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峨山下的光环
——记创先争优标兵广西法院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肖远忠 作者:黄艳媚 发布时间:2012-06-29 09:32:14
在美丽的峨城有座当地人称为大见石的大山,其山势险峻、高耸入云,伟岸的身躯让人难以忘怀。
就在这大山脚下,有一位平凡的年轻法官,有人说,他严肃,那是因为他绝不放过一个错误;有人说他潇洒,那是因为他快乐,但很多人都会说他优秀,那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他那赤子之心忠实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承诺,正是因为这样,他才真正的优秀。他多次被自治区、河池市法院系统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天峨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就是天峨县人民法院副院长肖远忠。 学海无涯“读”优秀 肖远忠有句话说:“优秀是读出来的,是干出来的。”的确如此,在天峨县人民法院,肖远忠是全院干警公认的读书学习的模范。 1999年,28出头的肖远忠荣升家长,女儿刚满月,由于基层法庭办案人员缺乏,院里决定选派几名业务精、作风好、工作踏实的年青干警充实法庭办案力量,肖远忠服从组织安排,下到距离县城36公里的向阳镇中心法庭任庭长,条件极为艰苦的乡镇,没有电视、没有娱乐活动,镇上的年青干部们,忙碌了一天的工作,晚上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划拳喝酒打发时光,而他却充分利用时间自学法律本科课程,仅用两年时间他顺利通过12门学课的单科考试,以优异成绩获取法律本科毕业证。 肖远忠对自己最为奢侈的就是买书。每次外出考察学习,别人看风景、逛商场,买各种新奇的东西,而肖远忠,却悄悄溜进书店,畅游知识的海洋。每次回来,肖远忠都带回好几百块钱的书,多的一次带回一两千多块钱的书。随行的同事帮着搬书进办公室,满头大汗地说,“肖副,每次都这样给你打工,你得给我们每人发工钱。”肖远忠给其中一位同志递上一本书说:“喏,送你,工钱免谈。” 每次买回来的书,不是摆在书架上做做样子,必须得消化掉。肖远忠每天早上都坚持抽出一两个钟头看书学习。在他的桌面上有好几本本笔记本,是他近3年来看书学习时所做的笔记,其中关于政治和业务的学习笔记就达8万多字。 为了使学习达到效果,肖远忠还时常找来干警“开小灶”,自己当老师,干警当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东西给干警们认真讲解,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帮助了同事,又复习了所学的东西,加深了印象。 肖远忠就是这样热爱学习,而且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践,笔耕不辍,忙碌的工作中他仍能坚持撰写调研文章,几年来,他撰写信息、调研文章、论文百余篇,分别刊登在法治快报,河池日报,广西高院网等,其中写的《审判监督程序存在问题及改进与完善》论文被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区法院第十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二等奖,写的《关于审理龙滩移民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被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一等奖,被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区法院调研报告三等奖,写的《处理龙滩库区矛盾纠纷化解调研报告》、《试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分别被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二等奖、三等奖。他也因此成为全院干警学习的好榜样。 尽心尽责“带”优秀 在天峨县人民法院,作为副院长的肖远忠永远都把关心同志和带队伍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他认为,工作抓不好是自己失职失责,队伍带不好对不起同志对不起院长,更对不起党对自己的培养。 2009年底高院下达命令,全区法院务必于2010年上半年完成立案窗口规范化建设,当时正逢天峨法院审判楼搬迁建设,为了抓好立案窗口建设,肖远忠与立案庭的同志们一起研究。导诉台应该设在什么位置,立案接待厅应该怎样布置,便民立案窗口是否一目了然,所有这些,肖远忠都一一研究,细致考虑。为了使立案窗口真正成为百姓眼中好窗口,肖远忠专门请来专家,从语言规范,接待礼议,用语文明等方面对立案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真正树立起了人民法院公正高效、亲民便民的良好司法形象。2011年3月天峨县法院被授予全区“立案窗口”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1991年参加工作的肖远忠曾在基层法庭多年,对基层工作非常熟悉,也非常理解基层法庭的难处。每次下庭,肖远忠也小小“贿赂”一下同志们,主动作东,带他们到当地小饭馆改善伙食,饭桌上解答基层干警们遇到的问题,了解同志们的工作生活情况,熨心温暖的话语送给老同志,激情昂扬的激励送给年轻的干警,让干警们在鼓励中前进。 肖远忠尽心尽力带队伍,细致认真关心同志们,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支持。