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郑涛:生命的厚度
作者:沈义 蒲昌迅   发布时间:2013-12-27 10:02:41


    “在反贪一线工作的几年,只要办案,我都处于兴奋状态,感觉很充实。”

    突破案件,让郑涛感受到工作的快乐,从一个新兵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正当郑涛打算在反贪一线继续高歌前行时,命运却给他来了个晴天霹雳。

    经历过一场大病,郑涛更加热爱工作,热爱新岗位。

    “这个举措实施后,赡养纠纷等案件大幅减少。郑涛把问题解决在诉讼之前的新办法,为本地区执法环境带来了新风貌。”

  在郑涛的生命中,“亲人”一词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这里的“亲人”不限于本义,还包括同事和群众。

  “癌症的无情让他深刻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他把工作的幸福当成治疗疾病的良药,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光彩……一个人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在重庆市检察院“一线检察官服务群众事迹报告会”上,政治部主任杨平被长寿区检察院经开区中心检察室主任郑涛的事迹深深感动了。

  一办案就兴奋

  “郑涛每年平均有六分之一的日子奋战在办案第一线。为了办案,最长一次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曾在汽车后备厢内颠簸4小时,曾冒着酷热在乡间小路奔波10多个小时。”同事代鹏说,那时的郑涛就像一个战士,在反贪战场上不知疲惫地战斗。

  “在反贪一线工作的几年,只要办案,我都处于兴奋状态,感觉很充实。”郑涛说让自己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用实战总结的策略,使许多难啃的案件得以侦破。

  “郑涛在办案中注意感化嫌疑人,使很多嫌疑人不仅交代了问题,还检举了他人的犯罪事实。”关于郑涛的故事,同事邱憬张口就来。

  2005年6月,长寿区某机关工作人员栾某因受贿被立案,开始他心事重重闭口不谈问题。郑涛在与栾某交谈中,了解到他18岁的儿子即将参加高考,一旦父亲被捕的消息让儿子知道,势必影响他的高考。栾某为此坐立不安。

  “孩子是无辜的,不能因父亲的错让其付出沉重代价。”郑涛请栾某单位领导向其子谎称,栾某参加一个月封闭学习,不能接打电话,希望其安心高考。栾某为此深受感动,不仅交代了自己的罪行,还立功获得轻判,而他儿子也考入重点大学。

  郑涛说,除了打感情牌破案外,对那些狡猾的嫌疑人,就要采取另外的对策了。

  某医院负责人朱某拿“回扣”,由于朱某反侦查能力强,多次讯问难以突破。于是,郑涛领命出征。

  剪短头发、熨烫检察服、擦亮皮鞋……郑涛精神抖擞地走进讯问室,没有和朱某搭话,而是指挥工作人员搬桌子、抬凳子、挪床……阵势摆得很大。

  “有势借势,无势造势,引而不发。”在这些看似夸张实则严谨的阵势下,朱某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20分钟内不仅讲出了检方掌握的受贿事实,还交代了共同贪污事实。朱某擦着虚汗对郑涛说:“我服你,确实服你!”

  突破案件,让郑涛感受到工作的快乐,从一个新兵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被同事誉为破案能手。他总结了“引而不发、避实就虚”、“敲山震虎、借势造势”、“人性感化、突破心理”等侦查谋略,使一个个嫌疑人认罪服法。截至2006年,他共主办、协办职务犯罪案件200余件,其中50多件大要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求生是为了继续战斗

  正当郑涛打算在反贪一线继续高歌前行时,命运却给他来了个晴天霹雳。

  2006年6月,郑涛查办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云台基地负责人李某涉嫌贪污一案,整整一个月他和同事都泡在银行档案室里。没有空调,风扇将灰尘吹得满屋飞,在高温和呛人的味道里,在如山的票据里他们不停地翻查。有一天,郑涛突然感到肚子痛,临时用桌子角抵住腹部,等搜集证据工作结束,他的腹痛越来越频繁、剧烈,但当时忙碌的工作让他选择了忽视。

