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长论坛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李德战: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李德战   发布时间:2013-08-07 09:56:00


    【摘要】:近来年,金融领域在制度管理和服务质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不尽如人意的是金融领域内部职务犯罪案件频发,呈现涉案范围越来越广、数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恶劣等状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金融领域 职务犯罪 特点 原因 对策

    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使国家财产蒙受巨额损失,而且还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预防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摆在重要日程。寻找和发现金融领域职务犯罪产生的规律、职务犯罪的易发、多发环节从而进行有效预防,显得极为迫切,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预防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紧迫性

    2012我市好里堡镇信用社多人被卷入到违法发放贷款的漩涡,经侦查违法给满洲里林森木业制品有限公司发放贷款二千五百余万元,最终结果导致近千万元贷款无法归还,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2013年我院查办的根河林业局离退休管理处财务人员挪用公款窝案、串案中,金融领域营业员为了能获得巨额存款,在应当知道是犯罪嫌疑人存入的款项属于公款的情况下,仍将此款项存入财务人员个人账户,协助财务人员购买理财产品获得非法利益,这一系列挪用公款案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金融领域营业员的行为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系列案件的发生,侵犯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同时也侵犯了法律对金融从业人员职务活动的廉洁性规定,可以说金融领域职务犯罪面临严峻考验,也对金融领域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1、涉案金额巨大

    金融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货币相关,以现金或者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且数额巨大,一旦发生职务犯罪行为就相当于将犯罪分子置于无尽的财富中,想拿多少就可以拿多少,在贪婪欲望的作用下,犯罪分子往往作案数额巨大。因此可以说金融领域不发生职务犯罪则以,发生则数额巨大。

    2、作案时间长、次数多

    金融领域与其他领域相较,职务犯罪具有技术性及相当的隐蔽性,在很长时间不容易被发现。在未被发现之前,犯罪分子不会轻易罢手而是频频作案,大多数案件都是最终造成公款流失,导致无法归还才被发现,可在此时犯罪分子早已作案多次,时间跨度已经很长了。

    3、社会危害严重

    这一领域职务犯罪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严重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降低了金融机构在人民群众的信任度,一旦发生职务犯罪行为且数额巨大会损害储户的利益,容易引发储户恐慌而发生挤兑现象。二是,绝大多数金融职务犯罪发生后,结果是将贪污、挪用的款项进行挥霍到最后无法归还,从而导致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4、犯罪隐蔽性强

    金融领域与其他行业系统相比,在管理上相对是比较严格的,摄像、记录等设备使用范围广且技术含量较高,但是在这里工作的人员对工作业务、工作环境非常的熟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各种技术和设备的用途及如何操作也是轻车熟路,由于天长日久的积累,就会发现哪些范围和区域属于盲点或摄像盲区,存储设备、验证系统及工作流程方面存在哪些漏洞与瑕疵,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就会格外小心,乘虚而入很难被发现。

    5、犯罪手段翻新

    以往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手段主要是收受他人好处费、接受他人购物卡、免费进行旅游等贪污、受贿行为,近年来,金融工作人员根据系统内部的考核奖励机制,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采取多种手段增加银行存款数额,在明知或应知款入钱款来源不合法的前提下帮助其开户存款。甚至是有些工作人员为了揽储更大的数额会故意挑唆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存入其金融机构。还有一些金融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学过的金融、计算机等专业知识,非法侵入金融机构计算机,更改电脑数据,盗取钱款。

     6、群体腐败严重

    由于金融业务相互交叉,加之计算机联网操作,单独作案成功率很低,因而金融从业人员之间,甚至是金融从业人员与社会人员之间,相互利用、内外勾结、有预谋,分工协作抱团进行作案,形成利益的共同体,一旦发案就会利用“法不责众”的心态把谋取私利转化单位行为,通过集体决策实施犯罪,以减轻个人责任,逃避法律制裁。

    7、犯罪具有专业性、行业性

    金融领域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它的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不为普通人所知,这一领域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储户不容易在第一时间发现,作案人也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懂得计算机应用和金融领域应用软件。呈现出专业性、行业性特点。

    三、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多发、易发环节及主要表现

    1、出纳业务环节

    出纳业务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这一环节容易滋生腐败,表现在出纳业务人员通常采用冒用他人身份证,发放冒名贷款,或者利用保管银行库箱内现金的便利进行监守自盗或者挪用公款进行私用。

    2、储存业务环节

    此环节也是金融领域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环节之一,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储户对自己的信任,以非正式储蓄存单加盖储蓄专用章后出具给储户,将储蓄款挪用或者进行高利放贷。二是,利用自己职务上掌握的储户信息的便利,冒用储户姓名将储户存单(折)挂失补办或直接从储户存款中,将存款随意支取。三是,在收到储户归还贷款时,不出具正规的还贷证明单,而是开具便条或收条给储户,将收回的贷款不上缴金融机构入账,而是私下截留,归个人使用。

    3、信贷业务环节

    在此环节,金融领域管理信贷的单位领导、审批员、信贷员、现场考察员,为获取私利,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对不该审批的进行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或个人违法进行审批,违法发放贷款。另一方面是部分信贷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拖延敷衍,进行百般刁难,利用借款人急于求贷的心里,从办理信贷中捞取好处。

