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道德、法律与信仰无法别离
——观《一次别离》有感
作者:刘通   发布时间:2012-10-10 11:06:43


    “特敏,你父母让你自己来决定,离婚以后你想跟谁过,爸爸还是妈妈,你决定了没有?”法官问道。“决定了。”“是谁?”然而,在这电影最后的一幕中,特敏并没有说出最后的结果。取而代之的是结束的钢琴曲静静地响起,特敏的父母的纳德和西敏分坐在法庭外长廊的两边。在长达四分多钟的时间里,这一对颓唐、落寞、无奈、疏离、隔阂,饱含着满腔怨言和离愁的夫妻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等待着特敏最后的答案。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这部只用了200万人民币左右的小成本伊朗电影,却先后获得了柏林金熊奖与美国电影金球奖,并在奥斯卡上毫无悬念的击败花了6亿元人民币巨资制作的中国电影《金陵十三钗》获得最佳外语片奖。

    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剧情并不复杂:纳德与西敏是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叫特敏。西敏希望一家三口移居国外,但是纳德坚决反对,原因是纳德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照顾。两人为此对薄公堂,准备离婚,但是法院驳回了她的请求,西敏赌气回了娘家。西敏走后,分身乏术纳德的聘请了瑞茨照顾父亲。然而,纳德回家发现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被女佣瑞茨绑在床上,而瑞茨却不知去向,待瑞茨回来,出离愤怒的纳德将瑞茨推出门外。没想到怀孕的瑞茨竟然流产,瑞茨丈夫怒不可遏将纳德告上了法庭,他们各执一词,到最后,真相出人意料。

    电影中从法庭为纳德与西敏复印身份证件与结婚证开始到最后两人在人来人往的法庭长廊中等待结束,伊朗的法庭让我感到如此的亲切与熟悉,环境与我们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而更吸引我关注的,是电影中两场官司背后所反映道德、法律以及信仰的问题。影片中的纳德和西敏一家代表着伊朗社会中思想西化的中产阶级家庭,女佣瑞茨和她失业并负债累累的丈夫则属于教育程度不高的社会底层劳动阶级。伊朗是个传统的伊斯兰国家,实施政教合一的制度,《古兰经》和圣训都严禁说谎,但这两个家庭在法庭对薄公堂时,除了纳德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和瑞茨的小女儿外,几乎所有的人都为了私欲而对法官撒了谎。纳德一家为了使纳德逃避法律的惩罚,瑞茨一家为了能得到赔偿金以偿还债务,纳德的邻居则在法庭调查时选择性的说出事情的真相,而家庭女教师在说谎时手甚至还按着《古兰经》。道德与利益的背道而驰、信仰与法律的互批互斥,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性一览无余,但他们又在备受灵魂的拷问与煎熬,丈夫纳德在为父亲洗浴时失声痛哭、女儿特敏为父亲做假供后在车上流下了眼泪、女俑瑞茨惊恐会受报应,担心报应的灾祸会落到她的女儿身上,瑞茨的丈夫在痛打自己,家庭女教师撤回了自己的假证词,他们在备受灵魂的挣扎后各自说出了真相。

    道德、法律与信仰三者都不是万能的:道德不具有强制约束力,法律只约束人的行为却约束不了人的思想,而信仰则往往只能成为人们最后的精神避难所,然而这三者却又是我们社会所缺一不可的。作为法律人,我们往往关注的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社会的法律与人的道德,哪个决定哪个,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人的信仰问题总是被我们忽略。但正如这电影中所表现的: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保姆的流产不是纳德造成的,而她坦诚一切的原因是她不能对古兰经说谎。我们这时仿佛恍然大悟,但也不免心寒,人们为了逃脱法律会违背道德,而最后的约束竟然是信仰。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