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焰斌:破解案多人少难题 狠抓执法办案要务
作者: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焰斌 发布时间:2015-12-09 09:29:32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在编干警196人,有法官资格的92人,一线法官仅有60人。法官压力大、办案积极性不高、遇到矛盾绕着走等问题突出,曾一度出现 “三不一流失”(不敢办案、不会办案、不愿办案和法官流失)现象。立案登记制实施后,“案多人少”问题更加突出。二七法院迎难而上,依托机制创新规范化管理为法官减负,借助科技信息化为办案提速增效,整合辖区多元化解资源挖掘潜力,不断给审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以结案快、存案低、质效高等各项考评指标创优受到上级法院肯定。 ——实施审判权机制改革,落实法官办案责任。去年9月,二七法院在全省基层法院率先推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一是在尊重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在全院组建21个新型合议庭,任命和竞选主审法官31名,选任独任法官29名,全院具有审判资格人员全部纳入合议庭参与办案,同时把综合部门人员最大限度充实审判一线。二是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司法责任制。所有裁判文书直接由主审法官或独任法院直接签发,院长、庭长不再行使裁判文书签发权。改革后突出以主审法官为中心,以合议庭为单位,独立承担审判质量责任的主体地位。运行一年来,合议庭主审法官和独任法官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明显增强,审判团队整体功能有效发挥,精益求精,审判质量效率效果明显提升。三是院长、庭长带头办案。院庭长从案件审批转到一线办案,极大释放了司法资源,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加强了总结审判经验,有利于指导审判工作。审批案件数量虽然减少了,腾出更多大精力直接处理重大疑难案件,强化审判指导和调研工作。院长和庭长今年审结案占全院总结案数的41%。 ——加快信息化转型升级,向信息化要质效。二七法院注重信息化建设,依靠科技支撑解放和发展审判力。一是打造全新的“网上法院”。当事人凭借案件的查询密码和二维码,即可直接收或查询到审判、执行过程的每个节点信息。包括随时填写相关案件信息,提出立案申请,并通过网络上传起诉状和证据材料等,法官在线为当事人解疑答惑,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腿的良好效果。二是积极推动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完善三大公开平台建设。案件庭审活动全部实现“三同步、两公开”(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庭审记录,公开展示庭审证据、公开展示适用的法律法规)。三是办案办公实现信息化、网络化。裁判文书全部通过内网系统起草、传送、审核备案和签章,利用文书检索和自动纠错系统,提高文书质量。建立政务管理平台,审务、政务通知,文件起草、审批、公布等均通过网络流转和处理,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 ——依法推进简式审判改革,切实减轻法官负担。截止到12月上旬,二七区法院已受理各类案件突破15500件,比去年同期上升36%。为应对这一审判压力,二七区法院积极探索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新路径,大胆为庭审和文书“瘦身”。一是在立案环节对案件实现繁简分流,成立速调速裁专门合议庭,对一些简单案件做到当日立案、当日调解、当日执行,开庭审理案件最长结案不超过20日。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建立刑事速裁机制,节约司法成本。二是完善庭前准备程序。在开庭审理前,组织双方当事人相互出示证据、核对原件,明确诉讼请求的计算方式,提出追加当事人,申请鉴定等程序性申请,实现可能影响庭审程序正常开展的非法律问题前置化,提升庭审实效。三是推行裁判文书改革,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关系明确的民事商事及金融纠纷。在文书撰写上,根据案件情况采取模块化方式,对双方当事人的诉辩,举证、质证及认证,审理查明的事实,说理部分采取格式化形式简写或省略。简易裁判文书将原来动辄十几页、上万字的判决书,缩减为只有二三页,1000多字。采取简式判决书,文字简练清晰,主要情况一目了然,既便于当事人了解整个案件情况,又缩短了文书制作周期,提高诉讼效率,受到当事人的欢迎和好评。四是实行统一送达保全制度。所有诉讼文书和财产保全工作,由法警大队组织精干力量集中送达,提高送达效率,为法官节省大量的办案时间。 ——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案件量。二七区法院在主要街道办事处组建9个巡回法庭(包括两个人民法庭),着力构建四级矛盾化解体系,即一个办事处建一个巡回法庭、一个社区建一个巡回审判站、一个楼院设一个巡回审判点、一个楼洞聘一名调解员。目前在全区建立了114个巡回审判站,1303个巡回审判点,聘请了3326名人民调解员(社会法官),把司法服务触角延伸到全区15个乡镇、办事处,建立起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效缓解法院审判压力,把纠纷化解在诉前和萌芽状态。