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一位法院新人的民情日记
作者:明梦秋   发布时间:2011-03-28 08:44:16


    3月24日    星期四       晴

    早上8点,伴着村小学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我们竹山法院“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队一行三人离开双台乡罗家村村委会,踏上了今天的走访之路,今天的目的地是五组韩家院。虽然这两天罗家村降了不小的雨,但走在通村水泥路上,一点也不觉得泥泞,而且这场雨对保持土壤的墒情是很有益的,真是一场及时雨。

    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五组村民柯贤斌家中。房子宽敞明亮,屋内的摆设整洁大方,院子也硬化过了,屋后有一座烟草公司援建的烤烟炉。老柯高兴地把我们迎进屋,大家围着火炉拉起了家常。老柯说,平时就自己和老伴在家,儿子已经在武汉工作了,一家人吃穿不愁。自己前年开始兴了几十亩烤烟,当年收益就达三万八千多元,去年由于冰雹和病虫害致使烟叶减产,但是仍然还清了信用社的六千多元贷款。我们问他:“去年遭灾了,那今年还准不准备继续兴烟?”老柯笑着说:“当然要兴,县里的烟叶扶持政策这么好,又送烟种又送肥料,光我建那座烟炉就补助了七千多元,有党和政府作后台,我怕啥?”老柯话一出,大家都会心地笑了。但老柯也提出了自己的烦恼:今年想多兴一些烤烟,但自家的土地有限。这时,我们的工作队长,具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刘法官说:“村里能不能帮着协调下流转些土地?”同行的村委会张主任马上把同组村民余显庆叫了过来,听完我们的意见后,余显庆爽快地说:“这有什么问题,我这两天准备出门打工的,地放在那里也是荒了,就流转给老柯吧。”一个在我看来棘手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接着我们又走访了几家农户,中午饭在老柯家吃。喷香的家常菜摆满了一小圆桌,我们经不住主人家的软硬兼施,喝了几杯主人家亲手吊的包谷酒,整个饭桌其乐融融。饭后,我们要结账,老柯一听差不多要生气了,我们只好将钱交给村主任,请他事后转交。

    下午,我们来到七十一岁的老干部刘世坤家中,他是村里的老党员、老组长,身子骨很硬朗,在群众里有较高的威信。听了我们的来意后,老干部刘世坤很激动,接连提出了双罗公路增设防护栏、在五组六组架设手机信号塔、续建通组水泥路等几个建议,我都详细地一一记录在民情日志中,将来会把这些意见体现在调研报告中,争取引起县乡两级的重视。在与刘老干部的谈话中,我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对村里各项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对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也能随口道来,而且能理解基层村干部工作的难处。现在的农村正是需要像刘世坤政治觉悟高的带头人,在维护一方稳定的关键时候能做通群众的工作,能够一呼百应。

    夕阳西下,将我们返程的身影拉得很长,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着整齐的院落,闻着泥土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脑海中不断浮现今天走访的一幕幕提醒着我:“人民法官为人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我们所办的每一起案件,所接触的每一个群众,都体现着我们法院对群众的态度,也是群众对法院和法官的检验。而我作为一个从家门到校门再直接到法院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对基层缺乏深刻、清晰地认识,实践能力不强。这次在全省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给我提供了一个锻炼成长的机会,在基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真正“沉下去”,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才能无愧于神圣的审判事业,无愧于党和人民。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飘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