    等到7月底,郑涛在审讯涉嫌贪污的某中学校长樊某一案时,疼痛再次袭来,抵着腹部的桌子都被顶翻了。同事们见状,押着郑涛去了医院。

  “恶性淋巴癌,中晚期!”手握检验报告,郑涛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想到亲人、战友、工作……

  病中的郑涛身体消瘦了,精神低沉了。同事邱憬说:“探望老郑,带水果鲜花还不如带一些案件的‘疑难杂症’,这也是局里专门为他量身定制的‘关怀策略’。”

  “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给了我最大的支持!”郑涛说。

  术后,他经历了24天一期共6期的化疗,经受了恶心、呕吐、流鼻血、口腔溃烂等折磨。他深知“吃”对病人的重要。化疗后期,他一闻到食物的味道便作呕,却强迫自己吃,尽管吃了会呕吐,但吐完后又坚持再吃。

  “是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你坚持下来吗?”

  “是亲人的需要,也是对重返工作岗位的渴望!”郑涛一字一顿回答道。

  病情有所好转后,郑涛有时趁着天黑,戴上口罩悄悄来到检察院门口向里张望:大门内,职侦局办公室灯火通明,干警在忙碌;大门外,看着自己孤单的身影,他鼻子发酸……虽然离办公室只有一步之遥,却恍如两个世界。此刻,他感觉自己仿佛一只离群的孤雁,有着前所未有的害怕,害怕再也回不到深爱的工作岗位。

  经过十个月的治疗,他的病情得以稳定。2007年5月,在他再三要求下,院领导同意其回局里从事辅助性工作:帮同事出点子,看审讯录像,分析案情。随着身体逐渐好转,他又主动要求办案:“走过鬼门关的人更加珍惜工作的机会。”

  2010年的一天,得知一嫌疑人坚不吐实,郑涛立即请缨,办案组领导犹豫着答应了。他积蓄太久的激情在走进审讯室的那一刻被释放出来,几番较量之后,案子被突破。走出审讯室,郑涛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冲到同事面前报喜。那一刻,同事们看到,“以前的郑涛又回来了!”

  此后的他又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甚至更加“玩命”。2012年4月的一天,郑涛听说一行贿人潜回长寿,决定对其蹲点抓捕。当夜大雨滂沱,郑涛和同事在屋檐下蹲点守候,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直到天明时分,嫌疑人才出现,被郑涛他们抓获。当天中午,对嫌疑人讯问完毕,郑涛才感觉身体不适,一摸额头感觉很烫。这次重感冒让他住了好几天医院。

  主动请缨当先锋

  2012年10月24日,长寿区检察院在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中心检察室。郑涛主动申请来到这个离群众最近的岗位当起了先锋。

   “中心检察室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人少事多,工作面广,院里因此安排像郑涛这种综合素质强的干警到检察室。”长寿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袁刚说。

  经历过一场大病,郑涛更加热爱工作,热爱新岗位。他将检察室的探索定准了执法为民的方向,确定了依靠、服务群众的工作路子,希望用真诚和关爱将群众的矛盾化解在基层。

  今年元月的一天,71岁的高老太走进检察室向郑涛哭诉:“我将4个子女都告了,但我并不想和他们在公堂上见,你能不能给我们调解一下。”老人告诉郑涛,25年前老伴生了重病,欠债数万元后去世。当时3个女儿已出嫁,儿子才12岁,沉重的债务和生活压得她喘不过气。儿子14岁辍学离家,5年前才回家与她一起生活,她帮儿子娶了媳妇又带孙子。一年后,因征地款分配问题,儿子和3个姐姐断绝了往来,并经常和她争吵甚至打她。去年底,她一气之下将4个子女告到法庭,要求到3个女儿家轮流居住,生活费自理。

    郑涛找到当地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对当事人进行调解。法庭、派出所给其子说“法”,郑涛则说“情”:“孝顺不仅要‘孝’,更重要的是要‘顺’,即要顺从老人的心愿。”情法并举,最终让一家人签订了赡养协议,满足了高老太的心愿。当晚,一家人吃了顿团圆饭。“这是4年来这家人第一次有说有笑坐在一起。”郑涛为此十分高兴。

