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苦并快乐着
作者:陈和耀 发布时间:2011-03-29 08:56:12
一直以来,自认是一个有读书习惯的人。从咿呀学语,到做了法官,直到年届不惑,时事沧桑,岁月更迭,始终没有改变仅有的这点爱好。更多的时候愿意将安安静静的阅读时光当成一种享受,甚至觉得比饱食一顿饕餮大餐更是享受!
那个时虽不理解“生命有时多么需要孤独一下”的道理,却只是一种愿望,便时常以书本为伴,一卷在手,仿佛与良师益友避开着尘世的喧嚣和街市的热闹,独处一隅,倾心相谈。或黎明,或午后,或子夜,时无定时。书,自然是值得一读的书。天文、地理、历史、法律,或者社会学、哲学、论理学等等不一而足,凡是读到了的书,都会用心去读,用心体味,也间或被人误解,以为不懂生活,甚至迂腐之至。全然不在心上,随他们去了。乐子是自己找的,有人分享当然更好,无人欣赏便直当自娱其乐罢了。乐在其中,当然是趣味无穷了。 这种想法,其实是从学生时代便滋生了的。只是,那个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拮据,除了卖些鸡蛋换些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须品,父亲母亲端的是不会有多余的钱让买书去的。于是,便跟在邻家的孩子后面,待人家看完了,到最后可能已经有些快要烂的时候,才抢着读上一些,已经觉得是很大的满足啦。其实,也就是一些小人书之类的东东,哪有现在孩子读的什么名著、名篇,或者什么文库、文集的。以至于和自己的丫头谈起读书的经历和范围,总感觉汗颜许多。被丫头耻笑着,但心里是快乐的,因为,因为自己的努力,再不会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下一代身上。也是因为喜欢读书,被当时还是民办教师的语文老师发现,奖励了我一份《语文报》,为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成为我一生中永难忘却的记忆。 到了后来,离开了父母到县城读书,那是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到离家有10多华里的县城,很是怯懦、很是胆小,甚至见了女生会不自觉的脸红。现在,遇见当初同桌的她,谈起当时的我,依然会觉得很好笑。总之,因为是“乡下的学生”,书读的少,知道的不多,常被那个时候唤做“城里的学生”的同学取笑,所以,更多了要读书、多读书的想法。读了些书,感觉视野开阔了些,到底有多少,只有自己知道。当然,还是买不起书,总要低了头的去借人家的书。幸好遇见的同学很大度,总算可以读到更多的书了。一次,因为自己的不慎,弄丢了同学的书,紧张了许久,生怕人家讨要,因为知道自己明明是还不起的,所幸那个同学家里经济比较宽余,没有计较,便很是感动了。直到现在仍然心存感激。现在,当有人向我借书的时候,总是欣然出借的。不过没忘记提醒借书的人一定要爱护书,而且不要忘了归还。只要借书的人爱护书,常借常还就行。 再后来,到了省城上学,在学校图书馆里见到了更多的书,这个时候才知道什么叫“书山”,也才渐渐地有些领略“知识的海洋”的道理了。于是,拼了命地,像极了一个在沙漠里走了许久觅到绿洲的行者一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营养,充实着贫瘠的自我。“书里自有黄金屋”的谚语成为我两年大学生活中始终伴随左右的东东,后来也知道了那该叫“座右铭”什么的。也是那个时候,有了写一些东西的念头,写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所谓理想,自己的所谓散文,自己的所谓诗歌、所谓游记。《情寄群星》,那是我的处女作,虽然只是在学校的广播里被广播了,但因为是第一次,一直兴奋了好久好久。后来,直到做了小小的板报、班报“主编”,开始“意气风发”地做一些文章了,就觉得是最幸福的事儿啦!也是那个时候喜欢上了舒婷的诗,因为模仿了她的《一切》,写了一篇《不是一切》,因为受到了汉语言老师的点评,在同学们中间很是有些“轰动”。直到现在和同学偶遇被谈起,仍觉得有些兴奋。 再后来的后来,读了11年书的我成为一名法官。1992年,当自己很认真地写了一篇文章《给农民兄弟提个醒:赊销粮食要当心》被《人民日报》刊载的时候,一直高兴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也更激发了写作的欲望。逐渐地,《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中国法院报》《中国妇女报》《河南日报》等中央和省市报纸相继发表了一些文章,觉得读书真的是人生一大幸事。等到有了网络的时候,读书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读了更多的书,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快乐也与日俱增。 未料,在女儿多少有些识字的时候,居然也习染上了读书的“嗜好”,非经被批评是一定要躲在家里看书的。及至问她读了些什么,小不点既不回答,也不间断,只顾自的埋头“读”自己的书,好象懒得理你,只好悻悻作罢。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对面一小书店有一首对联曾被女儿读得让人捧腹大笑,笑是笑了,但笑得很开心,因为女儿很自信,从很小的时候就这样。“知识就是财官(富),时间就是金线(钱)”!当时真的没明白小小年纪的她在说什么,等到看见了对联才忽然明白。是不是有些“小燕子”的味道啊?现如今,读了高中的女儿不但更爱读书,而且阅读能力特强,是故,每次逛书店一定是要买许多书宰一次老爸的,而400页左右的书,只需半天的时间就读完了。真的感觉有些惊讶了。但女儿却是一天天长大,我却一日日地被老去...... 岁月改变了容颜,额头上那愈来愈深的抬头纹记载了我的沧桑,却无论如何改变不了一颗读书的心。 我爱书,我爱好书。是书改变了我的生命,让贫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是书丰富了我的灵魂,让骚动的心得以回归平和;是书发掘了真正的自我,成为我一生难以舍弃的挚爱;是书给了我取之不尽的营养,成为我逆风前行的动力。 “书籍包含着我们的先人,以及我们同代人的灵魂。书籍似乎就是人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本身事业的谈论,就是人类心灵关于生活的记载。”高尔基的话已经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说明。 读书,读好书;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读好书!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飘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