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走在法律和民情的交汇处
作者:徐爱民 发布时间:2011-07-05 09:56:24
秦保生,河南省鹤壁市第九届人大代表、淇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他今年61岁了,屈指算来,已经在淇县庙口镇土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岗位上干了17个年头。17年来,他一手抓带领群众致富,一手抓社会和谐稳定,全村实现了由穷变富、由乱到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麦浪翻滚的芒种时节,笔者慕名进村采访了他。土话多、声音亮的他不时还能蹦出一两个法律名词,像相邻关系、侵权责任等这些经常出自学府派法律人之口的法律名词,居然能打他这位“大老粗”农村基层干部嘴里说出来,着实让笔者惊诧不已。
秦保生对笔者的疑问回答得很坦然。原来,他在前些年的工作中体会到,没有法律知识往往就会吃亏上当。别的不说,就说招商引资,好几次都因为对合同方面的法律知识不懂“交了学费”。为此,年逾花甲的他萌生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念头。2010年,淇县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换届,他听说后跑了50多里地去报名。法院政治处的同志看他年纪有些大,穿着打扮也不太讲究,就劝他说人都这么大岁数了,法律知识可能学不进去了。可秦保生认准的事儿就要犟到底儿,拍着胸脯扯着嗓门说只要年轻人能学下来,俺老汉也能学得下来,无非多下些工夫就是了。秦保生说到做到,在后来的人民陪审员学习中跟年轻人较上了劲儿,硬是靠勤学好问不仅拿到了合格证,还因成绩好被列入鹤壁市中级法院备用人民陪审员。短短一年多时间,秦保生受邀到鹤壁市中级法院陪审案件5起,让人对这位“大老粗”村干部不得不刮目相看。 回望走过的路,秦保生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泪水直在眼里打转转儿。那可真不容易呀。这土门村地处太行山脉东麓,全村400多户1100多口人,散居在7个自然村里。1995年那阵子,村里房破、路赖、水金贵,姑娘纷纷外嫁,小伙难找对象,迷信成风,治安混乱,班子瘫痪,全村人守着每人亩把“靠天收”的山岗薄地过穷日子。此时,秦保生在哈尔滨已经干了多年汽车修理活儿,每年都有十几万块钱的进账,小日子过得挺舒坦。可当镇党委向他发去回村当支书的邀请函时,一心想把乡亲带富的他就再也睡不上个囫囵觉了,于是在家人的一片反对声中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村里。刚开始,村里不少人想看他这个“大老粗”支书的笑话,还有人偷偷地用火点他家的房子想把他轰回东北。秦保生的秉性就是认准了就要干下去,非干出个名堂不可。十几年来,他带领群众打井修路盖学校建石料加工厂,甩掉了贫穷、混乱的帽子,全村老少扬眉吐气。 时下都说农村基层工作不好做,最让基层干部头疼的是稳定工作。提起这事儿,秦保生显然驾轻就熟,不加思索地搬起手指头说出了一二三。一是要有个好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村干部之间团结紧,无内耗,不争权,不夺利,一门心思为群众服务,村里的正气就能树起来,歪风邪气就能压下去。二是要有一条致富路。“贫寒起盗心”,穷气横生,越穷越容易闹矛盾、出纠纷,有了挣钱的门路,谁还有心思抢三两寸宅基、去争几尺承包地?所以说,要是把“穷”病给治好了,“乱”病不好彻底也好个七八分了。三是要把国家的政策、法律与民俗结合起来。农民群众提起法律就有些怕,打官司上公堂大都有些发憷,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纠纷,就要用村里的人情世故来做文章,即便是讲政策法律,也要变成土话去说,群众才乐意接受。这些年,村里每年都要出四五起小的纠纷,都让村干部依靠法律加民俗的“土办法”给平息了。 一个千把人的村子,从来就没有人到法院打过官司,谁肯信呀?面对笔者的“步步为营”,秦保生说,这个问题提得在理儿,去年俺村破天荒地发生一起民事纠纷案件。原来,前些年由于法律知识欠缺,再加上签订合同时粗枝大叶,村委会先后与本村的秦树亭和外村的张文保签订了荒山承包合同,秦树亭植树发展林果业,张文保开山发展采石业,按理说进水不犯河水,可两人承包的荒山有两亩重叠的地方。秦树亭觉得张文保开山毁坏了自己的树木,提出了高额的赔偿要求。张文保觉得自己是在承包的荒山上开山,与秦树亭说不着。村干部也多次做工作,可双方互不相让,最后还是闹到了法庭上。淇县法院副院长李培忠多次带着法官进村,现场查看,走访干部群众,与村干部一道做原被告的工作,还到工商局去调查工商登记,追加土门村委会为被告。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各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村委会和张文保的石料厂共同赔偿秦树亭13000元钱,秦树亭同意张文保的石料厂在存在争议的两亩荒山上开山。调解协议签订后,秦树亭到法院撤了诉。 这起案件让秦保生感触良多。他很佩服法官为了处理好案件腿跑得勤,很赞成法官走群众路线依靠基层干部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伸出大拇指来一个劲儿地夸法官。通过这起案件,他也琢磨出一个理儿来,那就是民事纠纷处理起来调解是最好的方式,一来不伤原被告和气,二来少了强制执行,三来没有信访等“后遗症”。谈起调解的好处,秦保生眉飞色舞,如数家珍。 作为鹤壁市人大代表,秦保生在市人代会上一向以仗义执言而声名远扬。他就农村干部工资低“开火”,对农村水利用电电费贵“开炮”,反映基层意见,代为农民群众说话,从来不说几分留几分。那您在会上对法院工作提过啥意见?面对笔者的追问,他干脆地说,没有,因为群众对鹤壁市两级法院的工作没挑剔。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