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警刘克清:"能为群众做事 我心里很幸福!"
作者:夏吉春 郝振宇 董亚东 发布时间:2013-09-29 15:27:33
54岁的刘克清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安局矿工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这些年,刘克清一手抓服务,一手抓防范,将远近闻名的治安乱村陈庄村变成了平安和谐村,被当地群众称为“最敬业的社区民警”,并被授予“荣誉村民”。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刘克清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和这里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已经属于这片土地了。我将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幸福!”如今,患有脑梗死后遗症等疾病的刘克清,仍坚守在社区警务工作第一线。 “老刘真心对咱老百姓好,咱应该帮他” 2010年12月,刘克清到陈庄村担任社区民警。陈庄村地处城乡接合部,进出村庄的路口多、出租房屋多、外来人口多。从到陈庄村的第一天起,刘克清挨家挨户走访,一圈下来得走两三千米。为尽快熟悉情况,他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走访一圈,三圈下来就有10千米。这留给刘克清的是吃不消的身体和又肿又疼的腿。每天下班回家后,他就自己热敷、按摩,减轻疼痛。 为了提醒群众做好防范,刘克清买来一个小喇叭,白天宣讲法律政策,晚上提醒安全防范。 刘克清说:“要想辖区杜绝盗抢案件发生,必须发动群众参与防范。”2011年5月,刘克清提议社区组建一支义务巡逻队,每晚在社区巡逻,鼓励巡逻队员既服务群众又锻炼身体。 每天晚上,刘克清带领巡逻队员巡逻。一天,两天;一周,两周……老百姓开始议论:“老刘他人好,不是咱村的人却天天帮咱们守家护院,真心对咱老百姓好,咱应该帮他。” 在刘克清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义务巡逻队。截至8月,陈庄村已连续24个月“零发案”。 “只有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与群众心贴心” 刘克清说:“群众利益无小事,社区警务工作重在服务。只有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为群众办实事,才能与群众心贴心。” 到陈庄村后,刘克清向群众作出了这样的承诺:“凡是可以代办的,绝不让群众跑腿;凡是群众需要的,保证随喊随到。”为此,他专门准备了一本“民情日记”——群众有啥急事难事,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尽心尽力帮助解决。 两年多来,刘克清已密密麻麻记满了12本“民情日记”,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37起,提供法律咨询500余人次,代办暂住证和身份证1000余本。 去年10月,刘克清走访时得知,因病留下后遗症的居民雒真真好不容易找了个愿意上门的丈夫,但婚后男方的户口一直没有迁入。刘克清主动上门走访、写调查报告、找领导审批,将男方的户口迁入了陈庄村。雒真真的母亲感激地说:“刘警官真是个好人,为俺办事跑前跑后,可没少操心!” “你把群众当成亲人,群众才和你交心。”刘克清常说。如今,陈庄村的群众有个大事小情儿,都愿意找刘克清,就连孩子谈对象也找他参谋。谁家有喜事、哪家老人住院,刘克清都会送上一点儿心意。2012年,陈庄村授予刘克清“荣誉村民”的称号。 “能为群众多做点事,我心里很幸福” “刘克清患有双侧脑梗死后遗症等疾病,双手麻木,特别是左手、左腿活动不便。”矿工路派出所所长谢书军说。 身体有病,却不改信念。有一次,正在走访的刘克清刚从一居民家出来,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差点跌倒。他咬紧牙关,慢慢坐到路边,把药放进了嘴里……第二天,身体略好一点的他又准时出现在群众身旁。 刘克清并不富裕,每月工资也就2000余元。妻子下岗后找了一份临时工,每月工资不足900元。他长年吃药,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也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全家租住在不足50平方米的房子里。 即便如此,每月发工资时,刘克清总要从中拿出500元钱,作为帮扶困难居民的“专项经费”。矿工路派出所社区警务大队教导员王全志说:“刘克清在陈庄村有很多‘穷亲戚’,逢年过节都会自掏腰包给村里孤寡老人买米买面。辖区困难群众办理身份证的费用,他也经常帮他们垫付。” “看到群众受苦我心痛,看到群众幸福我高兴。能为群众多做点事,我心里很幸福!”刘克清说。 来源:
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