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刍议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明知”
作者:李燕华 罗雪华 发布时间:2013-09-10 14:31:01
【摘要】: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 万元以上或货值金额在15 万元以上的行为。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对明知的认定应综合考虑;司法实践中,对明知的认定上也存在一定困难。 【关键词】: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主观故意 明知认定 近年来,发生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国家经济秩序,侵犯了广大消费者的权利以致身体健康及生命权利,使被假冒产品的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是近年来常见多发、社会危害性大的犯罪,同时也是认定事实较为困难、适用法律相对复杂的犯罪。本文拟就本罪主观故意中的“明知”问题作一探析。 一、概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及构成要件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具有如下构成特征: 1、客体方面 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产品生产的标准,产品出厂或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内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损害赔偿、法律责任等制度。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上述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伪劣产品扰乱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秩序,侵犯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一般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以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关于产品质量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有关行业标准规则等。关于伪劣产品的界定标准,在上述产品质量法规中有规定。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可具体分为以下四种行为:(1)掺杂、掺假。这是指行为人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掺入杂物或假的物品。(2)以假充真。这是指行为人以伪造产品冒充真产品,表现为伪造或者冒用产品质量认证书及其认证标志进行生产或者销售这类产品的行为。(3)以次充好。这是指以次品、差的产品冒充正品、优质产品的行为。(4)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这是指以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内)的产品假冒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的精神,上述四种行为属选择行为,即行为人具有上述四种行为之一的就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行为人如果同时具有上述两种行为或两种以上行为的。也应视为一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实行数罪并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情节是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在客观上所要求的内容。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表现为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 4、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二、理解——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观故意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是理论上已取得的共识,但对故意的内容却不无争论,理论上主要存在三种观点:⑴主张本罪只限于间接故意,不包括直接故意在内。这其中包括了两种见解,一是认为本罪故意内容表现为“行为人故意违反国家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会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用户、消费者的结果,为了牟利而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认为本罪故意内容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违反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会发生侵害企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结果,并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⑵这种主张没有明确本罪的故意为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只对故意内容进行了描述,如有的认为,“所谓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生产、销售的是法律明文禁止的伪劣产品,而仍然生产、销售。”[1]有的则认为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而售卖。”[2]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还有的认为其故意表现为“明知自己在生产、销售中所从事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而故意实施”。⑶主张故意“既有直接故意,也有间接故意。故意的内容为明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和销售。”[3] 笔者对上述几种观点均有不同看法。 间接故意说:间接故意说之主张不足之处在于:在故意犯罪中,从刑法理论上讲,无论行为人持哪一种犯罪故意,都是行为人对同一行为对同一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当然应当定同一个罪,因为都是故意,行为性质不能由放任或希望决定,所以,该种观点所持“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直接故意,即希望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则应按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人身权利或侵犯财产的有关条文定罪处罚,而不能认定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见解,是与刑法理论相悖的。作为一种故意犯罪,本罪的主观罪过形式要么可以由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构成,要么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不可能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而且其中一种观点将牟利目的作为故意内容也是与立法规定不相一致,尽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一般都具有营利目的,但是否具有营利目的,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再者,是否会发生危害企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结果,并不构成本罪的故意内容,本罪的主观罪过只能是对生产销售出来的物品是伪劣商品这种结果持希望态度,这是由刑法第140条所体现的立法精神所决定的。 故意内容说:故意内容说尽管没有对其故意形态属于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进行讨论,但其将故意内容界定为对行为的故意,这是不妥的。因为刑法第14条明确地将故意内容界定为对行为以及行为所引起的危害后果的故意,而这种观点不论是将行为人行为上的故意概括地予以说明,还是根据生产、销售行为方式或者根据刑法第140条所规定的四种行为样态具体作出阐述,都没有揭示本罪行为人对行为所引起的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与我国刑事立法上故意犯罪的概念不相一致,因而不可取。 二者兼顾说:对于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均可说而言,笔者很难从论者所述“故意的内容为明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和销售”的观点中,得出本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的结论。笔者认为,本罪在主观上是不可能由间接故意构成,因为间接故意的存在,主要是指行为人在意志因素表现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在本罪中,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这些故意行为方式,即是表明了行为人对伪劣产品被生产出来、被销售出去这种危害结果所持的是希望态度。刑法第140条规定以销售金额较大为客观要件,也表明了行为人的这种希望态度。[4]而那些对本罪主观罪过持间接故意观点的人,往往认为伪劣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引起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害用户、消费者合法权益这种危害结果所持心理态度为放任。但根据刑法条文分析,这种危害结果并非本罪构成要件。对于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不可能视为犯罪主观罪过的内容。构成本罪客观要件的危害结果,应当是伪劣产品被生产出来、被销售出去,并且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 综上所述,本罪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并且是直接故意,即生产者、销售者明知自己的生产、销售行为会产生伪劣产品,并且希望这种伪劣产品被生产出来、被销售出去。 三、认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故意内容中“明知” 既然生产者、销售者对生产、销售的是伪劣产品明知,就存在一个如何认定“明知”的问题。在刑法理论上,“明知”包括已经知道与应当知道两种情形。所谓“已经知道”,就是对将要发生的事实及其危害性已知晓明白;所谓“应当知道”,即是指根据行为人的年龄、经历、学识、职务、职业以及职责等,推断其对某些事实情况及其危害性的明白知晓。一般地,在判定对本罪主观罪过上明知时,难以认定的自然是应当知道的认定。 对生产伪劣产品者而言,“明知”作为其罪过条件是不言自明的。国家制定了《产品质量法》以及其它一些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详细地规定了各类产品的各种标准和其它相关质量标准,不符合这些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得投放市场。因此,生产优质、合格的产品是生产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生产者对其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生产标准与质量标准,负有法定的注意义务,如果在知道不符合生产标准的情况下,仍然进行生产,无疑是一种故意行为。而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掺杂、掺假,或者以假产品冒充真产品,以次品冒充优质品、正品,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这些行为无疑都带有故意心理,因为生产产品过程中,产品质量是需要经过层层把关的。至于销售者是否明知自己销售的产品为伪劣产品,则需要予以科学地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判断销售者是否明知, 不应仅凭口供,应根据一切主、客观条件进行综合衡量,通过案件的具体情况,对销售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1)买卖双方的成交价格。如果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2)进货渠道是否正当,卖方有无正当合法手续。如果进货渠道、购买手段都不正当,行为人就应当预见到购进的可能是伪劣产品,如果仍然购进并予以销售,就可认定行为人“明知”;(3)产品有无质量合格标记。如果产品没有相应的应当具备的质量合格标记,就可以确定行为人明知销售的是伪劣产品;(4)买卖、交接产品的方式方法以及时间地点。如果动用非正常的方式方法进行交易,行为人就可能明知是伪劣产品。另外,如果是某些特殊产品,销售者还应当具有一定的专业鉴别认识能力,在行为人不具备对这些特殊产品的认识鉴别能力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对其是否伪劣产品不能明知,若行为人具备这种认识鉴别能力,而仍然购进伪劣产品予以销售的,则可以认定行为人的“明知”。当然,在认定行为人对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是否明知时,应当综合上述几种因素进行考虑,而不是截然断开它们的内在联系。只有通过正确认定生产者、销售者的主观心态,判定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是否为故意,才能正确理解立法精神,既不放纵某些犯罪,也不殃及那些确实不“明知”的行为人。 【参考文献】: [1] 马克昌主编:《经济犯罪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2] 高铭暄主编:《新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0页。 [3] 吴大华、谢玉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刑法实务全书》,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与适用》,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高西江主编:年版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法院) 责任编辑:
张红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