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赢经济学理论法理概述
作者:任凌云 何俊 发布时间:2011-04-12 16:26:39
摘要:通过分析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经济学理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得出了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干预经济的特性,再利用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经济研究工具进一步清晰准确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在初次分配领域,只需府做好反垄断、管制负外部性、公众性企业(国有或上市企业)所有者缺位等三件事,在二次分配领域,政府只需将财政资金根据民生和公共需求按平均主义原则分配给受益人,其他的交给市场会更有效率。最后,用帕累托最优理论、博弈论和这个经济理论成果设计出能够实现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在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时达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的各种经济政策,构建实现私利与公利的统一体制机制。
关键字:经济危机 效率与公平 市场机制 政府机制 共赢经济学 1929年经济大萧条宣布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破产,社会主义国家集体转型宣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失败,三次能源危机告诉我们凯恩斯主义就是一个鼓励浪费制造腐败的经济理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宣布新自由主义不是万能的,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宣告综合主义也不过一个经济学搅拌器。那么什么经济理论才能避免经济危机呢?笔者将在总结前辈的经验基础上,运用帕累托最优、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等基本经济研究工具界定市场与政府的分工边界,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的优点,实现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在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时也达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就是实现私利与公利统一的新经济学理论——共赢经济学。 一、经济学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1、亚当斯密的成功与失败 亚当斯密最大成功就是亚当斯密发现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且发现了一些破坏市场机制的行为:垄断、犯罪等。但是亚当斯密没有证明市场为什么有效,也没有预见到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公众企业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贫富悬殊等问题的无效。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宣布单纯市场经济理论彻底破产。 2、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与失败 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在于发现了市场在不能有效解决需求不足的矛盾必然引发经济危机,并且提出了劳动与资本的分配不公是这个矛盾的关键。尽管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用计划经济来解决这个矛盾,并且计划经济也是一个政府在微观领域干预经济一次伟大的探索,但是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创造力,最终破坏了经济的活力,导致了全面供应性短缺经济危机,最后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全面转型而告终。 3、凯恩斯主义的成功与失败 凯恩斯主义成功的关键是其创造性提出了政府从宏观领域解决需求不足的方法——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这个办法及解决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又保留了市场机制赋予人们创造力,保持了经济活力。但是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都是短期政策,从长期来说是没有意义,并且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导致浪费加腐败,而且还为那些浪费加腐败的经济政策寻找了很多堂而皇之的理由——增加总需求和就业。因此,凯恩斯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必然导致资源性短缺经济危机。 4、新自由主义的成功与失败 新自由主义的成功在于比其鼻祖亚当斯密进了一步,发明一些控制外部性的机制,让市场更加有效了。但是新自由主义一是无视市场机制形成帕累托最优时,会导致贫富悬殊的缺陷,二是无视现实中公有制大量存在的事实,实际上欧美的上市公司比国有企业还要公有制,国有只是全国人民所有,上市公司全球人民所有。正是这个两个无视导致2008美国金融危机爆发。 5、综合主义的成功与失败 综合主义就是一种把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相结合的经济思想,综合主义企图把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优点都结合起来,但是经济理论不是黄沙与水泥混合在一起就行了。 综上所述,市场和政府是调节经济的两只必不可少的手,亚当斯密和马克思各用了一只手,都带来经济灾难,一个需求不足,一个供给不足;凯恩斯、新自由主义、综合主义都是两手并用,但是分工不准确,还是经常引发一些局部的危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等。 二、共赢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1、市场需要维护私利与公利统一才能有效 市场的无形之手为什么会有效,因为市场的交易规则就是要求你必须先提供客户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客户才会购买,就是说自由市场机制会迫使供应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必须首先让客户利益最大化。但是交易双方还可能给社会不定的其他人带来负外部性——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损而前者无法补偿后者的现象[i]。由于公有制广泛存在,所有者缺位导致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行为有时不能一致实现共赢。除此之外,亚当斯密就告诉我们垄断和犯罪会破坏市场公平交易的机制,不能实现私利和公利的统一。只有政府控制这些破坏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人们行为,保障了个人私利与公利的统一,市场才能发挥作用。 2、政府需要维护公利与私立统一才能有效 政府是把税收拿出来再分配,基本上属于零和游戏,一部分人分配得多,另一部分人就必然分配的少。政府是人民的利益代表,必须公平公正,才能正常发挥作用,但是政府行为必须由官员执行,就是说政府公利与官员的私利统一,才能确保政府公平公正,政府机制才会有效。然而政府的公利与官员的私利经常不一致,因此需要创新机制确保政府公利与官员私利统一,建立一个实现政府公利与官员的私利统一的优胜劣汰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3、共赢经济学理论科学界定市场与政府的分工边界 在初次分配领域,只需政府府做好反垄断、管制负外部性、公众性企业(国有或上市企业)所有者缺位等三件事,在二次分配领域,政府只需将财政资金根据民生和公共需求按平均主义原则分配给受益人,其他的交给市场会更有效率。具体说来,政府直接行政管理负外部性包括环境污染、产品安全、生产安全等。民生和公共需求包括教育、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公交、殡葬、出租车、自来水等,政府只是平均提供资金,通过机制创新让市场去做。政府只需要管制公众性企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治理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不是直接干预经营管理,只通过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干预。 4、共赢经济学是通过变革分配状态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理论 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如果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善。共赢经济学理论是在一定科学技术条件通过优化经济政策,变革经济制度机制改变分配状态实现帕累托改善的经济理论。 5、共赢经济学理论运用博弈论不断改进经济政策设计水平 博弈论是指某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ii]共赢经济学理论就是要求政府针对对一定的环境条件,通过修定经济政策,变革体制机制,让各个市场主体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或者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自身行为或策略并加以实施,取得帕累托改善的结果或收益。 三、共赢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共赢经济学理论跳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流派、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流派、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流派的派系之争,突破了“市场还是政府”“市场多些还是政府多些”的争论,科学界定了国民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分工边界。共赢经济学理论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设计出一个个能够实现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在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时也能够达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的经济政策,构建充分发挥无形之手市场和有形之手政府各自优势社会经济体制机制。设计共赢经济政策的步骤: 第一步:考察政策调整的范围。根据共赢经济学理论,一项经济政策调整内容不属于反垄断、管制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二次分配中资金管理,那么这个经济政策就可以取消了,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就行了。如果是在这范围内,那么就对该政策进行博弈分析,看是否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私利与公利的统一。 第二步:对政策进行博弈分析。首先分析政策调整的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选择的最佳行动方案,接着分析这些行动方案产生的后果,是否能够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再与实际执行效果进行对比。如果对比效果一致,不能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就说明原来的政策设计存在缺陷,需要提出政策创新方案。 第三步:提出收集确定政策创新方案。广泛向社会征集创新政策方案,再分析新政策方案的行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选择的最佳行动方案,最后分析这些行动方案产生的后果是否能够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如果能够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那么这样的政策方案就可以采用,不能就要重新寻找新政策方案。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飘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