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守 望
作者:张智全   发布时间:2013-11-21 13:37:28


    十八岁中师毕业后,本来只能到乡村小学工作的我,因为乡镇中学的普遍兴起,有幸分配到离老家百余华里的一所乡镇中学任教语文。学校坐落在一个小山坳里,临近乡街道,一条弯弯的小河从校门前的公路流过。当时学校条件非差,没有电灯,没有食堂,照明只能用煤油灯,吃饭只能跟着学生一道,用瓷碗蒸一钵米饭,就着咸菜吃,美其名曰“钵钵饭”。至今回忆起来,还印象特别深刻。

    上班后不久,我便发现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除和我一同分配到学校的两个同学外,学校多数老师都是本地人,不少还是从农村小学通过关系调来的。教学之余,他们大多热衷于打麻将、吃狗肉、喝酒,而这些恰恰都是我最不愿意参与的娱乐活动。当时,我只觉得自己家境贫寒,没有财力读高中,以致痛失上大学的机会,便一门心思地自学大学课程,以期早日拿到大学文凭。因为心思不在娱乐方面,每遇到其他教师邀我打牌喝酒,我都婉言拒绝。慢慢地,我在其他教师的心目中变成了“不合群、脱离群众、瞧不起人”的异类,随时面对别人的刁难和苛责,生活已没有任何趣味,挫折感极其强烈。

    不久,我又发现,因为自己的不合群和不平则鸣的性格,更是把自己完全孤立起来。那时,升学指标的考核相当严格,甚至近似于异化。不少老师为了能够在教学上出成果,挖空心思将成绩好的学生弄到自己班上,有的甚至不惜给领导送礼,请吃饭,以求任教学生成绩较好的班级。面对这些异常变正常的现象,我常不屑一顾。但很快麻烦便接踵而至,本来自己较好或者领先的教学指标,年终综合考评时往往被一句“教学艺术还有待提高”而排名靠后,奖金少拿二三百元,相当于近半年的工资。更要命的是,眼看自己辛辛苦苦带出的班级即将结出升学的硕果,却被领导一句“顾全大局”,调整为他人接收,自己还得强颜欢笑拱手让别的老师出成果,令人绝望得几乎发疯。

    第三年,学校第一次评职称。此时,我已拿到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凭,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两篇教学论文。凭此条件,我完全可以直接申评中学二级教师职称,但最终职称却是三级。同遭此厄运的还有我的两个同学。事后,我们才得知,校长当时只能评三级职称,我们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普通教师,职称跃居其上,令其难以接受,在最终评定时,校长找了一个“资历不够”的理由,上报教育局,硬是把我们三人的职称将为二级。如此捉弄,多年后我和两个同学都还耿耿于怀。

    残酷的现实,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那两个遭受打击的同学气愤之余,辞职到南方打工。我亦产生辞职的想法,但想到年迈的父母无人照顾,又只能打消此种念头。更多的时候,我把自己关在十余平方的寝室里,潜心写文章,以此排解心中的郁闷。

    一天下午,我在遭受领导的训斥后,心情沮丧地来到小河边漫步。但见潺潺奔涌的河水中,一片片落叶随着浪花翻转、涡旋、漂流。由于不能把握方向,落叶只能跟随河水不由自己的停留在石头的缝隙中,最终腐烂。相比之下,那奔涌的河水,不管前面有多少鹅卵石阻拦,却始终不顾一切地奔向远方,最终走出了原本狭小的天地。望着奔腾的河水和飘转的落叶,我忽然感悟出二者命运截然不同的根源在于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以及是否能够在逆境中选择守望!回想起自己工作中的诸多不顺,顿有豁然开朗之感。我惊异于自己的感悟,一切烦恼遂烟消云散。

    从那以后,我不再为点滴得失困扰,坚信“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怎么说”,继续伏案写作,诸多文章屡屡见诸报端。几年后,我离开了那所曾经令自己烦恼的学校,转行搞起了自己钟爱的文秘工作,最终在城里安家落户。而每每回想起那段枯骨铭心的经历,心中总会升腾起一种逆境中守望的哲理感悟。甚至有时我还苦苦思索,如果没有当初逆境中的守望,也许我还像流水中的落叶那样,至今还在原地打转。

    哲人曾说,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而精神的追求一刻也离不开逆境中的守望。尽管我的人生中还有诸多预想不到的逆境,还会面临更多想象不到的困难,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始终如一地守望下去。因为只有守望,才会品尝到风雨之后见彩虹的美景!



责任编辑: 陈文贞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