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程宗林:"十项机制"促进青年干警成长成才
作者:程宗林 发布时间:2014-02-12 14:31:3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高检院也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站在检察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注、关心、关爱青年干警的成长。 近年来随着编制的增加、公务员的招录,基层检察队伍年龄、文化、专业、检察官比例结构明显改善。截止2013年底,舒城县院青年干警(35周岁以下,下同)21人占在编人数达31.8%,他们是检察事业的生力军。针对他们大多具备良好的法学理论基础,但步入社会时间短、缺少社会和工作实践经验的情况,舒城县院通过建立“十项机制”来搭建理论与实践锻炼平台,使青年干警思想有定力、锻炼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进步有阶梯。 组团制。凡新进青年干警一律编进院团支部,实现“两个覆盖”:使团的组织覆盖到全体青年,团的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着力 “两个增进”:增进团队精神,增进集体荣誉感。打造“两个品牌”:以“服务青年,促进青年发展”为主题,打造“青年文明号”;以创先争优为主题,打造党支部牵头、团支部先行的“创争先锋号”。2010年10月院团支部成立以来,相继获“全县五四红旗团组织”、“全县青年文明号”称号,1人被团市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人入选第三届团市委委员。2012年6月院党总支还荣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中共安徽省委表彰。 导师制。新进青年干警自分到各职能部门起,分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任该青年干警的“导师”关系即确立,“学制”五年(新进人员最低服务年限)。导师负有思想引导和业务帮带“一岗双责”,要真心实意地和青年干警交朋友,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在青年干警试用期转正、初任检察官审查、入党(转正)、提拔重用等环节均需导师出具鉴定材料,以示负责。对青年干警出现违反纪律条令行为的,追究导师连带责任,兑现廉政责任金制度。这样变政工纪检“单项管”为班子成员“综合管”,使青年干警事事有人帮,时时有人管。 奖学制。强化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提倡和鼓励干警学习深造。院党组为参加司法考试人员提供空间、时间、经费、激励等保障,如安排拟参加司考的人员在业务量相对较少的部门工作,给初参加司考人员3个月假期脱产复习,为备考人员报销报名费、书籍资料费、参加冲刺班学杂费、差旅费;对通过司考的人员,除给予奖励外,还及时任命助理检察员,作为提拔重用的必要条件等。先后有17名青年干警进院后通过司法考试(其中军转干部4名),占通过司考人数的56.7%。鼓励在职人员结合本职参加本科以上学历教育,因学习请假的予以准假,对取得硕、博学位后仍在本院工作5年以上的,准予报销不低于60%的学费。现有在职读3名,占研究生总数的37.5 %。 讲师制。每月院办一期“检察讲堂”,院党组安排青年干警轮流当“讲师”,开展思想交流、学习切磋、观点碰撞,为青年干警交流思想、激发创新、集中智慧提供机会和平台,既交流了学识,又锻炼了胆识;既展示了“讲功”,又检验了“学功”;既是干警赛马的平台,又是党组“相马”的阅台。2011年以来共举办30多期,青年干警以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积极参与,30多人次走上讲台,成为身边常任教员,使讲堂发挥出凝聚力量、鼓舞人心、鼓舞斗志、宣扬正气、增长才干、展示聪明才智的积极作用。 实训制。为尽快补齐“新手”实战经验不足的“短板”,院党组有计划地组织分类集训。组织自侦部门青年干警参与上级院和纪委办案,且从严要求,跟办实训;组织刑检部门青年干警参与复杂疑难案件的办理,如2012年就安排2名青年干警参加“皖西第一涉黑案” 专案组,且在庭前预辨环节,组织全体青年干警到场观摩、提出意见;组织综合部门青年干警参加各类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党建、文秘、技术等专业培训;组织涉及群众工作的青年干警到县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县信访部门接触当事人,强化释法说理能力集训。 选派制。坚持把选派、党组织结对共建、服务和保障县重点工程建设等工作作为基层院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的窗口,青年干警教育实践基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不惜把优秀青年干警选派到基层工作一线。先后选派3名青年干警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 3人任职期满或被提拔为副科级检察员或部门负责人。在2012年起开展的为期3年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中,院里组织青年干警每半年到村走访调研、扶贫济困、体验艰苦,并帮助共建村争取项目资金20多万元,使群众得实惠,干警受教育,院里也连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先进单位”称号。在服务和保障县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中,院选派3名优秀年轻干警协同作战,包保的拆迁任务限期内一举完成,受到县委褒奖。 竞技制。青年干警拥有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敏捷的思维、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体力与智力。为恰合青年干警“拒绝保守、追求创新”的天性,院里为他们广搭竞技场,丰富青年干警业余文化,构建起阳光生活导向体系。其一,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2013年结合机关大院改造和“两房”扩建,建成占地近20亩的园林景观,且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室外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引导青年干警崇尚运动,增强体魄的同时,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其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举办一年一度“龙舒检察文化节”、检察“春晚”、主题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还组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使青年干警陶冶了情操,展示了才艺,释放了压力,也提升了机关美誉度。其三,鼓励青年干警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公益活动,通过帮助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形式,在增进青年干警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2013年有1名干警入选省演讲学会会员,1名干警获全市“志愿者服务优秀个人”称号。 轮岗制。对在同一岗位工作五年以上,且有培养潜质的青年干警,实行轮岗交流,以适应基层院“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工作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储备后备干部。2012、2013两年有4位青年干警从部门负责人岗位轮岗,2位青年干警从科员岗位轮岗,增进了机关活力,也促进了人才培养。 季评制。建立和完善先进发现、培养、激励的长效机制,以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为标准,每季度民主推选4名(其中青年干警1-2名)“检察标兵”,报党组决定命名表彰上榜,并作为年度“模范检察干部”评选依据。其事迹在一季一期院办“道德讲堂”上报告,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常态化,促进青年干警见贤思齐、争当标兵。先后有《反贪骁将阿杜》、《何玉叶:选择了,就要坚持!》《丁海棠:公诉新秀最美海棠》、《梁嫣嫣:做“有温度”的执法者》(2013年12月22日检察日报)等13位青年干警的先进事迹见诸主流媒体。 解难制。基层检察干警普遍压力大,既有案多人少体力消耗大的压力,也有“井底之蛙”眼界窄的压力,还有职级待遇难解决的压力,青年检察干警更有因买房、结婚而负债的压力。 为营造栓心留人的工作环境,院党组尽力帮助干警解难题,争取待检从优最大化。主动争取县委关于“两院”“班子成员正科级、部门正职副科级” 既定政策的落实,使担任部门正职的3名青年干警及时解决了副科级。每年组织干警健康体检。对干警生日婚嫁、生病住院、干警遇到苦难、家庭发生矛盾时必访。对干警家属调动、孩子上学等遇到困难时必帮。先后帮助2名青年干警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难题(其中1例跨县调动、1例跨省调动)。对本城区无住房的青年干警提供周转房服务。2013年底,院新建10个标间的干警公寓投入使用。使新进人员安居乐业,积极融入温馨的集体,并从集体的关爱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力量,从而激发为基层检察事业贡献青春年华的原动力。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