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拜年
作者:张智全   发布时间:2015-02-09 13:07:54


    年关迫近,年味儿越来越浓,手机不时收到有关拜年和祝福之类的短信。此情此景,又不经意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儿时拜年的情景历历在目,鲜亮如昨。

    小时候,拜年最为讲究的是给长辈拜年。长辈是一家之主,乃家庭的权威和引领者,给长辈拜年丝毫不容半点马虎。给长辈拜年,必须选在除夕的中午。这天,不论离家多远的小辈,都回到了家里,是一家团圆的大喜日子。中午吃团圆饭时,小辈们将年事已高的长辈请上上座。在一声“拜年喽”的喊声中,小辈依次给长辈鞠躬行礼,有的人家还要小辈给长辈磕头作揖。礼毕,小辈们轮番给长辈敬酒,祝福长辈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面对小辈们的真诚祝福,长辈往往会拿出大半年积攒下来的零花钱,象征性地给小辈们每人三角、五角不等的红包,出手大方的,会给小辈们每人一元红包,但对当时家境并不富裕的多数家庭来说,长辈发放的红包达到一元钱的,少之又少。如果哪家长辈给小辈的红包有了一元钱,一定是村里的头号爆炸新闻,很久都会被人们津津乐道。村东头的李大爷,养育过八个儿子四个闺女,儿孙媳妇等共计三十余人。有一年春节,李大爷将自己卖草鞋的四十多元都拿出来给了儿孙,一时在村里传为美谈。老伴怪他没有给自己留点烟酒钱,李大爷呵呵笑道,“我给孩子们的红包是要收高利的,他们会加倍地给我买来好烟好酒!”儿孙们听了,都笑他太精明。说归说,笑归笑,儿孙们还真不食言,给李大爷买来许多好烟好酒,整个春节,李大爷都乐呵呵的。

    从正月初一开始,拜年的各路人马相继出发。最煞费苦心的,当然是已定亲的后生小子给未来的岳父岳母拜年了。早在除夕之前,小伙子们都已把头发修整得焕然一新。初一那天,小伙子背上父母精心为亲家挑选的粉条、面条、腊猪脚、活鱼等礼品,马不停蹄地赶往未婚妻家。刚到门口,一串鞭炮骤然响起。未来的丈母娘笑眯眯地迎上前来,忙不迭地接过准女婿的背篓,大声告诉家人:“姑爷客到家了!快打洗脸水!”准小姨子马上心领神会,给准姐夫端来直冒热气的洗脸水:“姐夫,红包拿来!”面对准小姨子的热情,小伙子早已心醉,立马抛出了红包。未婚妻羞红着脸,递上一碗荷包蛋,小伙子激动得美滋滋的,三下五除二便将荷包蛋一扫而光。准岳母借口弄饭要人帮忙,叫走了取乐的孩子们,有意让相思中的恋人互诉衷肠。两人长久不在一起,自然是按捺不住,火速地亲吻起来。哪知躲在窗台外面看热闹的几个邻家小孩,立即起哄:“姑爷客,不知羞,只晓得啃媳妇。”准岳母听了,也羞得脸泛红晕,嗔怪道:“大白天,也不避人!”随即操起扫帚,去追打看热闹的小孩。小孩们遂一哄而散,留下一串笑声,回荡在小小的院落,让未婚妻又气又羞,蒙着脸,半天也不敢踏出家门一步。

    与后生小伙子到准岳父家拜年不同,已婚的男女没有那么多讲究。他们往往带着孩子,让孩子给外公外婆道一声“拜年喽”,了却外公外婆对外孙的想念之苦。随后,女婿会拿出自家产的上好烟叶,让岳父品尝;女儿则会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布鞋和袜底,给双亲每人一双。对尚未成年的弟妹,夫妻俩也准备了水果糖,出手大方的,也会给弟妹们一个红包。历来对姐夫喜欢搞恶作剧的小姨子们,总是出其不意地给姐夫做几个辣椒面馅儿的汤圆,害得姐夫当着岳父的面,只得硬着头皮吃,辣得汗水直流,小姨子们则在一旁捧腹大笑。岳父见状,心不在焉地笑骂道:“疯丫头,今后再不能这样对姐夫了!”但小姨子们哪里听得进去,每次吃汤圆都要做出一些花样翻新的恶作剧,以致不少女婿给岳父拜年都如临大敌,时刻提防着小姨子们。

