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公安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去年全国公安机关“打假行动”破案五万余起
作者:史谦 王旭东    发布时间:2014-01-22 10:27:56


    1月2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等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政委高峰出席新闻发布会并介绍,全国公安机关在2013年开展了贯穿全年的“打假行动”,共破案55180起,涉案总价值达1729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59222名,查缴自来水“注射液”、厨余垃圾“食用油”、病死猪“羊肉片”、菌落超标“卫生巾”等假冒伪劣商品9000余万吨。

  记者还了解到,全国公安机关近年来从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社会民生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出发,连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不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犯罪力度,沉重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2013年,公安机关在涉及民生的制假售假案件上重拳出击,在打击模式和基层基础工作方面都有了新突破、新进展,为保障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民生保驾护航。

  保障民生安全,护航创新发展

  重点打击假食品、假药品、假农资、假日化、假机电

  高峰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全国公安机关在2013年的“打假行动”中,以实际行动和战果回应了人民期待,为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提供强力保障,全力打造民心工程、民意工程,“重点打击了假食品、假药品、假农资、假日化、假机电等坑害群众利益的假冒伪劣犯罪,集中查破假食品、假药品案件2.4万余起以及假农资案件1069起”。

  在一起典型案件中,公安机关所缴获的伪劣种子如用于生产,将造成2.6亿元直接损失。2013年3月28日,公安部指挥河南、天津、内蒙古等9省区市公安机关,成功破获郝某等人制售假冒伪劣种子案,缴获假种子40余种,计1700余吨。经农业部门检测,该犯罪团伙的种子种植后平均每亩减产30%以上,部分品种种植后可致绝收。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围绕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全国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柴海涛指出,全国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2014年在改善保障民生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创新发展、建设法制化营商环境方面,还将加强三项重点工作,即“推动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的信息公开、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强宣传教育等基础工作”。

  创新战术战法,加强国际合作

  摧毁区域性、领域性犯罪源头及其供销网络1260个

  高峰向记者介绍,受国际国内各种消极因素影响,目前假冒伪劣犯罪在中国呈现出产业化、职业化、网络化、国际化态势。“警方发现,侵权假冒犯罪的生产市场庞大,很多犯罪嫌疑人已经由一般违法犯罪人员转化为职业的犯罪人员。同时,假冒伪劣犯罪的触角遍布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在整个世界市场上来看,庞大的消费需求又从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各个国家违法犯罪人员的生产能力。”

  针对这些特点,公安机关创新战术战法,创造性地实施专案集群战役,建立了部、省、市联动的扁平化指挥体系。同时,应用情报导侦,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大幅提升了发现犯罪的主动性和打击犯罪的精确度,形成了公安机关打击专业化犯罪的新模式、新战法。

  在2013年“打假行动”中,全国公安机关共摧毁区域性、领域性犯罪源头及其供销网络1260个。2013年7月公安部部署开展“云端”战役,全面围剿互联网上兜售假药犯罪,缴获假药3亿粒,案值22亿元,各项战果为历年打击假药犯罪之最。

  记者还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公安机关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执法机构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积极而务实地在通报案件线索、协助调查取证、开展联合行动等多层面上进行合作。2013年6月,公安部参加国际刑警组织发起的反假冒和打击非法物品贩运“飓风”行动,破案2914起,打击成效赢得国际刑警组织的高度称赞并被其推广。

  夯实基层基础,谋划长远发展

  收集385种事关国计民生重点产品技术特征

  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2013年在充分履行刑事打击职能的同时,坚持“打建结合,以打促建”,夯实基础,谋划长远,研发真假产品溯源技术,收集385种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技术特征,实现真假产品的鉴别和串并溯源;推动违法犯罪资金查控平台建设,实现对可疑交易线索的快速核查和涉案资金的查控追缴。

  “我们要保护创新,同时要创新保护的方式。”高峰指出,公安部在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协调下,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形成打击防控新体系,提升整体效能。

  据悉,公安机关下一阶段将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继续秉持专项行动常态化的理念,对于影响到发展和民生的犯罪,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打击能力和水平,决不放松打击力度,更快地查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保障民生安全和群众利益。



来源: 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