人拦住停下。经医院诊治,龚国忠左臂骨折,他自费在医院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后才能勉强下地活动,体内医用钢板至今尚未取出,其本人也自此落下残疾,被有关部门评定为二等残疾人。龚国忠勇救陌生路人的事事迹发生后,在当地产生了极大反响,县综治委授予他“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帮扶邻里传佳话 龚国忠同志所在单位一楼住居着两位年近八十岁的老人,他们是同事伍某的父母亲。伍父既患瘫痪又患精神病,常年卧床不起,多年疾病导致其脾气很坏,白天黑夜睡在床上捶打桌椅及墙壁并大喊大叫,其老伴年岁大也拿他没办法,其他人护理他是又骂又打,只认儿子伍某的护理,伍某的妻子因腿患癌症已截肢也需要照看,伍某是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父亲和妻子,整日累得身心疲惫。龚国忠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便与妻子商定,主动帮伍护理伍父。龚国忠白天抱伍父下床坐坐椅子,擦擦身子,冬天太阳出来后就抱出去晒晒太阳,每天陪其聊天拉家常。两年如一日,因为照顾得周到体贴,伍父很顺从,直至病故。龚国忠同志常年义务看护同事父亲的故事就这样在法院大院传为佳话,成为了法院干警对子女进行美德教育的活教材。 今年四月,龚国忠同志在天宝祭祖时听说老家邻居黄某肺结核病复发,吐血不止,需急到医院救治。可黄某家里只有一个正上小学的孩子,其妻远在外打工,全家所有开支全靠她一人挣钱负担,如果回家护理丈夫,家庭就彻底没有经济来源了,亲戚也都怕疾病传染不愿接近他。得知黄某病情紧急,如不立即住院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龚国忠就主动护送黄某到县人民医院治疗,并住在医院全程护理其一个多月。为节省黄某的住院开支,龚国忠让自己的女儿每天在家做好饭送到医院;为让黄某的女儿安心上学,他让自己的妻子赶到离县城百里外的黄某家中,细心照料其日常生活。黄某的同室病友都感动地说:“你这样的退休干部还来陪护一个不沾亲不带故的邻居,既吃苦又受累,又不怕疾病传染,真是比亲生父母还好啊”。 排忧解难显真情 家住天宝老家的邻居王某,为还外债,夫妻二人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孩子年幼无人照看,于是找到龚国忠请求将孩子寄养在其家中。考虑到王某家庭的实际困难,龚国忠与老伴一合计,就无偿承担起照看小孩的职责,且一照看就是三年之久,期间,王某夫妻安心在外务工创业,不但还清了外债,还盖起来新楼房。 龚国忠同志住居的楼上邻居为法院退休老院长,已八十多岁,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老伴大腿骨折,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们住居的地方较远,工作也忙,龚国忠同志和妻子就主动承担起照顾任务。几年来,他们几乎承担了老院长家里的全部买菜、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家务活。两位老人感激涕零,逢人便夸:“老龚真是世上少有的‘活菩萨’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龚国忠老人没有夸夸其谈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壮举,有的只是将默默关爱他人当做退休后的一种生活习惯,其平凡的事迹中蕴含着可贵的人格精神与品质,值得我们心生崇敬,用心学习与传承。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