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9个小故事从不同维度对“全民守法”作出阐释
作者:陈晓英 发布时间:2014-12-30 09:58:2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大任务,阐明了守法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全民守法”一时成为流行词汇。 为此,《法制日报》视点版从11月18日至12月30日推出“全民守法微调查”栏目,听身边人讲述守法的故事。在持续将近一个半月的调查中,“全民守法微调查”栏目一共采访了39个人,集纳了39个小故事,从不同维度对“全民守法”进行了生动的阐释。 为了保证调查的全面性,样本选取时考虑了尽量覆盖全国的因素,受访的39人所在地域遍布辽宁、北京、河南、江苏、湖北、安徽、福建、广西、海南、宁夏等地。 受访的39人,年龄分布在15至70岁之间,其中,15至19岁的1名,20至29岁的12名,30至39岁的12名,40至49岁的9名,50至55岁的4名,70岁的1人。 受访人的职业,以法律工作者居多,分别来自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边防派出所、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援助机构、强制隔离戒毒所、律所、政府部门。其他还包括公司经理、媒体编辑、铁路职工、医生、饭店老板、厨师、司机、学生、私企人员、自由职业者、全职妈妈等。 交通守法全民守法最直观的感受 有意思的是,受访人讲述的故事,涉及交通的可谓不少,一共有12起事例,占39则故事的30.77%,类型包括酒驾、闯红灯、超速、车窗抛物、开斗气车等。 多数受访者表示,在被问及“身边的守法故事”时,最先想到的便是有关遵守交通规则的故事。对此,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凌云在建设一流法治城市研讨会上所阐述的观点,可以说是最好的注脚——“看一个国家、看一个城市的法治状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的交通”。余凌云认为,交通是衡量城市法治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这12个小故事中,交通违法行为共有10起,分别是酒驾2起、高速并线不打灯1起、闯红灯2起、车窗抛物3起、超速1起、开斗气车1起;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有2起,包括守法不酒驾1起、斑马线礼让行人1起。 上述数据显示,交通违法行为仍呈高发态势,对交通规则的群体性漠视仍然严重。 这也是当前国内很多城市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在城市的马路上,人车争行随处可见,见缝插针、乱穿马路的行人,不管红灯、绿灯,凑够人就走,随意变道、鲜有礼让的司机…… 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显示,近年来,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其中超过两成的违法行为是闯红灯、不按车道通行、违反禁令标志等“小节”。这些被忽略的“小节”,导致的后果往往触目惊心。 今年12月2日的“全国交通安全日”,中央文明办、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围绕“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题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以进一步增强交通参与者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7类交通违法行为包括: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 值得欣慰的是,在12起事例中,不论是守法者还是违法者,都对“守法出行”作出了深刻的反思。一名酒驾者感悟:“法律就是法律,容不得一点侥幸。”另一名守法不酒驾者则发出这样的感慨:“守法和违法就在一念之间。违法,或许可能侥幸一时,但还是守法让人心安。” 规则意识全民守法最必修的课程 最近,网上一个叫《规则》的微电影非常火爆。因不守交通规则,一年轻司机开车撞了一位中学生。因没有良好的规则,在随后一系列救人过程中救治良机被耽误,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凋谢。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位中学生也是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被撞。“敬畏规则,重视规则,遵守规则,不要让生命凋谢在那一连串的不守规则中。”这是微电影想向人们传达的深意。 除了交通这类和人们出行密切相关的事情,日常生活中讲规则的事情还有很多。这在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 在39个故事中,一共有16个故事涉及到“规则意识”,占比高达41.03%。除去交通规则,还有排队看病、遵守公共场所指示标志、公共场所禁烟等涉及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故事。 讲规则是社会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也是当下社会转型的迫切需求。我们的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亲缘、宗族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规则主要体现在礼法上。而在现代公民社会,科技进步打破了地域局限,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地融入了陌生元素,日渐扩大的公共生活领域使得传统的熟人礼法已无法承担起维护社会秩序的重任,构建富有现代精神、普遍适用的文明规则迫在眉睫。 由明规则延伸到潜规则,在现实生活中,考公务员、找工作、孩子上学、购买房子……一遇到事,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走正规渠道,而是找熟人、托关系、走后门、请客吃饭、送钱送礼,痴心于寻觅终南捷径。其实,“潜规则”盛行,“明规则”落败,必将导致“集体无规则”。 讲规则,是一堂绕不开的全民守法必修课。在排队看病的故事中,受访者的感悟颇为深刻:“遵守秩序、学会排队真是一个人良心的基本体现。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自律、守法、敬德,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全民守法,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守法其实正需从守规则开始。规则可以很小,也可以是无形,但绝非可有可无,规则意识更不可或缺。在现代社会,唯有先做个遵守规则的人,才有望成为一个守法公民。 诚实守信全民守法最根本的底线 规则之外,“诚信”也是受访者讲述的故事中涉及最多的主题之一。39个故事中,有6个小故事和“诚信”直接相关,占15.38%,包括饭店消防采购不弄虚作假、遵守办卡口头承诺、信用卡欠款逾期、口头协议引发的劳动争议、微购物受骗、物业公司与业主纠纷,其中,诚信故事两个,不诚信故事4个。 近年来,社会诚信失范现象频出,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无良商家为牟取暴利制假造假,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等危及百姓健康;个别明星见钱眼开,为劣质产品作广告代言,欺骗误导消费者;大街上,面对跌倒的老人,不少市民怕被讹诈而拒绝搀扶;就连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也未能幸免,学术不端、学术造假丑闻频出……建立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曾发表这样的观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诚信已然成为对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人类已摆脱野蛮暴力的丛林社会,进入良性有序的公民社会,要靠诚信来维持社会运转。诚信并非很高层次的道德要求,相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底线,和吃饭一样重要。 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信用的力量正从点滴细微处慢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国家征信体系的加速建设,也将让信用成为每个人第二张身份证。 受访的一名信用卡欠款逾期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总结出这样的教训:“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爱慕虚荣,特别要做到诚实守信、自觉守法,否则,总有一天会付出代价的。” 包罗万象全民守法应成为生活方式 历时将近一个半月的调查,集纳的39个小故事可谓包罗万象,除了上述交通守法、规则意识、诚实守信三大类型外,还涉及劳动纠纷、邻里纠纷、网购纠纷、物业纠纷、赡养纠纷、医疗纠纷、人身损害赔偿、行政事务、未成年人犯罪、毒品案件等。类型多样化体现出全民守法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深入考察社会现实不难发现,全民守法成为自觉行动依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破除各种制约,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那么,老百姓凭什么相信法律、信仰法治?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在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表示,想让老百姓守法、信仰法治,法律首先得对老百姓确有好处,能够切实保障老百姓的权利,而不是仅实现管制、约束功效。“大多数老百姓感觉到他的权利能够通过法治得到充分的保障,甚至他不曾知晓的权利通过法治得到了、丰富了、拓展了,他能不相信法治吗”? “让法治成为人民心中的信仰、良法善法有实现保障人民权利的能力、法制要易操作易实现——这三条如果能在建设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先期做到,实现全民守法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辛鸣说。 到今天为止,《法制日报》视点版推出的“全民守法微调查”栏目暂时告一段落。希望我们讲述的39个小故事也能为推进全民守法尽到微薄之力。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