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的“土”慈父
作者:周守俊 发布时间:2015-08-28 08:33:31
我生长于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我年幼的时候,父亲外出学营生活计,和母亲白手起家。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我备受父亲的宠爱,从小到大,父亲一直是我生命中那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每一步。父爱如山,一直坚实地庇护我。我为有这样的“慈”父亲而骄傲,为有这样的“土”父亲而自豪。 我的“土”慈父宽宏大量,不计较偏见。 年幼时,我很调皮很淘气。母亲拿我没有办法,经常用竹鞭打我,父亲总是护着不让母亲打骂,我被打哭后,父亲就立刻抱起我、哄我,还带我去买东西吃(那时候,能去小卖部买零食吃是很奢侈的事情)。可要是哥哥和弟弟遇到这样的情况,完全享受不到这样特殊的“待遇”。 父亲对我的仁慈和疼爱应该值得我更加感恩父亲才是,但曾经的我不经意间“伤害”了他。记得那年,父亲送我去上大学,在去的路上,第一次到大城市的我感受着五彩缤纷的人和事,总觉得父亲穿着和谈吐跟城里人比显得土里土气。所以在路上就一直有意跟父亲保持距离。来到大学校园里,与那些光鲜亮丽、得体大方的同学父母相比,父亲显得那样逊色胆小,有失颜面。我竟然想尽快摆脱“乡巴佬”的父亲。于是,办理完入学手续后,我便叫父亲回家去了。而其他同学的父母都还留下来,带他们熟悉校园、赏玩城市等。大学期间,我从来不让父亲来学校看我。 时至今日,父亲并未埋怨过我,依然像小时候那样疼爱我,把最好的条件给我。我深感愧疚,对自己很失望,责怪自己当时自尊心、虚荣心、攀比心太强,我真的太无知了。我终于明白,其实,父亲从内而外的质朴善良,是何等珍贵。他虽然是个农民,在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艰难境况下,他始终秉持“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验证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深刻意义,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自豪和幸福。 我的“土”慈父视书如命,促子女成长。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兄妹三人上学生活费用全部靠父亲的劳动收入,每天只能吃稀饭和青菜,逢年过节才有一点肉类吃,兄妹三人所穿的衣服都是堂哥堂姐不穿的,基本没有穿过新衣服。尽管如此,父亲仍然坚持供我们上学,他说借钱也要让我们读书。当时小,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把读书看得那么重要。如今,我确信父亲是睿智的,只有读书,才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也只有读书,才能走出狭隘的小天地,有能力走向人生更大的舞台。而父亲,正是带着我们与贫穷、落后告别的领路人。 父亲一直跟我说,只要我想读书,就算是供我读到博士、博士后都全力支持我。父亲就这样,省吃俭用,用自己的血汗钱一点一滴地攒够一年一万元的大学费用供我顺利读完大学,后来还支持我读完硕士研究生。从前,我以为他会像村里的其他父亲一样,不让作为女儿的我多读书,但父亲说到做到,不但不会在教育问题上重男轻女,更会“偏心”对我,经常奖励我。父亲从来不让我因为钱的问题影响到学习,大学里的生活费,都是他每个月定时打到我银行卡里,数额总是比我需要的多。而他自己,舍不得花钱买新衣服、新鞋子,穿的衣裤有些还带着补丁。他总说,能穿就行,整洁就好,在农村没必要穿那么光鲜。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时,他的节俭似乎是必要的,但现在家里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他依然保持着俭省的习惯,让我们不得其解。 不论贫困还是富裕,让子女、孙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一直是父亲最重视的方面,这也是我特别敬佩父亲的地方。作为一个农民,以前因为家里穷只能读到高中毕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不仅没有歧视女儿教育的观念,还尽自己所能从各方面极力支持子女们、孙子女们读书成才。父亲经常教育我们,不论什么时候父母都应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能忽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如今,我们兄妹三人都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子女,父亲也经常督促我们做好一个家长的榜样,工作再忙也要把子女教育放在首位。 我的“土”慈父以理服人,重侧面感化。 父亲只是用他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生活的意义,他并没有所谓的系统的高深理论,但我确信,父亲的“土”思想对子女的教育大有裨益。我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当取得成绩、值得庆贺的时候,他会对我说,优秀是好事,家人都很欣慰,但要记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千万不要太锋芒毕露,学会保护自己。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会对我说,凡事都是有它本身的规律,遇到事情一定要让心保持冷静,不慌乱着急,相信自己可以想到办法突破困境。父亲说的话虽然朴实,但却很在理。 父亲永远是一个尊重我、感化我的人。且不说父亲小时候对我的疼爱和庇护,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抚养,单说我选择工作、选择结婚对象的事情上,我是越来越敬佩我这个“土”父亲了。大学毕业后,我远离家乡,独自一人来到现在的单位——广东省化州市人民法院工作。在来到这里工作之前,我已经被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录用为法务主管,这家公司就位于家乡的城市,工资福利待遇是同类公司无法比拟的。得知我考上了法院的公务员后,我却万分纠结、难以抉择,因为若选择去做公务员就意味着跟优厚待遇的工作岗位告别,更意味着与亲切的家乡、亲爱的家人分离。家人们也意见不统一,但更多的是希望我留下来在家乡发展。父亲始终没有要求我该如何选择,只是说了句“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管选择什么,他都支持我。工作两年后,我第一次跟父亲提到结婚对象,征求他的意见,我害怕父亲和母亲会反对,毕竟对象他是另外一个省份的,有可能以后我将去更远的地方生活。父亲得知后,没有持半点反对意见,但母亲强烈反对。后来,我带对象见父母的时候,母亲莫名地同意了。原来,父亲在背后帮我做通了母亲的思想工作,家里人也都赞成了我的选择。父亲,就是这样默默为我付出,这样相信我,这样呵护我,他在我心目中有着高大如山的形象。 身在异乡工作了近三年,每次想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我就会给父亲打电话,虽然父亲言语不多,但他总是不让我担心家里,让我快乐生活、放心工作。父亲的只言片语就像定心丸、安神剂一样,都值得细细体味,深深感悟。我对父亲,能做的应该就是,做好本职工作,过好该过的生活,经常回家看看,陪他唠唠嗑、捶捶背。 父亲对我的关怀和宠爱是伟大的父爱。父亲的爱,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亲昵的做作,就像坚定可靠的大山,是实实在在的,是沉沉甸甸的,是一生报答不尽的恩情。 (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