    4、信用卡业务环节

    在金融领域中,信用卡工作人员利用信用卡的特殊性质,通过给顾客办理身份不一致的信用卡,或利用工作便利掌握的储户个人信息进入银行系统,更改储户信息,盗取储户钱款,甚至有些营业员利用办理信用卡获知的储户个人信息私自进行透露而获取非法利益。

    5、营业网点改造环节

    随着金融领域服务意识的加强,金融领域的基层营业网点装修改造工程增多,随之而来的是金融机构基层营业网点改造装修的人员,借负责基建之机收受改造专修单位、材料采购单位的贿赂,还有甚者采用虚假发票套现侵吞国有资产。

    四、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原因

    1、管理松弛、有章不循

    目前我国金融领域规章制度是比较健全的,但是部分金融领域还存在着不注重管理的情形,为了图方便、图省事,不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有章不循,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结果为职务犯罪埋下了隐患。

  2、监督不到位

    缺乏有效监督也是滋生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领域内部之间、上下级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对职责、权力、义务关系未进行明确,形成了新员工不敢监督老员工;一般员工不敢监督处所负责人的现象十分突出,近一些年来,金融领域电脑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数量增多,加之缺乏管理经验,运营体系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有一些银行部门又存在重效益、轻监督的现象,致使多种检查“走过场”,监督制度得不到贯彻,监督措施不到位。

    3、业绩考评不科学

    金融领域内部的考核奖励机制不科学,也是诱发职务犯罪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银行领域内部的奖励考核机制与营业员办理的存款数额有直接关系,这种机制的弊端逐渐显露,部分营业员为了获得更好的存款数额,想方设法纷纷寻思路、找对策,扩大存款数额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种不合理的机制将立场不坚定的部分营业员一步步推上了犯罪的道路。

  4、利益的诱惑、法律意识薄弱

    金融领域主要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一些营业人员,个人私欲膨胀,政治思想薄弱,生活腐化堕落为了获得非法利益及获得高额的利益回报,置法律于不顾,在金钱面前忘记了自己的工作责任,不能正确行使职权,这些人员法律观念淡薄,置法律与不顾,肆意妄为,一步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5、用人机制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

    近年来,由于金融领域的迅速发展,员工的待遇相对较高,这一领域成为年青人择业的热点。一方面基层储蓄所重要岗位长时间不轮岗,验证密码长时间不更换,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犯罪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导致一部分没有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而直接上岗,还有部分人通过走关系上岗,使一些品行不良的人混入银行队伍,甚至提拔为骨干,安排在重要岗位上。

    五、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1、提高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

    其一,金融领域工作人员要树立理性经营、稳健经营、审慎经营、合规经营的经营理念,通过自身学习和定期业务培训来提高员工素质,其二,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道德教育,通过法律竞赛,法律知识讲座等多种渠道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

    2、强化金融机构内部管理

    一是,完善金融立法,强化金融执法,细化金融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二是,重要岗位定期进行交流轮岗;三是,将验证码等保密信息频繁更换,确保秘密性;四是,加强本机构监察部门的检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经济制裁,构成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五是,定期进行内部自我排查,查找工作的漏洞和隐患,纪检检察部门及检察机关要定期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

    3、完善内部、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首先,金融领域各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加大金融领域内部各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及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力度,增加检查频率;其次,建立健全公开业务操作规则,公开透明办理,不仅仅要将储蓄存款及办理贷款等业务的范围和程序通过张贴、悬挂的方式实行公开,还可以通过媒体广告、组织便民咨询活动、聘选行风监督员、开通举报电话或设置举报信箱等形式接受社会监督。

    4、制定科学考评标准,科学选人用人,建立员工信用档案

    首先,金融领域要制定科学的考核评比标准,去除那些不合理,片面的考核制度,要对营业人员全面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在注重业务能力的同时,考核德、能、勤、绩、廉等考核,选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能经得住各种诱惑的优秀人才。再次,要对金融领域工作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内容包括违规操作行为及所受到的处罚记录,以便作为将来升迁、提职的重要依据,对于有不良记录行为的人坚决不放在重要岗位,情节严重的违纪行为要下大力度清除出金融领域队伍。

    5、检察机关发挥打防一体作用,从源头预防金融领域职务犯罪

    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打击职务犯罪与职务犯罪预防的检察职能作用。一方面加大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坚决查处一批处理一批绝不姑息。另一方面在金融领域职务犯罪侦查的过程中,进行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使职务犯罪预防更有针对性和起到警示告诫作用,通过预防咨询和金融领域职务犯罪调查,及时发现职务犯罪的规律和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检察机关要树立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思想,在企业设立投诉举报信箱,定期进行警示教育和法制课讲座,提高金融领域拒腐防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娟 浅谈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成因及对策

    (2)、黄细旺 对我市农村信用社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3)、李翔 张守慧 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状况与防治

    (4)、李竹宏 谢德文 农村信用社职务犯罪与预防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