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平:献身阿里高原
作者:傅伟 龙平川 费超 发布时间:2013-03-21 14:02:51
2012年11月18日,西藏自治区检察院阿里地区分院政治处主任李平完成驻村工作任务,返回途中,乘座的越野汽车突遇前轮爆胎,发生翻车事故。李平不幸因公职殉,年仅42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2011年秋天,“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在西藏高原全面展开。李平不顾身患高血压、痛风等多种疾病,主动请缨参加驻村工作。李平向分院领导说:“我在乡镇工作多年,有基层工作经验,对牧区的百姓有深厚的感情。因身体原因,明年我就要提前退休了,在退休之前,请组织再给我一次为牧区百姓服务的机会吧。” 经阿里地区检察分院研究,决定李平担任该院第一批驻村工作队的队长,到阿里地区所在地的改则县察布乡通那村进行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 牧民群众的贴心人 2011年10月21日,李平率阿里地区检察分院驻村工作队抵达改则县察布乡通那村。 李平顾不上休息,便带领队员开始了对全村的人口、牲畜、私有车辆、债务等情况进行调查,很快制作了《通那村人口和财产统计表》。李平用两天时间,行程近200公里,对通那村的特困户进行了走访,在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的同时,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李平和工作队员对百姓的关心和体贴,使得特困户索朗次仁、松加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接下来,李平和队员一起遍访村民,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和过藏历新年的准备情况,购买了大米、砖茶、面粉,发给18个贫困户,还给老党员、老干部送去了慰问金。 2012年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那天,李平组织群众召开“新旧西藏对比座谈会”,向群众宣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做主”的历史事实,发放新旧西藏对比挂图。 牧民群众在座谈会上畅谈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给百姓带来的幸福生活,纷纷表示要更加拥护祖国统一、民族大团结、反对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在升国旗仪式上,李平和工作队员与牧民群众一起唱国歌、升红旗。 经李平协调,工作队为通那村购买了一辆皮卡车,用于接送学生、危重病人和抢险救灾等。从通那村的达隆沟到达隆山10公里长的道路坑洼不平,为牧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李平多次和交通部门协调,将之作为一个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项目确立下来。 李平经常对工作队的同志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于村民提出的困难和要求,要详细记录,带回来认真研究。只要切实可行,都要尽可能帮助解决。” 2012年5月23日晚,村民托布庆5岁的小孩达桑在玩耍中,不慎将一条腿卷进高速运转的发电机。当天改则县城因停电无法手术,李平立即派人派车将达桑送往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为救治赢得了时间。 李平带领工作队员走村(自然村)入户,调查了解牧民的住房情况,对危房拍照存档,通过乡政府将统计情况报送相关部门,使得危房修缮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驻村工作期间,李平不顾身体的多种疾病,忘我地扑在为牧民群众服务上。有时痛风犯了,脚疼得走路都困难,仍然坚持着工作。李平说:“党的惠民富民政策这么好,作为党的干部,如果不把政策用好,不为老百姓多干些实事,就愧对了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培养和信任。” 村民评价李平:“我们的困难他放在心中,他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忙碌奔波,他是我们的贴心人。” 为检察事业尽心竭诚 2011年6月,担任日土县委组织部长的李平调任阿里地区检察分院政治处主任。具备组织部门丰富的工作经验的他,很快进入状态。 李平到任后,首先抓了“三会一课”(党组会、支委会、支部大会、党课)制度的落实,根据《党章》要求和阿里地区检察分院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在抓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的同时,组织协调业务部门正规化培训和岗位大练兵活动。 在一年多的时间中,组织干警参加自治区检察院、阿里地委组织部等组织的培训34人次,参加高检院、自治区检察院网上视频培训16次,参训人员300余人次;还组织了举办新刑诉法培训和考试,取得了较好效果。 李平还根据《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试行)》和《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组织制定了《阿里地区检察分院干部请销假制度》、《阿里地区检察分院干部休假、病事假制度》、《阿里地区检察分院考勤制度》等,建立健全工作激励和检查督促机制,推进了执法和内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李平积极推行工作量化管理制度,针对考核内容,把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干警,使得干警工作起来有方向、有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干警的工作积极性。李平还根据《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结合相关人事工作规定和阿里地区检察分院实际,制定了《阿里地区检察分院后备干部储备方案》。