近日在全区范围内推出以法院为主导,全方位整合辖区司法资源,创建以四级矛盾化解体系为载体,以创建“无诉单位、无诉社区、无诉村庄”为目标,以“万人起诉率”、“委托调解率”、调解成功率”为主要内容的全区平安建设考核机制。今年以来利用法庭和巡回法庭法官指导辖区单位、社区、村庄调解组织,诉前调解案件1713件。 在多功能诉讼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诉讼服务。一是充分体现坚持党的领导。区委政法委每日派出一名科级干部到大厅,协调行政机关、乡镇、办事处参与大厅诉前矛盾化解工作。使大批敏感复杂纠纷,在诉前得到妥善分流和处理。二是充分体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区人大、区政协每日派一名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到服务大厅参与诉前矛盾化解及诉讼监督工作。今年以来,多功能诉讼服务大厅共诉前化解纠纷1373件,省高院授予二七法院全省诉讼服务窗口建设示范法院。 ——强化审判精细化管理,倒逼审判质效提升。2011年初,二七区法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创设了“六无”审判激励机制。所谓“六无”激励机制,就是以追求公正效率为核心,以“无发还重审、无改判、无当事人上访、无超审限、无违法违纪、无新闻媒体负面报道”为目标,激发法官工作活力,努力提升审判质效,打造过硬队伍。该院对“六无”的考评简单易行,即每办理一个案件,达到“六无”目标的,对部门及个人绩效考核成绩分别加相应分值,对案件出现上述六种情形之一的,分别扣相应分值。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结果自动排序评选出法院的“十佳”干警,党组并为其报功授奖并建议优先晋职晋级。 推行周督查通报制度。重点督查院党组决策、案件质效、信访、队伍管理,发现问题在督查通报中批评,受到批评的人员和部门须在内网回应栏作出回应和整改,在每周一次的中层例会上讲评。对全院各合议庭、执行组办案进度及审判质效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精准的动态监控,并进行周、月、季度通报和讲评,使院领导和合议庭主审法官及时掌握案件在各个节点的动态进展,做到查缺补漏。审判人员办理案件,受到严格的流程节点监控。 做到均衡结案,保持收结案的良性循环。依托司法信息化系统,建立全方位的统计、分析、查询、管理、监控体系,动态分析各项审判指标,准确通报各业务部门收、结、存案等指标完成情况。临近审限十日时,系统会自动利用内网和手机短信向审判员发送温馨提醒,要求承办法官及时处理,避免超期,确保高效率审判。 ——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激发队伍工作活力。二七区法院坚持以党建带队建的工作思路,将党支部建在庭上,全院建立17个党支部,开展“一个党员一团火、一个支部一盏灯、一个法庭一面旗”品牌建设和创建“党员示范岗”、“优秀党支部”活动,每月评出1个先进党支部和10名优秀共产党员。在每一位党员干警的办公桌醒目位置放置“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奉献、我光荣、向我学、跟我干”的示范岗牌,发挥党员模范带动作用。院党组以法院文化建设为载体,创建全体法院干警共同的精神家园,秉承“厚德、尚法、勤廉、慎断”法院院训,弘扬“发扬传统、坚定信念、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二七法院精神。建立院史馆,激励干警公正司法,敬业爱民。建立部门文化园地,叫响“庭训”、“队训”口号,打造团队精神。将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文化、水文化、廉政文化、党建文化、庭室文化充分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二七法院文化风格和时代内涵。 ——二七区法院通过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有效地激发了队伍活力。法官一度出现的“三不一流失”(不敢办案、不会办案、不愿办案和法官流失)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如今全院队伍稳定、朝气蓬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警精神饱满、士气高涨,法官明争暗赛、你追我赶,人往一线走,案件抢着办,审判质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呈现出良性运行态势。2012年以来,二七区法院连续四年年终绩效考评成绩均位居河南省163个基层法院前列,审判工作呈现“三降三升”的态势:即涉诉信访率、二审发回重审率、二审改判率明显下降,服判息诉率、诉前化解率、公众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郑州市二七区委书记蔡红:“法院党组一班人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用改革的思维和改革的方式破解审判工作难题,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利民、高效、快捷的诉讼服务,不仅受到当地百姓一致好评,而且对推动全区工作也起到了标杆作用。”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