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暖意融融。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喜讯频传。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该院摘取了重庆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殊荣,成为全市45家法院获此殊荣的三个佼佼者之一。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启福激动地说:“这一殊荣的获得,表明我们的法院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法院文化建设是助推法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重庆二中院将法院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法院形象、提升干警素质、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创新载体、增强活力、强化根基和促进审判,多措并举,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成功之路。
创新载体:让文化细胞活跃起来
古人云:文以载道。任何优秀的文化,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载体。法院文化作为文化大家庭的一个子集,如何通过有效的载体体现法院自身的特色,是其建设的重中之重。“法院文化建设的难点在于载体的搭建和创新,如果没有适宜的载体,其结果只能是停留在口号上,成为镜中月水中花!”重庆二中院院长孙启福介绍说,为促使文化建设的各项举措真正落到实处,院党组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以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活动为切入点,将着力点放在载体的创新方面,让文化细胞真正活跃起来。
从2007年开始,重庆二中院正式启动了法院文化建设的“细胞工程”,将文化建设延伸至各庭室、各支部、各职工家庭,积极开展“文明庭室”、“文明支部”、“五好职工家庭”评选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妇委会、共青团、女法官协会、法官作家协会的积极作用,以各群体组织为单位,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在“立案信访窗口”设置温馨提示牌,开通电话来电温馨问候短语,充分彰显文明、民主司法形象。率先在全市成立法官作家协会,定期组织辖区两级法院的干警,举办文学讲座或笔会,努力让法官走进文学,不断提高法官的文学素养;创办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峡法官论坛”,设立刑事审判、民事审判、行政审判、执行工作四个专业分会,通过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审判业务骨干担任论坛主讲人探讨审判实务等方式,不断提高干警的理论素养。目前,该院已成功举办了12期“三峡法官论坛”,全院的学术风气更加浓厚。2010年初,该院还根据干警日常文化生活缺乏组织的现状,坚持“党建带队建”原则,将原来的七个党支部改设为十六个,并以党支部为基础,积极加强文体活动组织建设,相继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五个运动队和书画、摄影等四个协会,以及志愿者服务队。投资近百万元,建设了互联网站,在互联网上开辟了“法院文化”、“走进法官”和“法官随笔”等栏目,让干警的文学作品、书画作品和调研成果拥有了更为宽阔的可以公开发表的平台,从而使文化建设的载体应有尽有,实现了全覆盖。
增强活力:让文化内容丰富起来
如何让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是纵深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重庆二中院认真研究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内涵,以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的先进法院文化为出发点,坚持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推陈出新,切实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充实干警精神家园。
常言道,最是书香能致远。在重庆二中院,每季度的法官论坛已成了干警学习交流的常设课。他们通过院校合作的方式,与西南政法大学合作成立了“三峡库区司法实务及理论实践基地”,聘请一批知名法学教授为智库专家,定期研讨审判实务及法学前沿理论;一如既往的庭审竞赛、裁判文书评比更是将“比、学、赶、超”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周末各部门和党支部的各类球类比赛如火如荼,引导着干警自觉远离低俗的不良娱乐;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都要举办歌咏赛、文学作品赛、廉政书画摄影展等活动,并连续举办了两届迎春联欢会和职工运动会;精心编辑出版法院文化建设丛书,目前已完成了《让法官走进文学》、《优秀裁判文书及案例选》、《优秀调研成果选》等6辑。去年,他们以“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为契机,鼓励干警创作“红色短信”和“法律箴言”,每天定时通过手机向干警发送,目前已累计编发2.4万余条。不但丰富了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培养了健康向上、情操高尚的的文化氛围。
强化根基:让文化设施牢固起来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纵深推进法院文化建设过程中,重庆二中院始终如一地抓好文化基础建设,切实筑牢文化建设的发展根基。
首先,他们强化了文体活动场馆建设,挤出经费对篮球场、健身房、院史室和荣誉室进行了改造,不断完善其功能。其次,结合“立案信访窗口”建设,用书画作品精心装点立案信访大厅和楼梯走廊,形成了“和谐”、“三峡”和“廉洁”三个层次分明的主题文化布局。尤其是在立案信访大厅、法官接待室和调解室的书画装帧,更是独具匠心,中外著名法学家的格言和以“和谐”为主的名言警句,无不洋溢着和谐司法的理念。2010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前来视察,对此颔首赞许,给于十分中肯的评价。再次,结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建成了一流的电子图书室和阅览室;同时拨出专款,购买了相关的图书资料,藏书总量目前已突破20万册,为干警的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强化根基,重庆二中院的文化建设得以有序推进,并实现了常态化发展。
蝴蝶效应: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重庆二中院的法院文化建设和审判他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取得了“双丰收”的的累累硕果,实现了“文化兴院”的良性循环。
2007年至2011年3月,该院在案件数量逐年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克服案多人少的困难,锐意进取,共审结各类案件21987件,大部分考核指标再创新高。特别是2009年以来,该院的民事调撤率、执行案件的执结率、实际执行率、执行到位率、平均每月办案的均衡度等指标在全市五个中级法院中均位居第一,上诉案件的改判率也实现了低位运行,审判质效呈现出“效率与质量两不误”的良性发展态势,由此带动审判管理迈进了规范化渠道。自2007年以来,重庆二中院分别被最高法院表彰为“涉诉信访专项治理先进集体”、“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和“调研工作先进集体”,被市人大评为“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先进集体”,被市高院表彰为“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先进集体”,连续12年保持了违法违纪零记录,80余名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受到市(省)级以上表彰,其中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表彰3人,1人荣记一等功,3人荣立三等功,5名法官分别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模范法官”和 “重庆市十佳法官”等殊荣。对此,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启福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强有力的法院文化建设,我们的审判工作不会如此提升档次,队伍建设不会如此成功!”
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目前,重庆二中院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计划,并一次为契机,将法院文化建设纵深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重庆二中院这朵法院文化的奇葩必将更加璀璨夺目地绽放在三峡库区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