  这个案件让郑涛受到启发,他在检察室设立了孝廉文化墙,以“百善孝为先、廉为孝之首”为主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新24孝。“只要是赡养纠纷,我都会带当事人先到这里接受孝文化的熏陶。”郑涛说。

  “这个举措实施后,赡养纠纷等案件大幅减少。郑涛把问题解决在诉讼之前的新办法,为本地区执法环境带来了新风貌。”法庭副庭长杨飞说。

  另外,郑涛首创了多方联动化解矛盾机制,61岁的符某便是该机制受益人之一。

  今年5月3日,符某气冲冲来到检察室:“企业拖欠农民工的血汗钱,你们管不管?要是不管,我就到厂里跳楼,叫人砸了厂门!”郑涛赶忙拉符某坐下,将茶递到他手中,仔细询问他的诉求。原来,符某是某企业员工,每天都要加班且节假日也不休息,但厂里不但不给工资,反而在合同期内将其解聘,还不给补偿金,妻子身患重病,急需拿钱治病。

  “情况紧急!”郑涛当天便到企业了解情况,并启动“多方”联动化解矛盾机制,联合本院民行科、当地司法所、法庭、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促使企业清偿了应付的工资。

  爱的正能量

  在郑涛的生命中,“亲人”一词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这里的“亲人”不限于本义,还包括同事和群众。在群众眼里,他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大好人。

    2011年,辖区内不到4岁的妞妞在家目睹了父亲杀害母亲一幕,之后又看着父亲跳楼自杀,心中留下很大阴影。妞妞的父亲经抢救活了下来,被判处死缓,妞妞只能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成天郁郁寡欢。2012年10月底,郑涛得知妞妞的遭遇后,决定用自己的爱让妞妞阳光起来。

  郑涛找来心理专家对妞妞进行心理矫正,帮她申请了司法救助,联系相关部门为其家人办理了低保,还为妞妞在教育方面申请了能减免的费用。休息时,他还带着老婆、儿子去陪妞妞玩,给她买玩具,教她写字画画。妞妞过生日时,他带上蛋糕为她祝福;妞妞生病后,他为其联系当地最好的医生……一天天过去了,妞妞脸上的笑容渐渐多起来。今年3月,郑涛去看妞妞,妞妞竟开口叫他爸爸。

  妞妞的外婆将郑涛帮助他们的事告诉了媒体,被重庆电视台报道后,感动了无数观众。今年1月,郑涛被重庆电视台颇受群众喜爱的调解栏目《凡人有事》相中,担任该栏目的调解员。

  今年5月,在演播室里,郑涛化解了15岁女孩妮妮和大伯的纠纷。妮妮还没满月就被父母丢在乡村的竹林,被一位农民捡到并收养。养父结婚后和养母放弃了生育,一心培育妮妮。不幸的是,妮妮15岁时养父母相继去世,妮妮只得到姑姑家生活。对养父母留下的几间房屋和其他财产,大伯(妮妮养父的哥哥)认为她不是本家血脉,应由自己儿子继承,并将房门换了锁。

  听完妮妮和大伯的陈述,郑涛没有急于厘清孰是孰非,而是对妮妮养父母的大爱给予肯定:“妮妮的养父母放弃生育,将所有的爱倾注到妮妮身上,这样的大爱让人敬佩。作为逝者的亲人本应将这样的爱传递下去,给妮妮更多关爱,而不是做出为难之事。”郑涛朴素真切的话语,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之后,郑涛引用继承法的规定让大伯明白,妮妮才是养父母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他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最终,大伯放弃了争夺财产,表示马上打开兄弟房门的铁锁,不再对妮妮有偏见。

  今年8月郑涛被中央文明办评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长寿区区领导作出批示,号召向郑涛学习。

    现在,郑涛依然忙碌着:“只要我存在一天,希望能增加生命的厚度,好好工作,好好为群众服务……”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