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身边之毒”,距离你有几米?
——涉毒案例警示
作者:王研   发布时间:2015-06-24 10:15:45


    日益严峻的毒品形势,使得防毒拒毒、远离毒品正成为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在6·26禁毒日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采访的一些案例表明:身边的“毒”更需要警惕——因为那些身边或明或暗的毒品、毒友和毒贩,随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你拉下深渊。

  身边的毒品:大麻与合成毒品均可能“潜伏”

  罂粟、大麻、合成毒品……一般公众难以想像,这些毒品可能就“隐藏”在自己身边。因为虽然禁毒宣传开展了多年,但由于毒品品种的多样性,大部分人对毒品仍缺乏了解。

  今年5月,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就公布了一起案件:嫌疑人徐某某因吸食大麻,加入了相关的QQ群,群员们经常买卖大麻、交流吸毒感受。今年3月,徐某某上网搜索时发现昆明人常说的“火麻”就是QQ群成员们讨论的大麻,不过是没有经过变种和选育的大麻,而自己住的小区里恰好有一棵。于是,徐某某就把“火麻”的叶和籽收集起来,晒干后碾成粉末状出售给16岁的严某等人。由于是低级大麻,他卖给别人的价格是10元一克。

  当地警官告诉记者,昆明不少市民喜欢吃火麻籽,街市上也经常能见到销售火麻籽的小摊贩,因此在许多人看来,火麻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植物,却并不了解这就是毒品。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后发现,火麻籽在网上也有出售,有的拿来吃,有的用于榨油。正是由于这类植物太常见,因此警方抓获徐某某和严某时,他们都觉得自己不是吸毒贩毒。

  从这起案件看,家长们也需要引起注意:大麻吸食起来非常简单,卷起来像香烟一样抽就可以达到兴奋和致幻的效果。因此,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是毒品,还以为这是一种自制的新型卷烟。如未成年的严某交代,自己曾在父母面前吸食过,家里人还以为自己是在抽烟。

  罂粟则因“大烟”治病、缓解病痛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受到了一些年长者的“青睐”。如一名81岁的老人因听闻罂粟果泡茶可以治胃病,便在自家院内空地上种植了900余株罂粟,后被警方查获后,被法院判处其管制1年。

  除了毒品原植物,更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合成毒品改头换面,以人们熟悉的物品面貌出现在人们身边,令人防不胜防。一位禁毒民警介绍,在一些KTV或酒吧里,别有用心的人将毒品溶入饮料后给不知情的女性饮用,再进行性侵的案件已经发生多起。

  身边的毒友:诱你走上吸毒路

  在记者从事禁毒报道的多年里,采访过许多吸毒人员,他们大都是在“朋友”的影响下被带上吸毒道路的。这些所谓“朋友”有的吸毒,有的贩毒。而他们故意诱惑他人吸毒的行为,本身也很“毒”辣。

  15岁吸毒的宋某就是个典型。由于认识了很多社会上的朋友,原本成绩还好的他初二就辍了学。之后,闲下来的他又经常跟这些朋友聚在一起。“他们经常在我面前吸毒,还问我要不要来点儿,我就想试试看。”如今,正在强戒所戒毒的宋某说,朋友对自己的诱惑太大,就是因为总想着跟他们出去玩,自己才会辍学。辍学后他们故意在自己面前吸毒,其实是想把自己也带上路:“我就是因为这些所谓朋友被毁掉了。”

  14岁就接触毒品的曼曼与宋某情况非常相似:她也是认识了社会上的朋友后无心学习,初二就辍学了。辍学后她和这些朋友的联系更紧密,一天有个朋友拿出海洛因和麻黄素,并告诉曼曼这是毒品,问她敢不敢试试。曼曼想“他们都能玩,我有什么不能的”,于是没有拒绝:“两种都试了,吃了想睡觉。”曼曼说,在后来的日子里,自己常常先吃麻黄素,疯狂地玩,玩累了想睡觉的时候就吃海洛因,这样可以睡得很好。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李琼云介绍,从戒毒学员的情况看,“年轻人一旦交友不慎,遇上了‘毒’友,再加上自身心志不坚定,就很容易被诱惑吸食毒品的‘第一口’。”而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的调研报告表明,在200多名未成年戒毒人员中,有55%的人员明确提出“交友不慎”是导致自己吸毒的主要原因。

  身边的毒贩:骗你运毒没商量

  武汉、昆明等全国部分地区法院在审判毒品案件时发现,近年来,年轻人为找工作被诱骗或胁迫替人带毒的案件频发,亟需引起打工者的警惕。

  20多岁的河南人薛某为了找工作,于去年11月从河南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打洛镇。在途中他遇到一名自称“胖哥”的人,让他去缅甸干装修,工资每天200元。于是薛某跟着他偷渡到了缅甸,3天后薛某问“胖哥”什么时候开始工作时,对方称现在暂时没有合适的工作,但可以先带点货回国内,能得2万多元。就这样,无知的薛某某带着“胖哥”给的4000元路费和毒品坐上了从景洪到武汉的飞机,结果在昆明中转时被抓获。

  青海人王某是大学文化,今年1月他在网上看到一个招聘信息,就通过电话联系了对方。对方一步步引诱,最后,王某也带着毒品上了路,直至被警方查获。武汉一法院最近宣判的一起案件中,一女子则是在男朋友和其老乡的欺骗下,携带一片藏有毒品的卫生巾就到了火车站。直到警察撕开卫生巾露出里面的毒品时,女子才慌了神。

  这些年轻的运毒者有不少人都被判了刑,而唆使他们运毒的毒贩却往往逍遥法外、难以抓获。据昆明中院刑三庭的法官介绍,近几年类似案件频频发生,以从贫困地区外出打工、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受骗居多。犯罪分子诱骗找工作的人帮助带毒,甚至形成了产业链。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把人骗到某地,有的负责在当地接待吃住,有的负责把被骗者带到边境藏毒,还有的负责在路上悄悄地监视其带毒情况。

  法官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充满诱惑的“高酬劳”,尤其需要警惕。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