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肖远忠所分管的工作也日渐辉煌,天峨县法院被授予全区“立案窗口”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荣誉称号、“全区五化法庭建设先进单位”,他也因此被市政法委、市中院评为“全市五化法庭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2010年肖远忠所分管的法庭,有两名法官被市中院授予“全市法院系统调解能手”,向阳法庭被区高院评为“先进单位”和授予“集体三等功”,一名法官被区高院评为“先进个人”和授予“个人三等功”。 扎实肯干“创”优秀 肖远忠是毛南族人,这个优秀的民族给了他坚毅的性格,党的教育培养了他顾全大局、扎实肯干的优良作风。 2011年大年三十晚上,正当大家都沉浸在合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时,天峨县某宾馆房内因煤气中毒导致两青年死亡。一时间,死者家属与宾馆老板协商不下,带着上百号人聚集天峨县人民政府上访,声称如不能满足死者家属要求,将集体越级上访。 消息传来,肖远忠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配合,组织死者家属代表,并亲自去找宾馆老板调解矛盾纠纷。由于死者家属与宾馆老板各不相让,矛盾纠纷僵持不下,眼看进入了死局,肖远忠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参加调解的县领导提了个“分化调解、个个击破”的建议,得到了采纳。这一招果然奏效,经过有理有据有法的调解,矛盾双方终于握手言和,签订了赔偿协议。当协议签订完毕,已是大年初一晚上11点多,为了这场纷争的调解,肖远忠已经两天一夜没有合眼了,当他走到家里时,还未入睡的孩子扑进他的怀里说“两天没见你了,爸爸,你去哪里了?”。 肖远忠不仅善于抓调解,而且勤于抓执行、抓审判工作,2007年来,他所分管的三个法庭共结案584件,调解结案471件,撤诉结26案件,调解撤诉率为85%;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80 件,审结80件,结案率为100%;共执结案件598件,仅2010年,执行结案102件,执结率96.2%,标的执结率达92%,实际执结率达78.4%,和解率达58%,超过了上级法院规定的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的各项指标。 真心实意“树”优秀 春节前夕,在天峨法院信访接待室内,当申请执行人兰德建双手从该院副院长肖远忠手中接过5000元的执行救助金时,激动得声泪俱下,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他,咿咿呀呀地用手比划着,向执行法官连声道谢:“谢谢肖副院长的帮助,我家里生活条件很困难,儿子被伤害致死后,家庭变得更困难了,现在这5000块的救助金,对于我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春节到来前的雪中送炭”。 兰德建身体残疾,患病多年,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经济来源,他的妻子也是聋哑残疾人,也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属农村特困户。2011年春节前夕,兰德建的儿子在一起刑事案件中被伤害死亡,本来家庭就十分困难,现在又失去了家庭主要劳动力,生活更加困难,仅靠微薄的农村低保金维持生计。当了解到兰德建一家的困难后,肖远忠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积极主动向县政法委汇报,由县政法委牵头,组织县法院、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召开执行救助金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最后,一致同意通过法定程序对其进行了司法救助,并在春节前向其发放了执行救助金5000元,切实解决了兰德建一家的实际困难。这就是天峨法院2011年以来发放的第一笔执行救助金,在河池法院系统尚属首例。 覃桂兰系南丹县城关镇莲花村落花屯村民。2002年12月22日,覃桂兰之子李相儒在交通事故中死亡,遗留下小孙女李孟娇。2003年3月5日,覃桂兰将车主磨寿江和挂靠公司告上法庭,经南丹县人民法院、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车主承担事故的全面责任。判决生效后,车主未主动履行赔偿义务。2006年11月,覃桂兰向南丹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受理后,法院积极派员执行磨寿江和挂靠公司得款19959.00元后,因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致使余下赔偿款不能执行到位,为此,覃桂兰多次上访。2007年8月,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天峨县人民法院执行。天峨法院受理后,肖远忠采取切实可行、积极有效的工作措施进行化解,在对覃桂兰作法律释明和息诉息访方面的思想疏导工作外,还协调南丹县相关部门对其家庭就低保、医疗及民政救助等方面给予解决,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思想教育疏导到位,实际困难妥善帮扶,违法上访依法处理。覃桂兰对法院工作表示理解,表示不再上访。 在肖远忠积极努力下,2011年春节前夕,案件执行工作终于有了重大进展,剩余的款项得到执结。肖远忠立即联系南丹县委政法委,将慰问金、慰问品和案件执行款送到覃桂兰的手中,因案件未获得执行四处上访的覃桂兰紧紧捂住肖远忠副院长的手激动地说:“你们真是我们老百姓的父母官。”。 光环总是耀眼而令人敬仰的,但光环的背后是爱岗敬业的辛勤付出,是默默奉献的无怨无悔,是亲民爱民的以身垂范,当一个个荣誉向他不约而至,肖远忠仍就一如既往用他的坚强,执法为民的心,忠实地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