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群众路线是人民法院的优良传统和必然选择
作者:陕西省城固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刘明才 发布时间:2014-05-23 09:02:37
党的十八大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顺应群众期盼、加强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司法领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和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人民法院坚持群众路线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为此,人民法院要始终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坚持用群众路线统揽法院工作,切实将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推动人民司法事业的发展之基、力量之源,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信赖和充分认可。 一、转理念增感情,注重“三化”并举,着力夯实贯彻群众路线根基 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作为提升法院队伍素质、推动审判事业发展的灵魂工程、基础性工程来抓,在主题教育、专题研讨、实践引导上下功夫,引导干警将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转化为精神追求、行为准则,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奠定思想基础。 (一)强化于教。要积极发挥“党组成员讲党课”“例会学习”“法官讲堂”“知识测试”等载体作用,采取组织学习、专题培训、分组讨论、主题宣讲等多种形式,通过选树“公正、廉洁、诚恳、勤勉”“四型”法官等活动,及时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教育和引导全体干警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转变工作理念,自觉地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融入到执法办案的全过程,把关爱之情、理解之心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二)内化于心。要充分利用以“法律基石、和谐基石、廉政基石、文化基石、人才基石”为内容的法院特色“基石文化”对干警意识形成、品格养成所起到的潜移默化作用,大力开展争做“守信念、有思想;负责任、有信誉;善学习、有能力;重细节、有条理;严纪律、有操守;能创新、有作为”的“六有法官”活动,扎实开展司法良知教育,使广大干警的群众观念入心入脑,甘当“平民法官”,自觉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强柱石。 (三)外化于行。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切实掌握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放大活动的示范效应,组织实施“进村入户”工程,全院各部门要结合“一村(社区)一法官”活动,到包抓的村(社区)、联系到户,实现民情下访的全员参与、全面覆盖。通过听呼声、解民意、办实事等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干警真正心系群众,善待百姓。 二、改作风树形象,坚持“三点”齐抓,准确把握贯彻群众路线,关键在人。 基层法院是司法工作的基石,是知悉社情民意的第一线,是社会矛盾最集中体现的地方,要始终将司法队伍建设作为法院长远发展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实,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一)要管好火车头。充分发挥党组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每周一上午班子“晨会”制度、领导班子工作动态公示制度,在转作风、敢担当、办难案、出精品等各方面争当全院干警的先锋与表率。实施分管领导直接参与挂钩法庭辖区内重大、疑难案件的审理和执行活动。深入推进领导班子“执法办案冲在一线,化解信访冲在一线,队伍管理冲在一线,解决难题冲在一线,策应考核冲在一线”的五个“一线”工程,要以班长为核心,全面树立起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协作有力的良好团体形象,不断提升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 (二)要育好新生代。针对青年干警司法实践不足的实际,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要求,以“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为载体,筹组青年法官巡回审判庭,弥补做群众工作的经验短板。要尽量把青年干警安排到人民法庭、立案信访一线,促使他们在艰苦条件、复杂岗位、困难环境中不断摔打、锤炼,通过下乡走访、资深法官传帮带、审判例会交流等形式,不断增强一线法官特别是年轻法官的群众工作能力、接访息诉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三)要守好生命线。围绕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深入开展 “治庸、治懒、治散”和“边缘人”测评,要从细微处关注人民群众的感受,切实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按照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全面疏理司法工作风险点,建立廉政风险节点排查管控制度,从重点环节、工作细节、个人岗位抓起,务实改进司法作风,做到“说话让人相信,办事让人放心,办案让人满意,做人让人敬佩”。要大力弘扬法院廉政文化,通过定期开展“十佳廉内助”评选活动,发挥“枕边人”的家庭助廉功效,筑牢廉政防线。 三、建机制搭平台,突出“三新”同创,积极探索贯彻群众路线路径,始终坚持全面落实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注重拓展司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将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作为人民法院确立工作思路、开展审判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法院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的必然选择。 (一)要创新铁案打造工程。要立足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提高司法专业技能为重点,扎实推进“一个示范庭审、一个精品案例、一个精品文书、一个精品调研、一个调查报告、一个优秀司法建议”六个一精品工程建设,重点围绕庭审驾驭、文书制作、矛盾化解、调查研究等具体环节,通过技能培训、示范引导、开展竞赛、组织考核等途径,以精品的辐射示范效应着力提升干警的司法办案能力。要建立健全院庭长审核签发机制,加强院庭长的审核把关作用,继续深入推进庭审、裁判文书、定案把关机制“三评查”活动,构建案件质量责任倒查机制,对抗诉、信访、发回改判等重点案件要做到件件必查、件件分析、件件总结,落实差错责任,倒逼审判人员认真办好每一起案件。 (二)要创新“实质性”维权机制。要围绕弱势当事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权益,以最简捷的渠道、最低廉的成本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快速高效实现。 1、有效降低立案门槛。积极拓宽便民立案渠道,简化民生保障类案件诉讼费用“减缓免”审批手续,大力营造“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立案新环境,确保民生案件实现立案“零障碍”。 2、切实提升审理时效。对案情简单的民生类案件,采取“一天立案、七天审理、七天执行”的“一七七”工作模式,发挥好立案调解作用,确保民生案件简审快结。 3、主动整合资源。邀请县人大、政协派员现场监督个案执行,建立与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动的常态工作机制,聘请基层综治干部、民调委员会人员担任协助执行员,利用诉讼资源搭建违法信息交互平台,及时地将相关信息和司法评级状况向银行、工商、税务、审计、餐饮等行业部门进行披露,加大强制执行和刑事打击的互动力度,用足用活强制措施,坚决杜绝民生案件“空判”现象,有力推动民生案件实质性维权。 (三)要创新司法公开平台建设。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大的推动力。司法公开是贯彻群众路线,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的前提。要积极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庭审“三同步”、互联网庭审直播,落实裁判文书附录法律条文、执行信息公开工作,努力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民法院依法办案的同时还要善于回应社会关切,注重提升与社会公众沟通能力。充分发挥法院网站和政务微博的平台作用,建立与媒体和其主管部门常态化的良性沟通联络机制,定期举办代表委员座谈会,及时发布法院工作信息、大案要案和公众关注案件审理执行情况,积极开展信息公开、法制宣传、矛盾化解等活动,要定期组织“法院开放日”等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地方干群、企业职工代表来院参观、旁听庭审、检阅法院工作,实行重大案件听证制度,邀请人大、信访、检察院等有关部门对案件执行进行现场督察,让群众感受到法院工作就在身边,让司法在阳光下进行。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院梦、法治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法院队伍建设、促进司法审判事业的良好契机和载体。作为法院人,我们一定要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使每一次司法过程都成为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使人民司法事业拥有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强大的力量源泉。 责任编辑:
李雨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