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以案说法做好普法工作
作者:夏廷堂   发布时间:2015-07-27 16:36:08


    2015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六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收官之年要有大收获,在全体公民中真正形成人人学法懂法,遇事找法,自觉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必须突破普法旧模式,在教育方法上有创新。传统的普法模式,生硬单调,是一种单向性、灌输式的知识传播,普法主体与对象缺乏有针对性的交流,收效甚微。法规教育重在提升性感召力,当今,要使普法效能最大化,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就是一种好形式。以案说法,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生动具体,说服力和感染力强,容易入脑入心,百姓闻乐见,人们在轻松愉快之中便可受到教育,实为普法教育的好形式,普法工作的重要抓手。

    以案说法是新时期大众学法用法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老百姓经历越来越丰富,接触面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思想行为日趋活跃,传统的宣教模式越来越不受欢迎。在普法教育的宣传内容上,倘若一味地停留在传统模式上,照本宣科地讲解法律法规条文,单板枯燥令人生厌,收效甚微,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孙子兵法》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工作方法并不完全决定成败,但没有好的工作方法,往往会导致失败。以案说法,通过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案件,将抽象静态的法律规定变得形象生动、富有生命力,使视若天书的法律变为大白话,从神秘深奥的圣坛步入寻常百姓间,融入工作生活中。普法教育可从中获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成效。

    以案说法,是群众百食不厌的普法大餐。以案说法,案例源于生活,来身边,与听众观众工作、学习、生活关系密切,关联性强,关注性高,这样才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人们从一个反面案例中,可使人在切肤之痛中体验到什么是国家赞成的,应当做、可以做的,什么是国家反对的,不该做、不能做的;从一个正面案例中,可以激发人遵守法律、维护权益的信心和勇气。法律在具体案件的适用,使人们知道法律是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不但可以用来衡量合法与非法,可以用来判断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通过具体案例,使人们可以预测自己的同类行为可能会出现同样的法律后果,让执法案例在宣传法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指导和警示教育作用。人们从中以趋利避害,择善而从,把握好人生。

    以案讲法很值得期待。各级扏法部门要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坚持法治宣传与法律实施相互结合,建立起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建立和落实典型案例筛选发布制度、建立以案释法媒体传播制度、建立以案释法宣传讲解制度。用公众听得懂、看得明白的案例形式,把宪法法律规定的精神传播出去,引导城乡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责任编辑: 李冬冬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