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凤凰古镇小记
作者:陈华东 发布时间:2012-04-20 13:52:43
湘西是一个需要用心体味才能发现它的美丽的地方,凤凰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去处。行走在凤凰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处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它的美丽、精巧、古朴、还有人文,总会一次次地令你震撼,让你惊叹。
凤凰的美,像梦里的故乡,像永远停留在了某个时段的历史时光,像一位养在深闺的纯情淑女,像我们内心里永远也不愿长大的童年。黄永玉在《太阳下的风景》里这样叙述着他的家乡凤凰——“在天涯海角,我都为它骄傲,它就应该那么小,那么精致而严密,那么结实。它也实在是太美了,以至以后的几十年,我到哪里也觉得还是我自己的故乡好”。凤凰总是会带给人无限的回味、期待和遐想。遐想什么呢?想象着,在这里遇到沈老先生笔下洗衣裳的妇女、吊脚楼、小背篓以及那沱江岸边已经为我等待了千年的古城墙;想象着,身临其境地走入蒋子丹的人文游记《边城凤凰》中所描绘的那恍如梦境般的风景,那凤凰古城美丽清新的图画,那一曲美妙动听的山歌,那一首婉约含蓄的诗词。 白天,把《边城》和《长河》看了多遍的年轻人们,带着这样的遐想,开始在小城中寻找沈老先生笔下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湘西世界——那坐在路边,身前摆着一个垫着红布坛子满脸皱纹的老婆婆,不就是以前一个孤老而终的蛊婆的身影?多年前的某一天,被愤怒的人们拿到太阳下暴晒了三天三天夜的草蛊婆,脸上也堆积着这样多的皱纹,眼神更是一般的迷惘而浑浊。而这一块宽阔的平地,是不是见证过一群人拿起决定自己生死的卦木时哀怨的眼神?然后是一道寒冷的白光从脖子上闪过。还有这一道清水中,美丽痴情的翠翠也曾站在老渡船上等待着那个“也许永远也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的”傩送……小城中,我们努力寻找旧日的痕迹,拾捡沈从文先生散落在此的童年。 古城凤凰因西南方有山如凤而得名。又传说有一对凤凰从这里飞向了远方,从此便有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坐在小舢舨上,在沱江顺流而下,可以悠然地欣赏到两岸精巧秀丽,古色古香的景色。那一座座沿江而建的楼房,极富民族特色,临江而开的窗子以及那窗子上挂着的大红灯笼,使人想起那些遥远的年代;那一栋栋富有诗意的吊脚楼,臂连着臂,檐连着檐,悬挂在高高的河壁上,连同青山倒影在粼粼波光之中,那和谐、淡雅的意境不就是一首抒情诗歌吗?老艄公告诉我们,前面一座紧临沱江的清秀小山就是听涛山,是沈从文先生的墓地。这里有松涛阵阵,有江水潺潺,清风徐徐,沈老先生在这里似能听见乡音,感到乡情。逝后重归这如仙境般的故里,老先生也该如愿了。在先生的墓碑上,正面可看到:“照我思索,可认识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反面写到:“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个词组最后一字,连起来就是“从文让人”。站在墓前伫立良久,深深地鞠躬,此时此刻,感到有一些淡淡的哀伤,就象《边城》的故事一样,“翠翠”、“祖父”和“二老”等陈旧的人物形象不时地浮现在眼前…… 离开听涛山,走进临江老街,漫步在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里,犹如进入了时空遂道,一个喧闹的小城,着绿穿红的人们在忙碌,汇集成一曲生活交响曲。沱江中现仍有一座石墩搭成的小桥,古时为一步一墩的“踏桥”,是人们从北门进城的必经之路。北门又称“壁辉门”,城门上的城楼依然完好,从江边仰望,城门深邃,楼台高峙,飞檐拱斗,十分雄伟壮观。 据说,凤凰曾是一个“六千居民八千兵”的军事重镇。你怎么都想不到这样一个恬静充盈的柔美小镇居然有过那么一段轰轰烈烈的血腥历史。过去污秽的空气早已被时间冲淡,沾满血迹的斑斑石板路也被岁月刷洗得干干净净,就连提起那段不甚回首残酷往事的老人们也没有了激昂的语调,只是平静地叙述着凤凰曾有的过去。因为,它毕竟已经成为了历史。 晚上,行走在沱江边的石板路上,游人如织,望着这一江的灯火和繁华,江水、河灯、孔明灯、虹桥、还有天上那轮不怎么圆的明月,以及伴着晚上凉丝丝、湿润润的江风,钻进耳朵里的酒吧摇滚歌手们声嘶力竭的动情歌声,真有一种时光交错的不真实感觉。此时此地就是人间吗?此时此地就是凤凰吗?此时此地就是现实的生活吗?仰望江上明月,不由得,你会共鸣于唐朝那个叫张若虚的诗人在他的《春江花月夜》里面发出的感慨: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湘西曾是一块被时代和文明放逐,却被文学收容和膜拜的土地。由于文明的疏远,它显得蛮野而艰难。然而因为文学的诗意抚摩,它又变得美丽而神秘。凤凰就是这样的一个缩影或典型。文学这只手在30年代从湘西凤凰作家沈从文那儿已伸出,它指给你“边城”,指给你“长河”,指给你那些不知苦难的不幸女子,展现出湘西奇特的自然美和人性美。 从千余年的岁月中一步步坚实走过来的凤凰,如果说它只有外在的自然美,恐怕是美得浮华,而同时,一个仅以自然和民俗为根基的山城也是不可能在恶劣的自然灾害和残酷的各类斗争中生存下来的。所以,直至现在依旧完整的凤凰,最重要的延续纽带还是那一种特殊、珍贵、至善至美的人性精神。凤凰真正的骄傲在于它的人性美!沈从文先生就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并充满了对只属于乡下的那“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向往。故园正是代表着他理想的精神家园,而凤凰人则代表了这种纯真人性和人生形式。 走在凤凰,你会发现:凤凰对文化的标榜不在于清凉凉的石板小巷,不在于迎风招摇的布帘招牌,也不在于抖动起来亮光乱颤的细花银饰,或是沿街叫卖的青翠的蒿菜粑粑或是香喷喷的糯米鸡,而是从创造这一切的凤凰人身上你所能感受到的他们人性的善良质朴。就连一向为人们贬斥为充满“铜臭味”的买卖,在这里也成为了一种似乎和钱无关的、人和人交流的方式。 走在凤凰,你会明白:生活居然可以如此的简单而清澈。从沱江边洗衣的棒槌声开始,凤凰人就开始了新的一天缓缓的却是随心所欲的生活。晚上随着暗淡的路灯点亮,一扇扇木门轻轻地在嘎吱一声中拉上,由此结束了一天的生活。大喜大悲是没有的,有的只是放下心的轻松。即使是旅游旺季,小城也并不喧闹多少,人们依旧在按照自己的规律行走,看着太阳,做着该做的事,而毫不在意游人惊异的目光。 回到喧哗的城市后才发觉,在凤凰那些多么易得和宁静的气氛和踏实的感觉,在城市里是这样的难求。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竟然回想起那天在沱江边路过透着微微灯光的小屋,看见并排坐着的两位老人,正低着头舒服的打盹儿,而前面的电视机正播放着新闻联播;想起了引舟载我们去沈从文墓地的老艄公,憨憨地教大家用苗语讲:“我爱凤凰”! 身边是喧嚣的都市噪音,心里涌现的却是凤凰古镇亲切、清凉的气息。 原来,我依然醉美于凤凰,如此地依恋着凤凰。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