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安机关加强能力建设 奠定科学发展之基
作者:刘洋 发布时间:2013-01-08 09:05:29
拥有素质强、能力强的公安队伍,才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公安工作。
能力建设向来都是公安工作的一条主线。近年来,公安机关孜孜以求,科学发展,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能力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基础能力:群众工作 【关键词】大走访开门评警 坚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 公安工作之本在于民,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必将寸步难行。 2012年10月,以范党育事迹改编的电视剧《营盘镇警事》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并获得了高收视率。爱民模范范党育的工作方法再次引起热烈讨论。 其实,范党育的“能力”就是会做群众工作,善于处理法律与情理的关系,善于调解矛盾纠纷。他总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做到矛盾不升级,辖区和谐稳定。 “群众工作是公安机关一项最基本的工作,群众工作能力是公安机关一项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必须毫不动摇地把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工作、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一项基本功来抓,着力夯实公安工作的群众根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曾这样强调。 从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到“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再到“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近年来,公安机关推开沟通之门、温暖之门、进步之门,坚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拓宽了联系群众渠道、确立了民意导向、创新了群众工作方法,提升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公安民警走访群众、走进群众,几乎成为公安机关的一种工作习惯。 只有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办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才能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这已经成为200万公安民警的共同心声。“民意主导警务”成为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重要理念。 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民警懂得了群众心理、群众语言和沟通技巧,学会了化解矛盾、调处纠纷、宣传发动等基本功,练就了做群众工作的硬功夫,锤炼出了会做群众工作的警察队伍。一大批爱民模范涌现出来,受到群众爱戴、赢得群众尊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公安机关充分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建立“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和微博、QQ群等警民联系新平台,开辟了群众工作的新天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媒体在评价公安机关爱民实践活动时称赞道:“这是公安机关立足本职、密切联系群众的务实之举,也是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创新之举。各级公安机关向群众问政、问需、问计,走出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 执法能力:维护公平正义 【关键词】执法主体建设执法规范化 严格公正规范、理性平和文明执法,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执法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公安工作的成效,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高水平的执法能力,源自全新执法理念的践行。公安部提出,要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新理念,努力实现执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从坐等上门到放下身段,从单纯管理到注重服务,执法理念的华丽转变,推动了全国公安机关执法方式的转型、执法能力的升级。“严格公正规范、理性平和文明”执法观在探索实践中定型,成为指导新形势下民警执法的准绳。 “我们感觉到公安机关确实是执法规范了,执法质量提高了,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吉林省政法机关的一名官员这样评价近几年的公安机关执法能力。 近5年来,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突发灾害的抢险救援现场,从“清网行动”、“打四黑除四害”、“打拐”、“破案会战”等专项行动,到一系列重大案件的侦破,执法能力的不断提升已成为公安机关应对繁重任务和复杂执法环境的制胜关键。 高水平的执法能力,还得益于近年来公安部积极推进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建设。 从2009年至2012年,公安部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市县级公安局长、各业务警种分管副局长、纪委书记、政治部主任等专题培训班,掀起全警大轮训的高潮,有效提升了民警的素质和战斗力,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素质保证。 媒体评论认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训练机制,拓展了公安民警的能力水平;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课程,为基层公安机关注入活力。 同时,高水平的执法能力,还得益于公安机关执法主体建设。 实践中,有的领导习惯用管理思维和强制手段解决问题,为此,2012年9月,公安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法制队伍履职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在研究出台重大执法制度、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处置重大敏感案事件时,领导干部都应认真听取法制部门的意见,评估法律风险,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2011年,170余万名民警参加了首次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2012年11月起,首次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在各地陆续举行。作为加强执法主体建设的重要举措,2010年,公安部建立民警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明确未通过基本级考试的民警不能执法;执法资格与晋职晋级直接联系,担任公安机关科所队长职务的,必须具有中级执法资格。这些要求都是旨在督促民警学法用法,增强民警法律素养,提高执法者能力,促进民警规范执法。 实战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 【关键词】科技强警信息化 坚持以信息化提升核心战斗力、增强管理效能 “快到三单元来!”2011年1月23日20时55分,安徽巢湖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可对方话还没说完,电话就在争抢声中被挂断。 接警人员立即通过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定位出报警人的准确位置,并根据平台显示的最近警力,派民警迅速处置了警情。而在以前,遇到这类情况只能是不断地回拨报警人电话,或求助电信运营商查询机主信息,很容易延误出警时间。 公安部有关单位负责人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要真正做到耳聪目明,必须走科技强警之路。 近年来,公安部全力推动以“金盾工程”二期为载体的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了警务工作的效率,增强了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0年,在上海世博园区,从7月起日均人流量超过45万,10月最高峰时达103万,依托运转协调、高效灵活的指挥体系和对科技设备和信息化手段的充分应用,世博会期间没有发生一起拥挤踩踏事故; 2011年,信息化应用成为公安机关开展“清网行动”的主要手段。河南安阳女民警田爱军足不出户,完全依靠信息比对,锁定在逃人员300余名; 2012年,我国电子普通护照全面启用,电子芯片的植入大幅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置与事故重建系统”将现场勘查时间平均缩短了50分钟;公安信息通信网、主干网联通率达到100%,覆盖省市县3级乃至基层所队,并延伸至社区和农村警务室…… 2008年,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龙头”,被公安部党委作为牵动整个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摆到突出位置。4年来,公安科技已覆盖了所有公安业务,信息化已融入了各个警务领域。信息化对于整合警务资源、改造警务流程、创新警务模式、提升警务效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研判、指纹比对、DNA检验、GPS定位等一些以前只在影视剧中才能看到的高科技破案手法,如今已成为公安机关广泛使用的工作手段。全国公安机关基层所队网上运行率达到97%,通过信息化手段破案率平均达到40%以上、一些发达地区甚至高达70%。 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令公安机关如虎添翼:各地公安机关大力推行网上异地同步调查取证、侦查破案和网上追逃等打击犯罪新机制,降低了打击成本,提高了打击效益;全面加强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和“虚拟社会”防控网等“六张网”建设,实现了对动态社会的全方位、全天候、无缝隙、立体化覆盖,群众安全感大幅提高。 来源:
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