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平上的凯歌
——紫阳法院在创新法院管理中创先争优纪实 作者:马小松 发布时间:2011-08-25 15:14:46
“谁都不愿沾上官司,更不愿到法院来打官司。”作为司法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当事人把最后一丝希望交给了法院,案子审得好不好,判得公不公,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 “法院就像一个熔炉,矛盾纠纷、疑难杂症全都要在这个熔炉里炼成灰烬。要想消化这些疑难杂症,创新管理是根本。”陕西省紫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钟军高说。 紫阳县法院把加强法院管理创新作为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创先争优的重要举措,三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3306件,结案3013件,结案率91%,成功调解789件,调撤率63%,对中央政法委交办的8件涉诉涉法信访案件全部结案,结案率达100%。 提升素质 锻造法官队伍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是人民法院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关键。该院现有干警74人,拥有法官资格的33人,占全院干警的45%。每年,都有大批年轻干警参加司法考试,并取得好成绩。取得法官资格的,经过群众测评、廉政座谈、任前谈话三道“关卡”,便推到“前线”审案,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法官人数在逐年递增,“精品”法官层出不穷,在锻炼培养新任法官过程中,该院更加注重对其监管和指导,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加强对新任法官的业务指导和党性锤炼。 法官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为此,该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干警学习深造的政策,鼓励干警积极参加司法考试、鼓励年轻干警在职攻读高学历,鼓励干警学以致用,学有所长。凡是需要参加司法考试的干警,将根据学习需要,准许长假;凡是取得法律资格证书的或者在攻读高学历取得学位的,予以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 为促进学习日常化,制度化,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钟军高带头学习,全体党组成员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修养和责任,从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成果等方面完善党组学习制度,领导带头垂范在全院掀起了比业务、比质量、比素质、比修养,赶超先进,争创一流,争先创优的良好学习氛围。如今的紫阳法院,学习已成为一种时尚,学习已蔚然成风。 学习更需要转化为成果,检验成果的唯一标准由群众来评。 “我们到底能为群众做些什么?”钟军高在全院干部大会上这样问干警。“我们到底做出了多少成绩?我们的审判职能作用发挥了多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到底满不满意?”这样的发问在全院干警心中产生了共鸣。“人民法官为人民”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闹市集镇,在企业矿厂,在机关社区,在田间地头,随处都能看到法官访民意听民声的身影。 “法院开放日”更加拉近了法官和群众的距离。每年,该院都要举行大规模的“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了解法院,亲身感受法院的工作流程,零距离感受司法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开门纳谏,访民意听民声活动取得了实效,活动开展以来,共发放问卷调查200余份,征询公民意见500余人,收集建议600余条。 群众的意见十分中肯,褒贬不一,为此,该院开展了大规模的半年工作自查,对象涉及每个部门每位干警,通过自查,发现少数部门存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如不倒翁,不拨不动,拨了原地摇动”的现象,为了根除纠正这一作风懒散、不思进取的顽症,该院率先在全市法院出台“谈话制度”,用于针对干警和部门的警示教育。谈话制度分为例行谈话、任前谈话、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四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对象,侧重不同的内容。 为了使谈话制度实施的有效果,每次对干警实施的谈话都将记入干警的廉政档案和业绩档案,它将作为年底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该院对部门和干警开展谈话10余人次。 创新管理 提升办案水平 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案件789件,较去年同期增加28.5%;结案552件,较去年同期增加41.2%;结案率70%,调撤率63.59%。案件质量良好率上升7个百分点,瑕疵率下降52个百分点。 审判质量是法院的“生命”,先要“审”才能“判”,为了抓好“审”的工作,该院创新和强化审判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以符合审判规律、体现审判特点为方向,以审判权公正、高效、规范运行为目标,以审判质效评估等制度建设为基础,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科学审判管理模式。 审判管理规范化——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建立了符合院情、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案件审判流程管理体系。把整个审判流程分解为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均由专人操作。利用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作为审判流程运行载体,形成了资料传递、领导签发、资源共享、网上监控、文书模版、统计分析于一体的审判管理平台。全院案件从立案、分案、审判到执行各环节的所有信息都是网上流转、阳光操作,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 通报督办制度化——全程跟踪案件办理进度。建立健全了通报督办催办制度,案件从受理到结案,审管办对每一个阶段都会实时监督,网上巡查,一旦发现有案件瑕疵或者临近审限,都会公开通报审判质量、效率等重要评估指标排名,对排名反映出的审判质量、效率问题进行分析,指导、督促,及时发现和查找工作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促进审判工作科学开展。 庭审观摩常态化——提升审判技能。加强庭审观摩活动频次,根据网上发布的开庭公告,审管办会不定期进行抽查,从庭前准备、着装规范、法槌使用、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调解等方面对审判人员驾驭庭审的能力和庭审效果进行全面评判,庭审结束后,现场指出庭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责令整改。 案件评查定期化——定期开展案件大评查,随机抽选各业务庭受理的案件,由资深法官会同审管办组成评查小组对案件中进行评查,评查结果将予以公开通报,并记入干警的业绩档案。 温馨关怀 激发工作活力 法官干警及其配偶生日的前一天,该院会安排专人以口头、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法官干警“明天是你的生日,请你休假一天”。生日当天,该院会制作精美贺卡和生日礼物,送到本人手中。对干警配偶在外县市工作的,院里会提前邮寄生日贺卡。这些温暖的举动,正是紫阳法院从优待警的真实写照。 每年定期为全院干警检查身体;逢春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院里都会上门慰问干警及其家属;法官干警子女参加高考被录取的有“奖”,依法服兵役的有“奖。”;干警及其配偶患病住院的、因公负伤的、院里都会发放慰问金,组织专人前去慰问;干警因公死亡的,单位成立治丧机构,负责协助家属处理有关丧事。法官干警的生、老、病、死,院党组都时刻牵记在心。 该院在坚持从严治院的同时,坚持从优待警,在政治上关心、情感上呵护、经济上奖励,尽可能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缓解身心压力。 建立长效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司法考试的奖励办法》、《紫阳法院“从优待警”管理办法》等文件规章,设立 “先进个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办案能手”等各种奖项,实行有功必奖,大功重奖,从激发干警活力、争创一流业绩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 解决干警的职级待遇。2010年,在县委、政府关心支持下,内设十一个部门和五个基层法庭全部解决了正、副科级建制。三名年轻同志走上领导岗位。 关心干警的个人成长。该院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干警不仅给予经济奖励,还在政治上推荐重用。2008年以来,共有1名干警受到最高法院表彰、5名干警受到省级表彰、42名干警和12个集体分别受到市、县表彰。 细致入微地关怀,使全院干警倍感集体的关怀和大家庭的温暖,这些举措提高了干警的归属感,调动了干警的积极性,增强了干警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永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