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高院:让书香溢满“三尺法台”
作者:段春山 朱丹钰 发布时间:2015-04-24 11:56:57
走进黑龙江高院图书馆,高大的墙壁式书架整齐地排列着各种书籍,有人逡巡选书,有人埋头苦读,还有人笔耕不辍。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耳边只有刷刷的翻书声。这是一个让干警求知的灵魂释放的场所。 一个馆 一种习惯 谈起高院的图书馆,很多机关“老人儿”记忆深刻,那时候的图书馆设施陈旧,图书残缺陈旧,管理方式也很落后。院里很多想看书的人去了一两次就不再去了。2013年初,高院党组下定决心重新修整图书馆,为干警打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 面对几乎是重建一个图书馆的任务,高院机关办公室挑起了这个重担。办公室主任毕同春从省新华书店先期采购了几千册图书,一律是法律类书籍,优先满足干警对审判业务提升的知识需求。图书馆谁来管理?必须是懂书、爱书、有责任心的人!办公室在院党组的支持下,在全院范围内选人,最终确定了三名大学本科毕业,各有专长的年轻干警,并单独成立了图书资料管理科,图书馆初具雏形。 2013年12月2日,修葺一新的图书馆重新开馆,开馆当日,书香盈鼻,来者云集。 图书馆现有各类藏书12000余册,期刊200余种。平均每天有七八十人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来图书馆读书。不久前,高院机关还举办“春季读书月”活动,评选出月读书冠军,读书明星、最佳钻研奖等奖项,鼓励干警多读书、读好书。很多审判庭室还利用图书馆开办“法官讲坛”,辩法明理,促进审判水平的提高。 如今,午休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已经成为很多干警的习惯,午后和煦的阳光中,在书海中徜徉,难得休闲好时光! 一群人 一种需要 12点20分,早已到了午休时间,可机关团委书记山立军还没有休息,他正在给《书友》期刊做校对。《书友》是高院的一份内部刊物,是干警记录读书心得,用文字书写生活、抒发感情的一块阵地,山立军是这个刊物的创办人之一。 黑龙江高院不乏爱书乐读的人们,三俩同道,几许书香,他们需要一个交流的契机。 2012年10月,由高院机关党委、机关团委倡议,爱读书并愿意开展读书交流的58名干警共同组建的一个群众性组织,搭建起交流读书体会和收获的平台,推动法官广泛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浓厚学习氛围,丰富法院文化建设内涵。山立军和大伙儿在协会的基础上创办了《书友》刊物。党组书记、院长张述元亲自为《书友》题写了刊名,院党组多位成员纷纷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并已形成常态。 第一期的《书友》只有四版,第三期就增加到八版。“越来越多喜欢读书的人爱上这个刊物。”山立军说。 书友协会还将“漂书”这一新的知识传播方式移植其中,由会员把个人拥有的好书推荐出来,经协会安排调度,免费在其他会员中传阅“漂流”,每名会员读完后返还协会,由协会再次“漂流”或返还书籍拥有者,以减少淘书时间,让法文化精神因传播而美丽。 一点空 一个收获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国人的平均读书量为4.77本。人们的读书时间都去哪了?黑龙江高院为了倡导读书,从点滴时间入手,成绩可观。 2014年1月,高院新的内网系统启用,特意将法院文化这一栏目交由书友协会负责管理,书友协会在上面开办了“每天读点”栏目,定期上传经典名著,引导干警读书,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品味世界名著的芳香。 据工作人员介绍,每次上传的名著内容不长,大约只有6000字,按正常的阅读速度,干警花费大约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读完,但经年累月下来却是个惊人的阅读量。“如果按每个月22天工作日来算,干警坚持每天都读6千字,那么一年下来,可以读158万多字的文章。如果按一部书50万字来计算,干警每天花10分钟来阅读,一年就读了至少三本50万字的作品。而这只是每天抽出10分钟的阅读结果。” “现在有20多人固定追看内网上传的文章,有时更新不及时,他们还会打电话来询问。”工作人员的话里透着喜悦。 一种理念 一个希望 去年4月23日,世界第十九个读书日,黑龙江高院五楼大会议室座无虚席,著名作家、《大清相国》作者王跃文在这里进行了一场专题讲座。没有人中途退场,没有人穿梭走动,所有人静静的听完了这场两个小时的讲座。 那场讲座是一个序言,就在那天,黑龙江高院“龙法文化讲坛”正式启动,高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树江在致辞时动情的说,“今天,我们读书吧!” 依托龙法文化讲坛,黑龙江高院紧密结合法院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掘、有效利用院内外、省内外文化资源,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在某一文化领域有深入研究和特殊专长的法官来院举办文化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式,不断拓展干警的文化视野,满足干警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办好讲坛,黑龙江高院还加强与文化宣传、大专院校及各级法院的沟通联系,建立了龙法文化讲坛嘉宾库,根据法院工作需要以及干警的文化需求,适时邀请嘉宾举办讲坛。 一年来,龙法讲坛已经举办四期,实现了当初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承诺,正将文化与知识的力量不断注入高院干警的心田。 责任编辑:
吕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