在他的主持下,通过民主测评等方式,建立健全了阿里地区检察分院后备干部人才库。 李平经常与干警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征求对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干警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他都尽力帮助解决。 2012年,阿里地区检察分院有5名优秀干部符合提拔条件,李平在改则县驻村,多次通过电话督促政治处准备好相关材料,提交院院党组研究。之后,积极与地委组织部门沟通联系,协调院党组决定的落实。李平积极与地区编办沟通协商,争取增加分院干警的编制事宜。就在李平因公殉职前不久,他还在为分院继续增编而努力…… 为了普查,骑马跑遍札达全县 1992年,李平从西藏自治区农校毕业。感动于无私奉献的“阿里精神”,他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阿里地区工作。他被分配在札达县香孜区(现香孜乡),从事秘书和农牧技术工作,成为香孜区唯一的汉族干部。 他从学习掌握当地藏语开始,把自己完全融入高原工作和生活中。他认真向牧民群众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经济发展理念,提高农牧民对发展致富的认识,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好评。 1993年,李平调任札达县实业开发公司会计。农牧专业出身的他,从会计基础入手,掌握了相关会计和财务知识。 1994年,李平调到县农牧局工作,负责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技术指导。他先后参与了农牧业综合开发、南水北调等建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6年,在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中,李平为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和工作进度,克服交通不便、路途遥远等困难,骑马跑遍了全县每一个村组,进行农业普查工作指导,获得国家级先进个人。之后,又在工业普查中获得国家级先进个人。 1997年,李平升任札达县农牧局副局长后,经常深入基层对气候和土质进行调研,引进符合札达县种植的农作物、蔬菜、瓜果,解决了种植品种产量不高、品种单一、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等难题。 1999年,李平担任札达县托林镇第一任党委书记。他团结同志,关心下属,培养和锻炼班子成员,使托林镇的各项工作走在全县的前列。 2006年6月,李平担任日土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他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许多深得群众拥护、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得到重用。李平任组织部长的5年中,与干部谈话交心1700余人次,调整提拔干部126人, 9名正科级干部提任副县级。李平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培养教育人才,为干部的流动和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了条件。 李平得知在海拔5000多米高的东汝乡松西村驻村工作的格桑尼玛和边曲两名干部患上肺结核,亲自去前去看望,安排他们住院治疗。他对他们说:“工作固然重要,身体更重要,有了好身体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2006年,为了厘清一个村干群关系不和的矛盾,李平到那个村去了14次。通过调查,了解到干群不和的根源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好,使得党群干群关系疏远。李平提出实行干部“三包”制度的建议,即县委常委包乡镇,乡镇正职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干部直接包联制度,得到了县委的认可。 实行干部“三包”后,李平坚持每月到联系点热帮乡调研督导一次,为乡村解决实际问题80余件,帮助5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通过努力,干群关系不和的那个村,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干群关系密切了…… 2012年12月3日,是李平遗体告别的日子。西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张培中特别发来唁电,阿里地区检察分院全体干警,阿里地区七个县检察院的干警代表,与他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同事,和他结下深情厚谊的藏族群众一起为他送行…… 阿里地委组织部长刘叶强评价李平说:李平同志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二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边疆的建设事业。他的离去,是阿里地区检察机关的重大损失…… 李平与那些身在酷寒高原,在恶劣环境中依然殒身不恤的奉献者一起,用生命诠释了“阿里精神”。 【个人档案】 李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9月出生,重庆合川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札达县香孜区农业干事,札达县开发公司会计,札达县教育局会计,札达县农牧局科员,札达县农牧局副局长,札达县托林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团主席,札达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日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1年6月,任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阿里分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