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汪凌鸿:根植地域文化发展检察文化
作者:汪凌鸿 发布时间:2014-06-09 14:45:15
近年来,安徽省舒城县检察院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精神,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检察文化启迪思想、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传授知识、凝聚力量的功能,使检察人员呈现崭新的精神风貌,将执法为民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大大提高了执法公信力,并荣膺第九届省文明单位、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蝉联“全国文明接待室”等称号。 一、汲取地域精华,涵养检察文化 舒城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为了让检察文化与地方文化更融合、更贴近,在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文化背景,挖掘本土深厚的历史文化,把握地方文化的根本特性的基础上,舒城县检察院汲取了舒城“红、湖、瑜、龙”四大地域文化精华,进而涵养检察文化特质、提炼检察理念。 红文化,传承铁军精神,魂系铁血丹心。舒城地处大别山东麓,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即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浪潮。1929年,党的组织便开始在舒城西南乡、西北乡建立,继而“遍地开花”。1938年5月,高敬亭率领新四军第四支队3100多人进驻舒城西南山区,创建了以舒城为中心的皖中抗日游击根据地。新四军“听党指挥,坚定信念;坚忍不拔,英勇果敢;顾全大局,相忍为国;内外团结,众志成城;步调一致,纪律严明”的“铁军精神”一直滋养着这片红土地。 湖文化,传承龙河口精神,志在为民造福。舒城腹部万佛湖,原名龙河口水库,1958年筹建, 十多万民工,肩挑手推,土法上马,历时三年建成“世界第一人工土石大坝”,历时10载完成续建和各类配套工程,与淠史杭水利综合利用工程连为一体,实现了南水北调、江淮沟通的规划方案。9亿立方米库容的水质一直保持国家二级直接饮用水标准。“劈山引水,灌溉良田千万顷;兴利除害,造福子孙亿兆年。”是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的题词。她的兴建集中体现了“龙河口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艰苦创业的奋进精神、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这种精神为百万龙舒儿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瑜文化,传承儒将风范,功在文经武略。人民日报以《周瑜故里今安在》对舒城是周瑜故里作了肯定的回答。周瑜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盛赞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英俊潇洒、智慧过人、雄才大略、战功卓著、心胸宽广、精通音乐一直为世人所钦佩和歌咏,频频出现于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之中。舒城境内还有20多处与周瑜有关的历史遗址遗迹,舒城民间还流传着几十则周瑜的传说和故事,他的故事和史籍深刻影响着人们。 龙文化,传承惩恶扬善,梦在匡扶正义。舒城是龙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4500~5000多年的文明史,先辈创造了本土文化的辉煌,亦继承和发扬了龙文化的精华。舒城出土最早具有龙文化符号的礼器距今约有3000多年,舒城龙河口是舒城古代史上最早出现的以龙为名的诸侯方国,《舒城县地名录》中带有龙字的就有106条,舒城龙文化民俗、传说、故事丰富多彩,形成了龙文化的丰厚积淀。以“容合、福生、谐天、奋进”为基本精神的龙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心理,而且也支配了人的行为,成为中华文化的元素和华夏族的精神家园。 “铁血丹心、为民造福、文经武略、惩恶扬善” 具有地方特质的检察理念,分别对应舒城检察人“忠诚之魂、为民之志、勇谋之力、正义之梦”,为此,该院提炼出“忠诚、为民、勇谋、正义”八字院训,展现舒城检察精神。 二、建设管理文化,确立行为体系 围绕“忠诚、为民、勇谋、正义”八字院训,把“塑造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启迪人的智慧,彰显人的价值”理念融入检察工作之中,体现人文关怀,更好地激发团队活力。 (一)以信仰的力量武装人,铸忠诚之魂 “忠诚”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信仰,而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激发人类灵魂的高贵与伟大。高敬亭将军在舒城一年零一个月期间,“战旗辉日月驰骋长淮三千里,铁血铸军魂威镇大别十万峰”,凭的就是信仰的力量。为了让一个检察官在其漫长的检察职业生涯中时刻保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宪法和法律的忠诚,该院坚持从历史先贤、革命先烈、时代先锋、身边先进汲取精神营养,长补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坚持从整治精神懈怠这一关键性和源头性问题着手,下力整治“庸、懒、散、软”,通过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使检察干警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永葆忠诚的政治本色。 (二)以奉献的情怀引导人,笃为民之行 三年困难时期,在新修龙河口水库的工地上,十万舒城儿女面对每天的口粮只有“六大两”,每人每天的生活补贴就是两毛钱的险恶生存条件,拿出了战争年代的献身精神,苦撑“双百方针”——每人每天挑土不能少于一百华里,每一担挑的土不得少于一百市斤,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战胜一次次艰难险阻,“修水库实现千年理想,锁蛟龙造福万代子孙”。为解决当前一些干警“为民”标杆立的不高,无私奉献精神不足,该院坚持以民本的理念启迪人,以奉献的情怀引导人,使干警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捍卫者、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通过深化“民生检察联络点”建设,深化青少年维权工作,深化预防职务犯罪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项目、进党校、进媒体,深化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群众工作,走出了一条“为民”的新路子。 (三)以人本的理念锻造人,育专业之才 人才兴,则事业兴。“曲有误周郎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反映了周瑜的旷世英才,一个优秀的检察官,同样要勇谋兼备。公正执法须以法律为依归,正确适用法律是对检察官的基本要求。该院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才来源于实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争先进位“十项规定”》, 通过组团制、导师制、奖学制、讲师制、双岗制、选派制、列席制、轮训制、季评制、品牌制,激活检察专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批综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特长型人才,提高了检察机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四)以精神的火炬鼓舞人,追正义之梦 龙的传人,坚韧豪迈、奋勇担当、誓不言败,其精神如火炬代代传递、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深深影响和鼓舞着龙舒检察人追求正义一路前行、永不停歇。公正,是信仰,更是准则;是价值追求,更是崇高使命;是希望之光,更是追梦之旅。廉洁是公正的基础,只有廉洁的人才能以公心为本、维护正义。该院以廉政文化为载体,通过学习养廉、办案践廉、实事示廉、查案评廉、文化育廉、家庭助廉、述职述廉等载体,使干警谨记“黑白分明隔一线,廉腐相克差一念”,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该院保持创建以来无违纪、无错案、无事故纪律、无涉检信访的品牌。使正义不仅实现,而且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三、建设视觉文化,丰富检察内涵 无形的文化有形化、动态化,更好地展示了检察文化丰富的内涵,使检察干警在受到哲学、美学、文学熏陶和享受的同时,不断加深对文化理念精髓的理解和把握。 一是主题庭院。该院前院中央由青松、灵璧石组成“公”字造型,寓意“立检为公”。在其前方草坪上矗立一巨石,上刻一米见方的“灋”字红印,寓意“崇尚法治”。门厅两侧坡道隆起的草坪上分别植有“忠诚公正”、“清廉文明”八个绿色大字。后院东半部为篮球场、羽毛球场、一组健身设施;西半部为浅坡簇拥的水塘,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之意境。东西两半一平坦一起伏、一动一静,以蜿蜒小道和绿化带连为一体,守望着中部松竹梅“岁寒三友”,相映成趣。徜徉其间,或修身,或养性,皆能为干警平日疲乏不堪的身心,修炼一片净地。 二是文化走廊。大院中部矗立着2007年1月启用的7层4230平方米的技侦综合大楼。门厅正面大型电子显示屏一天一条“温馨提示”语滚动播放,让人倍觉温馨;两侧是图文并茂的学习专栏,各廊道里花木盆景映衬着廉政箴言书法作品,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三是教育展厅。在主楼西侧建有5层附楼,其二楼建有180平方米的文化展厅,展厅中央布置立式展区。一侧为院史荣誉展示,设置机构沿革、领导关怀、主题活动、辉煌成就四个展区。通过一幅幅新旧照片、实物让干警牢记检察发展历史,切实肩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珍惜荣誉,再创辉煌。另一侧为警示教育展示,设置典型案例、成因剖析、危害剖析、预防警示四个展区,为对外开放的警示教育窗口,充分展现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必要性。 四是青联学社。以团支部为依托,组建书法、文学、演讲、法学等四个学社、1个志愿者服务队,并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主题活动,促进了青年干警成长成才。近年来,有一人入选省书法家学会会员,一人入选省演讲学会会员,市文明办授予该院“志愿服务优秀集体”称号,该院“志愿服务与检察工作同行”创出了品牌,“对未成年人案件实行特别办理”被检察日报刊登,“法制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被《文明风》刊载。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