    最为隆重的拜年,当属学生和徒弟给老师和师傅拜年了。农村人朴实善良,尊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信条,不论手头多紧,时间多忙,家长总要带着孩子给老师或师傅拜年。在大年的三天里,小村的路上,总会遇到成群结队给老师或师傅拜年的人群。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提着给老师或师傅早已备好的火腿,恭恭敬敬地给尊敬的老师或师傅拜年。往往是一群学生或徒弟刚落座,又一群接踵而至。我的一位远房叔父,在村小学教了十五年民校,学生百余人,每到春节,他家里总是门庭如市。家长们考虑到拜年的学生三天两头来,没有集中统一的时间,叔父实在难以弄饭,便约定不在老师家里吃饭。可叔父总觉得过意不去,便想出一个办法,待三天大年过后,约定在某一天请学生一起吃饭,结果叔父竟要摆上十来席饭菜。劳累了几天的婶娘丝毫没有怨言,望着柜台上堆积如小山似的礼品,欣慰地笑说:“还是当老师好,这些礼品要享受到何时哟!”满脸的喜悦,满足感和幸福感直令左邻右舍羡慕。而那些带有徒弟的木匠、砖瓦匠、裁缝,面对前来拜年的徒弟,更是自豪得神采飞扬,师徒间除了交流技艺的传授经验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必须喝酒。几杯老酒下肚,师徒间话也多了,连师傅打骂徒弟、徒弟恶搞师傅的逸闻趣事都投了出来,兴起之时,师徒之间举杯猜拳划令,什么“三桃园”“四季财”“五魁首”等吆喝声此起彼伏,直到太阳偏西,师徒才醉眼朦胧地走出门来,相互道别。而每到此时,师傅总会打着酒嗝说徒弟,“记住哟,明年喝酒再不许耍赖了!”师娘则嗔怪道,“酒疯子,再整徒弟,看我怎么收拾你!”师徒相互会心一笑,各自打道回府。

    对于小孩来说,农村拜年,最热闹的还属舞狮子。那些年,总有一些狮队,敲锣打鼓地给每家拜年。狮队来到院里,小孩子们总是一路跟随着疯跑。尽管狮队来拜年要少不了给红包,但每个家庭图的就是一个吉利,不管来了多少拨狮队,主人还是大方地拿出红包。小孩子们则管这些,只要狮队来到自家拜年,就觉得热闹无比。除了和舞狮的大人们一道疯玩外,小伙伴们还相互较上劲,算一算哪家的红包给得多。要是自家给的红包比他家多,日后就有了炫耀的资本,随时都津津乐道地说道一番。那情那景,至今还难以忘怀。

    农村拜年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真是一言难以道尽。

    后来,随着电话的兴起和普及,农村拜年逐渐发生了变化,没有了昔日的相互走动,代之以电话的问候和祝福。虽然电话拜年很省事儿,但却少了曾经的年味儿,淡了浓浓的亲情,难免多少给人有些惆怅之感。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一条短信,一次QQ对话,依靠键盘的敲动,就搞定了拜年,着实令人没有想到拜年也可以一键敲定。尽管这是时代的变化,但我还是喜欢传统的拜年。虽然传统的拜年繁文缛节多,但却积攒着传统的民俗,洋溢着浓浓的情感,这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毕竟,我们需要传统民俗的根,因为只有传统的根,我们才会守住自己的最珍贵的记忆。

    根若在,梦就在。让我们记住传统的拜年,记住那曾经的乡愁!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