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平法院“走活”基层党建新路引领发展
作者:宁太荣 发布时间:2011-09-23 14:55:59
近年来,云南省罗平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抓党建、带队伍、促审判”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机制和载体,机关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以审判为中心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2008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模范法院”,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牌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单位”,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获曲靖中院“一等奖”表彰,2011年罗平法院党总支被罗平县直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 “热闹”的法律服务 “窝心”的扶贫慰问 “同志,你们的‘红本本’多少钱一本,给我来一本。” 一个满脸皱纹、两鬓斑白的六七十岁老人杵着拐杖,费力的挤到人群最前面,对着先锋队成员大喊。9月18日,恰逢罗平县马街镇集中赶集日(俗称“街天、街子”),在一幅红色标语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将一排黄色座椅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是法院的,今天到这里进行法律宣讲服务,这些是普法材料,不要钱。老人家,你要几本,不要急,我拿给您。”先锋队队领队、法院副院长李锡锋赶紧上前接待那位老人。这是罗平县人民法院“人民在心中、法官为人民”大下乡活动法律服务先锋队到马街镇进行法律服务时的热闹场景。活动现场共发放《诉讼指南》、《物权法》、《婚姻法司法解释三》、《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宣传资料200余册,接受法律咨询350余人次。 9月18日,罗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开宇又亲自挂帅,带领司法保障服务先锋队及支农服务先锋队前往长底乡把左村委会,访谈当地困难群众。先锋队就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与当地群众、村委会干部进行了深入交谈,对把左村委会王把左等村的十七名困难户进行了走访慰问,提出了关于乡村致富的宝贵建议,并希望村委会干部能够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针对当前夏秋连旱灾情,先锋队就当地中心小学校用水问题进行了特别商讨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法官在办案之外“走村串户”,了解农村贫困户疾苦,为农民致富出谋划策,当地干部群众感受到了法官“庭审威严之外的别样窝心”,从没有觉得法律、法院、法官会离自己那么近。 10支党员先锋队大下乡“情暖乡村” 8月10日以来,为实现党员“五带头”的目标,罗平县人民按照开展“五项行动”和“五查五比”活动的要求,成立了诉讼服务、飓风执行、维护社会稳定、预防青少年犯罪、矛盾调处、行政争议调判、司法保障服务、夕阳红健康、法律宣传、支农服务10支党员先锋队,在全县范围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人民在心中、法官为人民”主题大下乡系列活动。截至9月22日,“大下乡”系列活动开展以来,10支党员先锋队共深入基层6次,进行法律宣讲3场,开展困难户访谈1次,抗大旱保民生帮扶1次,集市日法律服务咨询3次,累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600余册,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 “大下乡”活动既畅通了民意沟通渠道,加强了与人民群众的广泛联系,又架起了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党建队建争为民 管理基建齐发展 ——抓班子,争做先锋模范排头兵。2008年12月,罗平县人民法院第十五届领导班子正式成立。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团结、务实、高效、廉洁”为己任,以“领导做表率,改革促发展,队伍强素质,办案出精品”为目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发挥党组核心作用,着力提高“领导示范效能”。坚持党组中心学习组制度,坚持院领导值周、联系中心法庭、参与重大疑难案件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中层干部的承上启下和骨干带头作用。院领导亲自审理和执行各类案件190余件,全院自觉掀起了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办难案的办案高潮。1-7月,各类案件综合结案率72.79%,同比上升9.42%,民商事调撤率73.64%,同比上升12.94%,刑附民调撤率78.26%,同比上升3.02%,机关巡回办案率达53.61%,派出法庭达82.30%。 ——抓支部,争做创先争优党员岗。尝试把党支部建在庭上,2009年在全市率先设立板桥中心法庭党支部,在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中,组建了“社会矛盾调处先锋队”、“法律服务先锋队”及“支农服务先锋队”,主动拓宽法律服务空间,积极推进能动司法。积极组织党员法官及全庭干警开展了“抗旱送水”、“六一慰问”、“重温入党誓词及法官誓词”、“送法进校”、“下乡支农”等活动。完善机关支部建设,从过去的2个支部增设为4个支部和1个中心法庭支部,在职党员占全院在职在编人员的55.60%,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有27名党员干警先后受到最高法院、省高院、市中院和县委、县直机关工委的表彰、奖励,有3名党员干警立功受奖。 ——抓廉政,争做清正廉洁示范岗。在机关和法庭同步设立廉政监督岗,安排专人值守,与干警及其亲属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缴纳廉政保证金,向39名部门副职以上领导干部发了廉政提示函,并要求提交廉政承诺书。加大节假日期间的廉政督查力度,每逢重大节日,都以通知的形式及时对干警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严格杜绝公车私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廉政档案,执法业绩档案,聘请特邀监督员36名,廉政监察员12名,注重内外监督,点线面全覆盖,多层面构筑廉政堤坝。开创了罗平法院连续12年“无枉法裁判案件、无超审限案件、无因违法审判和执行引起的重大上访案件、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无矛盾激化案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案件”的“六无法院”新局面。 ——抓为民,争做司法为民领头人。创新服务手段,讲求服务方式,推出“三不传、五就地、三确定”等便民新举措。面向社会公开便民服务承诺,发放便民联系卡、公布全体干警电话号码,在审判大楼设立“无障碍通道”,增设便民休息室、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在12个乡镇设立司法为民服务网点,在161个村(居)民委员会设立巡回办案点,在1192个自然村设立诉讼联络员,通过“田间法庭、水上法庭”等方式,实现由“以法庭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的转变。牢记鱼水情,广泛开展“一对一”扶贫帮困活动。近年来,为扶贫联系点把左村协调争取扶贫资金10万余元,“一对一”扶贫帮困群众60户300余人次,金额6万余元,抗旱救灾期间,为把左村、把左完小捐款3.25万元、送水6吨。 ——抓管理,争做审判质量红旗手。优化队伍结构,2010年,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尝试“赛场选马”的竞争上岗用人机制,实现了中层干部“知识型、中坚型、年轻型”三型转变。推行审判管理机制改革,突破由立案庭承担日常审判流程管理职责的传统模式,将原来隶属立案庭的 “四位一体”流程管理模式改革为书管科、监察室共同负责 “七位一体”审判流程管理模式。创新审委会相关制度,规范化量刑,大力推行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率先实行审判长、庭长列席审委会制度,率先在全省启动轻微刑事公诉案件由案发地中心法庭审理制度。 ——抓基础,争做一流法院一面旗。从优待警,投资50万元修缮办公楼,绿化美化环境,法院及各基层法庭均建起了干警食堂。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全面启动五个中心法庭及一个巡回法庭标准化建设,所有法庭均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人性化的标准设计建设,确保功能齐全。2010年,机关门禁安检系统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增配中心法庭安保人员及设施。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人民陪审员经费10万元、执行特困群体救助金10万元、刑事被害人救助金20万元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三年来,共筹集资金200余万元为五个中心法庭及一线办案法官配备了传真复印一体机和办公电脑53台,为院机关购置办案业务用车11台。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